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40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心目中的HiFi耳塞“黄金分割点”——Astell&Kern T9IE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4-6 17: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南京
——“其比值是一个无理数,用分数表示为(√5-1)/2,这个无理数,取其前三位数字的近似值是0.618。由于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十分美丽,因此称为黄金分割,也称为中外比。这个分割点就叫做黄金分割点。”

声音是最难衡量的东西,主客观变量都太多。写本篇也是因为疫情+清明赋闲,一周内出的第二篇文章,权当发表自己的观点。

对于某些T9IE以及其他hifi耳塞的评价,首先我想说,言论的靠谱程度依据大致为:长时间把玩>长时间试听>一耳朵蹭听>无节操naofang。看过和本人听来大相径庭的言论,大多来自一耳朵蹭听,所以我这篇对T9IE的描述相对接近真相的概率可能会高一些。

废话结束,正篇开始。



为啥冒出来一个“黄金分割点”理论呢?因为我认为,耳塞这种本质上属于扬声器中妥协的产物,没法去谈音质极限。比低频、声场、动态,中档全尺寸大耳如森海HD600和入门级有源如声擎A5+可以轻松打趴任何IEM。低频决定声音的节奏感与氛围感、声场决定发声体的位置排布、动态决定声音的气势感,对于听音品质都有很大影响。所以说一句“耳塞天生是残疾的”应该不为过。咳咳,摆好姿态第一位。

那么耳塞强在什么呢?由于振膜面积小、线圈匝数少,单元驱动效率高,灵敏度较高,从而瞬态和解析普遍更好;另外高频衰减比低频更快,因此大耳机和音箱的高频通透度往往不如隔音更好、导音路径更短的IEM。动铁单元也是IEM的一大杀手锏,驱动效率比之动圈更高,把瞬态、解析和中频密度优势进一步放大,可谓典型的“扬长”。

因此,耳塞相比更大尺寸的扬声器单元而言:低频、声场、动态具有天生劣势,中频密度可以一战,瞬态、解析、高频具有相对优势(请注意,不是绝对优势)。

明确了耳塞的短板和长处,下面分析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PS:对比的耳塞主要集中在T9IE官方定价8188元的0.618倍数差之间,大约在5000-13000元价位。



先说短板——低频、声场和动态
低频需要兼顾质和量,在5K-13K的参考价位段,动铁+圈铁的数量远多于纯动圈数量,但动铁单元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长处是扬了,短板却没避开。低频的残缺相当普遍,无论是索尼自研黑科技5单元动铁监听旗舰IER-M9、美国楼氏国际第一大客户QDC的旗舰十单元VX、还是用了双声扬低频单元的8单元旗舰自然声NSX,都无法解决一个看似简单的低频量感问题,而某些单动圈却轻松解决了。



动圈的低频相比动铁更容易做好,T9IE也不例外,量感比动铁有点欺负人,那就和同样做得不错的高端动圈比比:量感明显比T9IE少的纯动圈,听过的有(纯主观向):FW10000、HS1695Ti、玥,量感明显比T9IE多的纯动圈:Atlas、Major,半斤八两的:IE800s、Dream xls、RE2K金版,但这三款都比T9IE难推。再说质感(下潜深度、弹性),T9IE同样没有那么弱,如果综合量感,同时强于T9IE的只有Atlas、推好的Dream XLS和RE2000金,如果把圈铁也拉进来的话,Z1R、IEX1算两个。至于推好的IE800s,低频综合素质顶多和T9IE一档,其他的名塞,抱歉,我还没听过比T9IE低频表现更强的。

T9IE讨巧的地方在于把特斯拉单元小型化处理的同时,做到易推体质,保留拜亚的核心技术做好单圈,能发挥其相位失真低(质感好)的优势,比起别家木振膜、铍振膜、7mm微动圈等等一点不虚,在前端素质很一般的情况下,也能有相对正常的低频,这点对于很多新手而言十分影响听感——不少高端耳塞都是因为没有好前端搭配导致一耳朵劝退的恶声,而T9IE顶多就是不够惊艳,绝不会听着像“残疾”。



至于声场和动态,我想说,对于任何IEM,横向差距都不会特别大,尤其在搭配好播放器之后,只能说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区别。而好前端带来的纵向提升则相对明显些——比如乐彼L6的平衡口,比起手机/平板单端口推T9IE,声场和动态的提升就能一耳朵听出来,如果换成hugo2,也有同样的“声音被撑开”的提升——因为储备功率的增加导致的单元潜力释放所导致。这也是我前面说的,耳塞要玩好才知道其真正实力,专心吃透一副耳塞所收获的心得,并不会少于一耳朵的横向对比蹭听。



下面说说高端耳塞的优势部分:中、高频、瞬态、解析
T9IE的中频相对平直,但人声和解析比起T8IE都有可闻进步,这可能是因为那根标配的4N银混编7N铜的原线或者新设计的双层滤波出音口,总之听起来算比较通透的。现在很多耳塞刻意拔高高频,原因也很简单:为了照顾流行唱片录音,把人声的唇齿音适量放大,以增加更清晰的听感,造成高解析的错觉,典型的处理就是Z1R和跟风的铁三角旗舰IEX1。还有一些本身高频表现是非常出色的,但因为不容易推,导致声音很容易发刺,造成过量的感觉,典型如FW10000、Dream XLS、RE2000金——这些动圈旗舰的高频上限确实高,可没几个前端压的住啊!相比之下T9IE用乐彼L6平衡口就能完全压住,保住很高的下限,比起看似遥远的上限(投入更多前端预算)要实在的多,不是所有人都上得起N8墨菊SP2K的。



说完高频再说人声,还是那句话:T9IE不以人声见长,但绝对不差,不惊艳,但耐听,依然有着很高的下限。和专注人声的黑黄鹂LTD相比,它的人声不够贴耳、细腻,结像有些靠后、扁平,男声女声中规中矩没有鸟塞般浓郁的染色,可对比IE800s、Z1R、FW10000这种古典器乐向耳塞,其人声润度是足够的——如果明白干音和湿音的区别,你会明白润度是啥意思——简单讲就是中频到中高频的衔接更加自然,不会有某些频段的过分凸起,现在很多高端耳机为了做特色,会在一些关键频段做凸起,造成部分器乐或高音的惊艳感,但对于更多数的录音,就会造成倍频泛音列失真,导致高音域整体音色不够自然的问题,一些基音比较高的女声就会出现发干、发涩的听感,男声导致不算明显,可作为性别严重不均的发烧友,听女声的人声党想必占大多数,那么不少器乐塞就只能沦为非主力塞了。T9IE则可以在相对器乐的前提下,作为一条中庸(褒义)水准的人声塞。如果以此为标准,在人声和高频上能完全压制它的,我只听到过RE2000金。1695Ti和玥顶多算同一档次。

瞬态这项比较高级也很难客观衡量的素质我承认自己听不出不同耳塞的太大区别,只能说不会像我家的多媒体音箱那么拖沓、沉缓,所以暂略,等待高人提供意见。



解析算是T9IE的相对弱项了,我也承认也是很多烧友吐槽AK的地方,和榭兰图/T8IE一样,T9IE的解析力只能说一般,和万元级别的Z1R、FWW、Dream XLS相比会显得hufi一些,不太对得起8K的价格。但我们真的需要那么高的解析吗?万元耳塞我听过好几款,可能是手头设备(桌面主力hugo2、随身主力l6)搞不定它们,出来的声音都是过分刺激、听不久的。我大部分时间听流行,甚至很大一部分时间是苹果的256k、320k、400k的aac有损格式,flac都很少,录音质量肯定只能算一般水准,用解析太高的IEM听反而更累。我承认专注着听它们比T9IE更清楚,但我听歌通常是边做事边听,T9IE呈现出的细节已经足够清晰,打个比方:同样是24寸的屏,相比1080P的SE846,T9IE算是2K级别的分辨率,而Z1R、FWW算是4K级别,然而我并不会把脸贴到屏幕前去细细分辨,在小尺寸显示器上隔着距离看,2K对我来说已然足够。



说到这里,T9IE在我耳中的表现算是交代得差不多了——黄金分割的美感在于平衡点的拿捏。T9IE音质上的长处甚少,但短板更少。绝大多数高端塞,也许在某1-2方面能比它出色,但势必有另一方面不如它;极少数能全面压制的耳塞,一手全新价格也是贵出不少,已超出本人对IEM合理售价的心理承受范围。如果喜欢折腾、追求某一方面极致表现,T9IE绝非最佳选择,甚至列入强烈不建议选项;但如果只打算保留1-2条主力塞,把更多预算花在大耳或音箱上,T9IE绝对是一条综合品质非常不错的实用级退烧塞,搭配一台中高端的最好带有原生2.5平衡口的便携机便可不再折腾。以上。

2
发表于 2020-4-6 20: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
听过t9一耳朵,当时我的想法就是:谢蓝图的调音要是有这么高明我就不会出掉他了
t9各方面比较均衡,就是价格让人冲动不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29 06:4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