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andygaof 于 2024-1-22 13:11 编辑
由于erji8888烧友的突然质疑,这个帖子先算是一个非正式的官宣:
赛耳之声,至纯网音从之前的双品牌运作改为赛耳之声单品牌运作。由于PNA三个字母太短,我们无法在中国,美国,欧洲,日本的任何一个市场申请到注册商标。因此,PNA品牌停止运作,至纯网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将于今年上半年正式关闭。之前PNA旗下的四个产品后续支持方式如下:
nBridge I / II,nSwitch,赛耳之声做了销售数量45%的备品备件,预计可以满足未来5年甚至更长的产品维护工作。
nServer使用的主板华擎去年已经停产(违背承诺的停产,工控产品正常不会停产如此快),而且疫情期间始终无法采购新品。导致nServer几乎无法供货和良好的后续维护,因此nServer可以换新升级到赛耳之声下一代产品NSX,nServer初始购买价格+升级费用接近但略低于NSX正式零售价。
正式的官宣,会在2月初的新品发布会进行,届时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然后正式回应一下erji8888烧友的问题。
您的质疑来自于两个方面:
1. 为什么更新这么快?
对于这个问题,我不想为自己开脱,赛耳的产品更新的快,这毫无疑问,而且双品牌导致了产品线的混乱,这个作为赛耳的主事人我难辞其咎。目前从双品牌,回归单品牌运作,今后背刺这些将成为历史。
而另外一个层面上,我觉得我还有些观点需要拿出来讨论,实际情况是五年前,作数播,你可能参考的机器就是dCS Network Bridge。三年前,你可以参考TAIKO,PINK和Antipodes。所以赛耳也是先有nBridge后有nServer。然后伴随桥类产品更多的集成到解码器中,只有Server类产品作为独立数播形态存在。最近这五年,数播的技术,几乎可以用发展神速来形容,几乎没有一家的产品形态跟他们五年前的形态是一致的。这是整个行业的变化,不是赛耳之声一家的变化。
但是,到今天,我们大体上可以看到头部数播厂家的最终归宿了。无一例外的X86(Taiko,Pinkfaun,Antipodes,Aurender),几乎统一顶级数播的AMD CPU(TAIKO最新旗舰和PINKFAUN)。可以说2022年 PinkFaun Ultra 2.16发布, 2023年底,TAIKO公布新旗舰方案,是数播整体架构走向稳定的一个关键时期。从行业看,数播市场从技术摸索期,向稳定发展期转变已经开始。独立高端数播采用基于X86尤其是AMD架构的X86,网桥集成到解码,数播厂家开始向提供数播解码一体化方向发展的格局基本确立。这也是为什么nBridge,NB100+停产,而NB100+DAC保留的原因,nBridge实际上在过去的16个月里并没有真正的销售,已经事实处于停产状态。唯一的不确定性来自于4000元上下的独立数播市场究竟是走向安卓还是Linux,但是使用ARM平台已经确定。我个人判断是安卓可能会最终胜出,原因是这个价位断对音质的要求远低于操作便捷性的要求。
从赛耳之声的整个产品规划看,唯一的混乱来自于nBridge I 代被NB100+背刺,承诺的软件升级没有做到,而被迫快速升级nBridge II。因为当时的不成熟,选择商业上选择双品牌,技术上选择ARM平台的时候没有考虑到ROCKCHIP的软件扩展性。这个是我个人的巨大决策失误,这个锅我需要背,也已经背了5年,经常被群里或者客户揪出来骂一顿。
而这次的NS230/NS300生命周期小于两年,则是单一品牌运作的赛耳之声的一个主动的有规划的行为,主要驱动力是自研主板在研发时间和结果上超过预期的成功。正常情况,我们数播是发布一代产品,预研一代产品。而基于赛耳之心主板的研发成功,让我们认为新机能够为客户带来更大的价值。而且为了弥补客户的损失,这一次直接对NS230/NS300/nServer采用了换新的方式,老产品购买价格+换新费用接近但略低于对应升级型号的正式零售价,可以向上补差价扩展。所以这一次您可以理解为快,也可以理解为我们的一次主动变化,力争将产品线的产品力向头部数播厂家移动。
2. 声音到底如何?为什么每次都能打赢前代,然后有没有90分的问题。
在赛耳之声,至纯网音。两个品牌的营销过程中,包括我在用户群里,一直对老马克,Studer上世纪的机神们心存敬畏。这个在我用户群里的老用户一直都是知道的,而且在NS300的研发的时候,我曾经设立的一个目标之一,就是能赶上当时高登展台万年不变的那一套老马克,然而到最后我并没有做到,这个在我的用户群里也是公开承认的
但是,上一代没有做到,并不代表下一代没有做到。NS300如果单纯讨论解析这些东西,是赢了老马克的。但是我认为NS300输给老马克的原因是动态和音乐性这两个关键听感比不上。下一代的机器NS6/NSX,我也在群里公开表态过,终于可以在动态和音乐性上挑战CD,不说稳赢,但是一定不输。而且说到CD,扯一点跟上个话题相关的东西,如果我的印象没错的话,上世纪80年代,各个CD厂家也是型号不断更新的,跟前两年数播市场日新月异很像。
回到主题,关于90分。如果是玩HiFi久了,大家可能都听过一句话,“声音无止境”,这句话很可怕。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不管是几千,几万,几百万还是几千万的投入,你仍然能继续去提升系统的声音。这个是毫无争议的事实。所以哪怕说这一代的NS230,被下一代的NS6超越了200%,NS6仍然可能被NS6 II超越200%,这个完全正常。不要用满分100的概念去思考HiFi,可以用这个系统满分100,你那系统打几分的概念。但是说NS230现在80分,将来的NS6就最多增长20%封顶100分,这个概念在HiFi里从来都是不存在的。这个我认为大家是一个共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