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数据100%完整输出的同步数据播放器, 来了!

查看数: 7570 | 评论数: 41 | 收藏 6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24-11-19 13:18

正文摘要:

本帖最后由 兰棹 于 2024-11-20 08:50 编辑 一年一度的hifi盛事广州国际音响唱片展即将开幕,11月22-24日世纪格雷在东方宾馆2号楼726及金色大厅A12-A14恭候新老朋友光临,我们将为您奉上一场期待之中却意料之外的 ...

回复

shuang0232 来自 中国 发表于 2024-12-23 16:15
想起来了十几个雷的外号了,现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稳定了吗?
oukyo 来自 江苏常州 发表于 2024-12-23 16:12
感觉是hi end级别才会关心的产品,第一次了解这种。
room1818 来自 浙江杭州 发表于 2024-12-23 14:01
门的耳朵 发表于 2024-12-23 13:17
看到大佬又来科普 PCIe 的优势了,理论上讲,PCIe 在数据完整性和低延迟方面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听起来就 ...

其它配置都到顶了才返回来重视音源重要性,那是骨灰级老烧了,普通人都支持你这样说法
justicet 来自 山东淄博 发表于 2024-12-23 13:50
数字转盘这块,出个好产品太难了。
十几个雷加油!
门的耳朵 来自 江苏苏州 发表于 2024-12-23 13:17
兰棹 发表于 2024-11-25 16:10
PCIe 和 USB 音频协议在数据传输中的纠错机制有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纠错目标、机制复杂度和应用场景上

...

看到大佬又来科普 PCIe 的优势了,理论上讲,PCIe 在数据完整性和低延迟方面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听起来就像是数字音频的“高速公路”,数据嗖嗖地就过去了,不留一丝痕迹。


不过,作为一名普通的耳朵还算灵光的发烧友,我倒是觉得,在实际听音这件事上,就像炒菜一样,食材(音源)、火候(功放)、厨艺(调音)都很重要,光有一条“高速公路”(PCIe)把菜运过来,如果食材不新鲜,厨师手艺不行,那炒出来的菜味道嘛……你懂的。


说白了,决定我们最终听到啥声音的,恐怕还是 DAC 芯片的素质、模拟电路的设计、电源的干净程度,甚至包括我们家里的电网稳不稳定。 PCIe 就像是给水管加压,理论上水流更猛了,但如果水龙头本身就漏水,或者流出来的水质不好,那水流再猛也没用啊。


我不是说 PCIe 不好,只是觉得在音频领域,过分强调单一的技术指标,有时候就像在相亲时只看对方的学历证书一样,忽略了“眼缘”和“相处感觉”这些更重要的东西。 毕竟,我们最终是要享受音乐,而不是研究数据包是不是完美无缺地到达了目的地。


说句可能得罪人的话,有多少朋友能在一耳朵就听出 PCIe 和顶级 USB 音频设备在声音上的“本质区别”呢? 我承认我的耳朵可能没那么“金贵”,但我觉得,与其纠结于理论上的“完美传输”,不如花更多心思在前端音源的优化、后端系统的搭配上,或者干脆多买几张喜欢的唱片,岂不美哉?


我个人认为,对于大多数普通发烧友来说,选择 PCIe 还是 USB 音频设备,更多的是考虑自己的使用场景、预算和便利性。 如果能拿出更多实际的 AB 对比试听评测,或者提供一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可能比单纯强调 PCIe 的“理论优势”更能打动人心。


欢迎各位理性讨论,也欢迎大佬分享更多干货,最好是能让我们这些“木耳朵”也能听出来的“干货”!

兰棹 来自 北美地区 发表于 2024-12-14 11:13
本届展会有多个展会都有GLD1.0的展示。
兰棹 来自 中国 发表于 2024-11-25 16:34
本帖最后由 兰棹 于 2024-11-25 16:46 编辑

仅仅是借用PCIE接口及协议,GLD的数据架构及驱动模式与过往的PCIE声卡截然不同。

要说远古,USB比PCIE更远古。
门的耳朵 来自 江苏苏州 发表于 2024-11-25 16:13
兰棹 发表于 2024-11-25 16:10
PCIe 和 USB 音频协议在数据传输中的纠错机制有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纠错目标、机制复杂度和应用场景上

...

声卡,最早就是PCIe的,
记得远古时期的创新PCIe声卡。


兰棹 来自 北美地区 发表于 2024-11-25 16:10
本帖最后由 兰棹 于 2024-11-25 18:23 编辑

PCIe 和 USB 音频协议在数据传输中的纠错机制有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纠错目标、机制复杂度和应用场景上

PCIe的纠错机制

特点:

数据完整性要求高:PCIe是一种高速点对点传输协议,应用于CPU、GPU、存储设备之间的通信,对低延迟和高可靠性要求极高。
纠错目标:主要是保证硬件级通信中的数据完整性


纠错方式:

物理层:8b/10b或128b/130b编码
通过插入冗余比特来检测和纠正单比特错误。
可以发现传输中的位翻转或损坏。

数据链路层:LCRC(Link CRC)
为每个数据包生成校验码,检测链路层的错误。
如果检测到错误,会要求重传(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协议级别的重试(Replay Buffer)
如果数据包未正确接收,PCIe可以利用重试缓冲区重新发送出错的数据包。


优缺点

优点:数据传输所依赖的协议和硬件工作层级较低、高速传输,纠错几乎完全自动完成,确保数据可靠。
缺点:纠错机制增加了一定的延迟和硬件复杂性,但影响很小。




USB音频协议的纠错机制

特点:

数据流实时性要求高:USB音频协议更关注实时性,即低延迟和流畅的音频传输,而非绝对数据准确性。
纠错目标:在允许一定误差的情况下,保证音频传输的连续性和流畅性


纠错方式:

ISOCHRONOUS(等时传输模式)
常用于音频传输,数据有时间敏感性,因此不支持重传。
如果发生数据丢失或错误,数据直接被丢弃,不会延迟下一帧数据的传输。

Adaptive或Asynchronous同步:
使用音频设备的时钟(如DAC的时钟)与主机同步,减少抖动。
避免错误的设计
提供了强大的时钟同步和抖动缓冲区来提升音质,而不是纠错。


错误掩盖:
音频解码器通过插值、平滑过渡等方法掩盖丢失的数据,使音质劣化不明显。


优缺点:

优点:低延迟,保证音频流畅性。
缺点:没有重传机制,因此数据丢失后不可恢复。



Boendigo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24-11-25 15:59
门的耳朵 发表于 2024-11-21 16:33
1. PCIe协议真的能完全避免数据误码吗?其误码率与USB相比有显著优势吗?有无权威测试数据报告?

2. USB ...

门大的问题透着专业
兰棹 来自 北美地区 发表于 2024-11-25 15:25
门的耳朵 发表于 2024-11-21 16:33
1. PCIe协议真的能完全避免数据误码吗?其误码率与USB相比有显著优势吗?有无权威测试数据报告?

2. USB ...

关于“权威”可能需要说明一下,hifi领域没有“权威”一说,也没有哪个真正的“权威”出来为这个领域指明方向,其实“权威”还是有的,这就是市场,不是某些人。

就像交换机的效果一样,也没有哪个“权威”的部门认定它对音质有正面效果,照样还是有制作者说它有效,至于消费者是否认可,那是另一回事。

不过我们倒是可以用测试方法证明我们的传输方式可以实现数据100%完整输出,测试方法届时会公布,目前只做了128K的测试,正在制作可以连续测试数M的装置。原理很简单,把I2S输出的数据采集下来与源文件对比就行了。
这个结果应该是有说服力的。

其实这个测试更多是一种娱乐性,因为拿到GLD1.0的用户,很多都在用户群里反馈了他们的使用体验,这种数据完整性带来的改变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兰棹 来自 中国 发表于 2024-11-21 18:49
慢慢来,GLD有很多可以聊的话题,现在忙于展会,展会后会细说,欢迎理性的技术交流。
门的耳朵 来自 江苏苏州 发表于 2024-11-21 16:33
1. PCIe协议真的能完全避免数据误码吗?其误码率与USB相比有显著优势吗?有无权威测试数据报告?

2. USB音频协议的反馈机制是否足以防止音频质量问题?为何原文忽视了这一点?

3. GLD1.0如何具体解决抖动(Jitter)和电磁干扰的问题?为何原文没有详细说明这些关键技术?

4. 既然BIT-PERFECT是基本要求,GLD1.0在音频传输质量上还有哪些实质性提升?

5. 为什么原文强调PCIe的复杂性和高带宽,而不讨论信号转换和干扰隔离的重要性?
兰棹 来自 中国 发表于 2024-11-21 10:14
aishangniu 发表于 2024-11-20 17:32
好的,提供试听么 ? 或者铺货了去店铺试试

我们一般不提供试听服务,稍晚很多经销商都会有样机展示。

试听时请使用对比方式,单独试听一件音响产品是很难判断其绝对素质的,只有对比才会有结果。这几天东方宾馆的展会有机会可以去体验一下,尽管展会没有条件对比试听。

我们的用户群里有很多大系统的用户,他们的器材档次不低,价格顶级的播放器用家都有很多位,但GLD在他们的系统上还是坐稳了主力首发的位置。

数据完整性带来的变化是他们过去从未体验过的。
兰棹 来自 中国 发表于 2024-11-21 10:09
hifi数字产品如果需要调音,那是汽车音响或者AV器材的做法。数字阶段的调音需要专用的处理芯片及软件,靠调整硬件是不可能做到“数字调音”的。

调音一般只在模拟阶段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及经验,加上主观的认知并具备足够档次的系统参考设备来实现,多项条件缺一不可。一般来说需要有长时间的hifi经历的人才有可能做好。
地铁里有风 来自 中国 发表于 2024-11-20 23:11
数据100%完整输出是否可以理解为没有做任何调音手段或环节?
莫听穿林打叶声 来自 吉林长春 发表于 2024-11-20 22:05
兰棹 发表于 2024-11-20 14:26
纯数字器材,比的就是技术,数据完整了就是最好的好听。
第一批用户之所以兴高采烈,就是因为他们体会到了 ...

能否请出你说的那些“兴高采烈”的用户出来谈一谈机器的优点?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7 19: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