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acclimatise 于 2024-5-10 22:36 编辑
曾经 真的 以为人生就这样了, 平静的心拒绝再有浪潮..对了,这首歌的名字就说清楚了这次换功放的过程:鬼迷心窍。
但后来我并没有在闲鱼找到合适的ef1000,我没收这个放我就不多说有的没的,我还是有所顾虑,总之最终我没能下定决心收一台这个。
这次换功放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我的雅马哈as3200驱动susvara仍然差一口气,事实上susvara已经被我束之高阁很久了,我发过帖说我的主力机是hekse,hekse在雅马哈as3200功放的驱动下,我认为比susvara更加好听,这个功放对于底噪控制非常完美,甚至对灵敏度更高的thror的驱动我也非常满意。可是as3200推susvara,我认为功率还是偏小一点点,声音的饱满程度差强人意,我必须换功率更大的放。
我不得不决定放弃hifiman其他的耳机,专心驱动susvara。我本来手里有七八副中高档的hifiman耳机,这些耳机建构了我对于hifiman耳机声音的理解,而且我也大概率摸清楚了到底往哪个方向调声是更好的方向,我想这是仅有susvara的烧友所不能理解的。但我又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就是这几个耳机对于放大器驱动的要求并不一致,我考虑再三,得出光它们了。因为像hekse这种灵敏度偏高的平板,很有可能在大功率功放下有底噪(到底有没有我也不清楚,放弃hekse真的非常艰难,也许未来的某一天还会再买回来。。我试过arya与hedd一代在luxman l509x上,声音莎莎的,播放音乐才没有,这是我不能接受的)。我最终贱卖了它们,换取了又一台新的susvara,我打算慢慢试不同的耳罩,慢慢AB,我手里只额外留下了一台he6sev1, 算是给he6系列留个念想。我手中的deva pro主要做蓝牙使用,并不能算hifi耳机。
在这期间我还买了一个小机器,山灵ca80一体机,这个3k价位的小一体机,也许对于发烧友来说有点像玩闹了,但这个小家伙我用功放接线柱接上hifiman耳机,搭配deva pro和susvara竟然值得一听(这两个素质天差地别,但音调却是hifiman耳机里最类似的,它们的单元放置结构也是一样的,deva pro其实有点潜力,海外还有个换壳版本叫he5xx,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或许并不虚he560,不过音调其实和560不太一样) ,这个小机器让我有了一些反思。
我之前选择功放驱动susvara时,很想把它往he6的方向调整,让它的声音更硬气一些,更偏金属一些,但现在我接受了一个事实:susvara就是susvara,它永远成不了he6。hifiman susvara就是一个调音庸俗的耳机。但我先声明,我所说的庸俗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只是形容它的调音方向,你不接受它,其实该改变的是你自己的思维,庸俗并没有什么不好,大部分人都一些庸俗趣味,先做好一个俗人,然后才能有一些高雅的追求。其实我也可以玩弄一下语言艺术,说它“宽容度高”,这就看你怎么理解这个问题。但不管你主观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客观上它就是这样的,它是一个素质超高,但调音很宽容/庸俗的耳机。它在一个d类的小一体机上就能有很不错的声音,这让我反思我选择功放的思路,也许可以更加大胆一些,不再执着于选择as3200这种清亮,偏“薄”,注重乐器质感的放,而应该拓宽思路,甚至d类也未尝不可。
在我看来,hifiman susvara并没有走超级清晰,超级揭示前端的风格,相反,它在模拟一种高大音乐厅特有的空旷感,声音细节都在,但又有一些发散,有一些衰减,但它又没有完全散掉,细节又是足够丰富的。播放古典乐时,声音错落有序,动态十足。所以理论上hifiman并没有把susvara的“素质”推向极限,它如果声音线条感更强一些,乐器的金属质感更好一些,声音更加清晰一些,解析力还有提升空间,但它选择了更加耐听的做法,这是很聪明的,但这样做是不是对于追求hi-end的烧友更好,我不做评价,因为它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它就是这样的。
我另外一个看法就是研究efk之后自己的猜想了,因为我还是没听过efk,所以只能靠猜:它是一个功放改的耳放,纯甲类,发热量太大就做了分体电源控制噪音,纯甲+前级用管子,那就说明它绝对不是一个纯粹的中性功放,而是有染色的,甚至是米饭味道的,但是后级方面用晶体管,这就说明它要收一收速度,还是要给susvara提提精神的,声音衰减收的迅捷一点,干净利索一些,甚至声音更亮一些,对susvara, 或者说所有的hifiman耳机都是加分项(我推荐很多玩hifiman的烧友使用丝带耳机线,其实也是类似道理)。
那么按照这个理解,我在我能买得起的各种功放里找,我发现了马兰士pm10。马兰士pm10也是一个d类放大功放,我忘了在哪看过的,它的前级部分用的是马兰士传统技术,后级部分用d类把功率打上去了(这只是模糊的印象,我是不懂hifi技术的,所以可能说错),而且作为旗舰来说,pm10一定是一台古典功放,而且是同厂牌里素质最高,声音最中性最通透的放,只不过与其他牌子比较又带有很明显的马兰士味道,它的声音肯定是有其独到之处的,而且我记得论坛有用过sa10 sacd机的烧友,说它的耳放口推耳机也有一定水平,我觉得它家的调音风格会和hifiman很一致,甚至放大器的颜色都一样。。
我真的纠结好久要不要这么盲狙了,但我最终没有选择这么做,而是比较怂的选择了金嗓子e4000,因为我了解马兰士现在的口碑,在老烧的口中并没有那么好,一个老烧曾经在私信里说过,马兰士调音比较“庸俗”。在这我要说一下我自己的心态变化,如果是前两年的我,肯定盲狙马兰士了,但是我现在胆子越来越小了,之前我买东西都是看优点,觉得优点突出我就下单了,现在买东西都是看缺点,顾虑有很多,只有缺点能接受,才考虑入手。金嗓子和马兰士相比,金嗓子功放一定是更保值的,之前的雅马哈功放让我损失惨重,我还是保守地选择了金嗓子e4000。
在这我要多扯两句,其实不管雅马哈也好,马兰士也罢,在海外的口碑都是很好的,但在国内就比较冷门或者说口碑一般,其实中国烧友应该比较珍惜一些对于中国市场定价比较友好的日本牌子,因为从方方面面来看真的是性价比非常足的,而不应该对那些个歧视中国市场,日本本土定价和中国定价差价较大的牌子存有太多幻想,比如soulnote(它家不就是马兰士高管出去弄的牌子吗,功放也没表头我想就出自马兰士的概念),luxman(定价贵不说限量甲类只卖本土),天龙(旗舰只卖本土),它们又不是金嗓子这种大牌子,真的没必要高看它们一眼,我也是luxman l509x的前用户,我并不觉得对比雅马哈as3200有任何惊艳之处,只是风格不同,高低全看搭配。
这话就说远了,回归到我买的金嗓子,我买回来第一耳朵就感觉听感不太对,我以为是换功放之后的风格差异不适应,后来又考虑是不是和归宿n2线材不适配,我都把耳机线挂闲鱼了,搞了半天我才发觉,原来金嗓子的相位是反的,这真是令我尴尬的错误,金嗓子默认的相位和二嫂xlr2的相位就是反的,而我之前还买过e380,它是我人生第二台功放,我当时竟然没听出来,当然当初的cd是天琴,时隔几年我也记不清了,但我当时确实没发觉这一点。相位错误导致我的听感非常不好,声粗发闷,声场偏小,柔顺度不够,结项也不太对,我按了反转相位的invert phase键才觉得声音正常了。。而之前考虑的线材搭配问题根本就是想多了,差点把耳机线给贱卖了。。话说嗓子用户这么多,我居然没看过几个帖子讨论相位问题,包括信号线2和3的位置有没有区别啥的,没见过有人谈论过。调完相位的e4000推susvara效果还是很不错的,金嗓子+sus算是一个保守的靠谱的搭配,headfi上的sajid等人也是长期推荐金嗓子推susvara.
其实在选择e4000之前也考虑过很多其他放,但都因为不支持xlr平衡输入而放弃,而我的信号线是去年刚从rca换成xlr的,我不得不放弃了很多个选项,这很让人遗憾,也值得其他烧友注意。我仍然对马兰士pm10驱动sus非常好奇,期待这种搭配的烧友分享听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