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0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端午福利:四条三单元测评补完 其一(已更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6-25 19: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福建厦门
本帖最后由 oemerson 于 2020-6-26 01:43 编辑

写在前面:这一系列测评将会包含四条三单元,UE RRM、VE3、UE7 CSX、JH10X3。因为近期能得闲聆听耳塞,也由于近期有一些新的体会,所以选择在端午佳节更新这一系列的第一部分。相信这一系列的更新应该会非常缓慢,接着也许会是中秋节,再然后是国庆献礼?


虽然现在是一种鸡肋的存在,不过在发烧圈以外三单元动铁依然有竞争力。毕竟旗舰型号单元数堆上去,价格自然水涨船高,除了用爱发电的烧友怕是没多少个人能接受。但这始终掩盖不了三单元动铁在发烧圈的式微,无论是w30、es3那样的公模,抑或是价格更高的定制款式,现在都很难看到讨论。


究其原因,可能是公模三单元不足以克服动铁的一些缺陷,在圈铁混合结构面前缺乏竞争力。而一批厂商主动将更多单元的耳塞压到1000附近的价位,让三单元的存在愈发尴尬。至于这些个国外品牌的三单元定制,价格甚至能去到8、9000,却要凭区区三个单元去竞争……


不否认更多单元,确实带来了素质上的提升,事实是在VX、PMX对比下,上述的名字很容易露出马脚。然而在素质以外的其它位面,依然独具特色。通过把玩这些老牌的作品,自己也获得了对于声音新的理解。


箱子味:Ultimate Ears Reference Remastered

在今天的文章之前,我发了一个帖子,询问大家心中具备“箱子味”的耳塞,当然不出意外地没有出现任何一条纯铁的名字。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一向是非常反对这个词。绿坛耳塞区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是:听着全数码高谈“模拟味”,戴着小耳塞阔论“箱子味”。所以,这里要做一回标题党。


UERR是UE与Capitol Studios合作调音的款式,联名款式在耳塞圈并不稀罕,嗯,不过一般是耳塞厂牌与线材商的收割狂欢。其他与录音棚合作的设备也不是没有,比如波兰APS Aeon2就是与Germano Studios合作的,不好意思歪楼到音箱去了。我一直相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对比现在很多火热的型号,这条塞子背后的两家巨头就是这么值得信赖。


有一种主流的声音说UE不思进取,但起码在这可以看到UE展示技术,比如下图中这个3D打印的单元框架,
将三个单元同导管、阻尼一并固定。因为这个框架,导致明明只有三单元的UERR,腔体却比十二单元 UM Mason定制还要更大。你可能会好奇第三个单元在哪儿?我一开始也没找到,后来拿到之后才发现在两个单元中间,有一个横置的开孔高频动铁,也就是Ture Tone单元,原理和64Audio的Tia开孔单元相似。



如果要指责UE不思进取,那一定得说腔体做工。UE也同64Audio一样切换到了3D打印腔体,64Audio好歹还有黑白透三种可选,UE直接变成只有透明。而且更需要吐槽的是,UE用的3D打印机应该远不如64Audio的高档,后者成品的腔体可称精致,前者腔体中有些许杂质,也不是显得很平整光滑,还有很轻微的泛黄。


Reference Remastered是Reference Monitor的后继,而UERM替代了经典型号UE10Pro,见过老烧对此耿耿于怀。这一次改版,最大的不同就是Ture Tone单元的加入,而随后不久UE又发布了Ture Tone+,运用在UE18+Pro、UE Live。两者的区别?一代Ture Tone的效率低的令人发指,受到它的拖累,UERR的灵敏度仅有100 dB @ 1 kHz, 1mW。


因此,UERR成为了我见过的最难搞的耳塞,没有之一。曾经尝试过手机、SP1000、SP1000+A100、LP5 199ltd、L6+Partita等等组合,或者输出阻抗过高的台式,始终无法如愿控制住它的低频。它也真是毫不客气,直接出来那种含混、过量的低频,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是好的,是动圈味。不过你要是不纠结,给它一个PHA55BT也能出好声。purr1n(玩台式的可能知道这个人)说这条塞子是Audeze风格,我估摸着他也没推好。


最后使用的前端是Prism Sound Callia,并且它是唯一一条需要开到中增益的塞子,在这个组合下,感觉总算是能听到UERR真正的声音了。不过也有说法输出阻抗高了会导致UERR高频衰减,而Callia输出阻抗为4ohms,这可能导致了一些问题。


UE官网上UERR此前的slogan是“Mix anywhere”……官方不会真的觉得这东西插啥都行吧,现在去掉了是说明官方也发现不好搞了吗?也许得拿iphone试试看,虽然手里只有用小尾巴的款,或许Mac直推效果会不错。




















2
 楼主| 发表于 2020-6-25 19: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厦门
本帖最后由 oemerson 于 2020-6-26 01:38 编辑

毕竟这是顶着Reference头衔的型号,三频均衡不用说,不过从形体上看,UERR的中频会相对大一些,也会凸出一些,原以为这是因为三单元素质不够的缘故。不过近期添置了一套近场监听系统之后,作者的想法改变了,在这款有口皆碑的优质混音工具上也有着一个相对较大而靠前的中频。之前翻阅录音师论坛,发现不少录音师对这种风格很满意,因为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Reference Remastered在官网上被清楚地定位For Mixing,再加上这条塞子是与录音棚合作的款式,那么迎合录音师的喜好是必然。


此外,UERR的结项在动铁里算是比较大的,这是另外一个逢迎录音师口味的地方。此前曾将这一特性理解为声音拉的更开,更精神。不同于VX、PMX精致的结项,虽然只有三个单元无力渲染出富有质感的纹理,RRM还是不惜暴露这一缺点而将形体做得更充实,好处是声音可以更轻松的被辨识。但起码在个人看来,这不是一个适合用来欣赏的耳塞应当具有的特质,因为这会影响音乐动静起伏、层次递进的表现。回想起等了半年多终于拿到的波兰(怎么又是你)垃圾兄弟之一Lime Ears旗舰Aether,在与PP8s的AB中因为结项太大,影响了弱音段落与强音段落的起伏对比,直接被送上闲鱼。Aether官方描述是如同3way主监听的声音,也许Emil在这款作品上也是想做出这种风格?


在高频段落,UERR听起来比较内敛,不是非常明亮,量感也不是很多。相比较起来,其前身UERM的高频要来得更张扬,这也是很多人在评论这款耳塞时认为它并不如Reference Monitor那般平直、参考。最近更新的UE官网介绍中,一段话引起了笔者的注意,“The mix you will get from the Reference will be crisp”。在监听音箱中有一种叫做挑错箱的存在,中频突兀,没高没低,会促进录音师把录音做得更明亮、饱满。UERR肯定不是那种没高没低的东西,不过在促进录音质感方面,或许UE也有此意,减缓长时间使用的疲劳感的目的也可能兼而有之,此外就是可能输出阻抗稍高导致了高频衰减。


不过呢,专业背景出身好就好在,这个度始终是能把控的,UERR的结项虽大却不散,以个人标准来说依然足够凝实,质感依然能较好的表现,虽然受制于信息量。更关键的是,UERR结项的比例保持的好,没有某部分十分膨胀,另一部分缩卵的情况,我一直推崇品牌器材,反感个人作品的关键也在于此。多数个人作品为了迎合少数核心用户的口味,会照着他们希望的方向去调整,但发烧友的口味可能是十分偏激的,此中谁来把控这个度呢,就应当是作者,所以作者本人的审美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不过很遗憾的是,鲜有能把控好这个度的个人作者,能做到的话一般也就是公认的大师了,他们的作品都是经典。没能把控好,最终的结果就是失衡,不自然、不正确,只会掩盖音乐本身的美。


其它部分,UERR都做得很标准,如果你喜欢PP8s那样的器材,推好了的RRM应该足够让你满意,只是相对没那么内敛。


相信很多人会对“监听”、“正确”、“听音观”这样的词汇非常反感,也没毛病,毕竟发烧就图一个自己喜欢,千金难买爷高兴。不过呢,“监听”这个词可能是被误解最深的一个词汇,因为它经常被与干涩、单薄、刺激捆绑,代表就是64Audio,它家产品被多数人认为是监听风格,其实只是冷、淡、寡。就如笔者在此前PMX测评中所说的,跟PP8、PMX比起来,QDC、64Audio的调音不过是一副板着脸的娱乐调音,它们并不足够准确。同样的,跟UE Reference Remastered这款真正是为混音设计的监听塞比起来,从VX、PMX可以感受到非常多为了适应欣赏用途所做的调校,我是喜欢这种调整的,因为用来欣赏确实是可以来到比平衡、准确更高的层次,美好而出彩。


虽然从包装配件、外观做工、声音取向还有价格来看,UERR都是偏专业方向的器材。但UERR温暖、厚薄合适的声音,可以轻松地打破大家对“监听”的刻板印象,也能在一定程度打破监听并不适合发烧友欣赏的说法。它饱满、靠前的人声,还算明亮而不刺激的高频,虽然下潜有限但足够扎实有力的低频(推不好还有“圈味”附赠),其实都是很多发烧友追求的。而恰恰相反,笔者在高端器材上会追求的动静、起伏其实很多人并不看重,听音观不同。所以,虽然我觉得RRM并不如PMX这样的优质旗舰来得乐感好,但耳机王还是为它标上了“富有乐感”的标签,这应该也是主流群体的感受思维吧。


写着写着似乎就把标题遗忘了,有心的烧友看到这里也会明白了,标题里的“箱子味”指的就是UERR与监听音箱的相似。其实对于“箱子味”的理解,人各有异,有人觉得是大声场,有人觉得是那种有驻波房间的混响严重的低频。不过要在笔者看来,这些可能只在部分抓住了他们听到的箱子系统的神。回想起来,去香港挑选箱子的那天,我试听了Manger、Estelon(不记得Unity Audio The Boulder MKII是哪一次听得了,可能不是同一天,不过气动高音在我这都是直接Pass)、TAD、YG Acoustic、Vivid、Magico等品牌的一系列作品,随后晚上跑去试听了ER4XR,当时给我兴奋的,其中一句评价是“ER4XR的声音,听起来和这些十来万的音箱是一样的”,其实当时自己也不太理解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但这是真实的感受。过了几年,直到最近才理解,这篇文章干货很多,但就像前面这段一样,笔者并不期待能有多少人看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2 07:2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