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8223292 发表于 2017-4-27 00:55 要做好都不简单,关键是要知道什么样的声音是好的,然后能通过哪些手段做到 |
所以说动圈的调音比动铁复杂多了 |
我就想知道ie800中间这个转接的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设计出来的?究竟是外观设计亦或是声学设计湿? |
马克一下,支持好文 |
很棒的科普知识,谢谢分享 |
难得一见的科普文 |
kappao 发表于 2017-2-14 17:39 扑通,怒跪方丈壕 |
qwwqwwqshiyi 发表于 2017-2-13 14:46 怎么说呢,各家各家不一样吧,对于纯OEM企业,他们的客户是各大品牌方,并不需要了解客户在听什么,因为经验丰富的声学工程师,即使在听周杰伦,也可以判断出听化学浪漫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自主品牌方面,很多厂商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有些会有选择的找几个懂音乐的声学顾问之类,来把控音色。就拿我自己来说,我也是几个厂商的声学顾问。我的调音曲库就包含了流行,民谣,古典,旋死,哥金,核,电音,HIP-HOP,狭义ACG等各种风格的歌曲,大家都渴望把东西做好,只是说这个行业内懂艺术的人目前来说还是比较少,或者说国内的艺术环境本身就比较差 第二个点,的确,声学仿真只能提升效率,很多技术交流,特别是大陆科班的圈子比较喜欢聊这些,但是很多有台资,港资背景的声学企业,对声音的认知还是不错的,很多从一些优秀的声学企业出来创业的工程师也有了这些概念,前途光明,道路曲折,给国产多一点时间和机会吧。 |
屌丝怒跪求送。 |
yanghejie 发表于 2017-2-9 16:58 跪拜! |
杨貉孑? |
yanghejie 发表于 2017-2-11 16:19 国内耳机制造业缺点还有些,随便吐槽下: 受众群体的盲从 耳机制造业,也和其他制造业一样看中出口(毕竟退税十几个点)。因此很少和客户建立起沟通。难懂消费者的需求,甚至没有固定的受众群体。 导致了不了解什么是酷,应该怎么酷。消费者在听my chemical romance,工程师在听周杰伦。 技术上的盲从 在不同地域的技术方面交流就有点盲从,像是声学仿真&模拟。本来靠这东西是做不出旗舰的,这东西是个提高设计效率的工具。 然后呢,各家公司死磕这些软件。结果卖点与实际效果都出不来。 |
技术帖,支持 |
感谢无私分享! |
好文 受教了 |
好文学习了 |
qwwqwwqshiyi 发表于 2017-2-11 08:45 你说的没错,中国现在缺乏的就是艺术性方面的东西,但是不可以否认的一件事情是,越来越多有艺术功底的人开始加入音频行业,整体的提升速度也是很快的。我的文章里也提到现在国内的弱项就是外观和声音的艺术性上,但是实话实说,国外的耳机,也并不见得每家每款耳机都有艺术性,很多国外大牌的低端甚至中端都是由国内完全操作的,打两次样品,品牌方听一下,觉得OK,然后就直接做货了,反而有些国产品牌打磨的时间还会更长,实际来说效果也更加出色。就说到这里了,再多说不合适了。 |
耳机涉及到艺术审美方面,仅是靠卖点与外观的炒作不能带来真正有价值的产品。 国内大部分厂都停留在加工层次。想要做好必须要有一个审美方向 ,并为之不断努力。 索尼早期的大贺典雄就是一个例子,目标清晰的领导与始终如一的资源投入才能做出优秀的产品。可惜索尼后来并没有在声音方面有所进步,更多的是在卖点上。而非自我修养上的提高。 武侠小说里所说——花草树木皆可伤人,便是说一个领域技术已经足够充分(我想表达的是,外物不是重点)。 |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1-14 12:2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