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排才真正好听。 |
呵呵,好的,拜读了 |
wzchen 发表于 2021-4-11 01:54 是的,上次我在伦敦看的妈妈咪呀的musical 就是unplugging 的。非常的震撼 |
本帖最后由 wzchen 于 2021-4-11 01:55 编辑 Davidlv 发表于 2021-4-11 01:19 有电声处理的音乐会效果都是比较差的,个人几乎从不听带电的现场音乐会,只听不插电的音乐会,即使听歌剧,高水准的都是不插电的,真佩服那些歌剧演员,不用麦克风,一开声,就能把歌声灌满整个音乐厅。 |
最好的数字就是7 发表于 2021-4-10 22:31 这是我发的朋友圈 |
演奏会现场的声学处理应该是无可取代的,家庭听音室是根本不可能还原的 |
498958212 发表于 2021-4-10 18:59 哈哈,这感觉太好了。 |
陈生 发表于 2021-4-10 21:44 写得太好了,膜拜一下!能提供给一下原文的链接吗。 |
上个月有幸聆听洪毅全指挥的马九,太棒了!![]() |
凑热闹 |
humanbo120 发表于 2021-4-10 17:21 +1,有幸买到了第一排的票,听郑小瑛指挥的音乐会,小提琴手齐奏时,全身毛孔都打开了。 |
humanbo120 发表于 2021-4-10 17:21 说得非常对。交响乐现场的动态太大了,如果想使用设备进行还原,无论是录音技术还是回放的技术要求都太高了。 |
有一次有幸买到了第一排的票,听汤沐海指挥的贝五,那种澎湃感和扑面而来的气势真不是家里设备能有的。 |
gydd0305 发表于 2021-4-10 11:38 非常同意 |
最好的数字就是7 发表于 2021-4-10 11:18 ![]() |
听了现场会发现,那些强解析的声音是偏薄的,根本不是完整的声音,只是更凸显了声音的特性 |
eelo 发表于 2021-4-10 09:16 其实现场听真的没有录音这么高的解析度,比如小提琴,用录音可以听到松香的绽放。可能录音不能替代现场的应该是动态,那种万箭齐发时的大动态,要保持不失真,太难为录音了,因为数字音乐目前最高动态要小于24bit,就更不要说模拟了。 |
q6_6per 发表于 2021-4-9 19:15 川交的是现场演绎,呵呵 |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7-21 19:4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