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今时今日HIFI必定要进入科FI之我的验证

查看数: 1514 | 评论数: 9 | 收藏 1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25-3-2 12:03

正文摘要:

十年前,数播概念兴起,瞬间在音响圈掀起热潮,我也顺势投身其中。当时想着,有了Spotify、网易云音乐、QQ音乐、Apple Music这些流媒体平台,相当于坐拥全球音乐库,何苦再费力积攒CD唱片呢,况且唱片根本买不完。于 ...

回复

鬼狐 来自 江苏南通 发表于 2025-3-3 17:21
发烧友永远不会知道,一些低音质的东西听起来更带感
erduo9 来自 重庆 发表于 2025-3-3 11:39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3-3 10:00
想到几点,冒昧回复几句,仅供参考了解吧~~~

说得好!
交响无际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25-3-3 10:00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5-3-3 12:21 编辑

想到几点,冒昧回复几句,仅供参考了解吧~~~


REW帮助文档里有句,通常用75dB SPL测量的表述。很多年前看到之后,就开始统一都用75dB SPL测量了,文件名用年月日时间命名,查阅对比起来还挺方便的。
https://www.roomeqwizard.com/help/help_en-GB/html/measurementlevel.html#top


REW帮助文件里,也推荐用Var可变平滑的。相关情况整理到这个帖子了,https://zhuanlan.zhihu.com/p/622740593


“声音稳态曲线是不完整的数据,认为这个曲线能够决定两耳和大脑所感知的音质的想法是武断的”--引自《声音的重现》第三版,第300页


测试麦克风+REW、Smaart、FuzzMeasure,也算玩了好几年了,越来越发现,5年前自以为“明白的”名词术语、测量数值与图表结果,其实一点都不懂了,哈哈哈哈~~
之前也在ASR看到某位“专业人士”表达过,印象中大概的意思是,这些年,REW+测试麦克风,在家做声学测试“上手”变得容易了,但实际上95%以上的朋友,其实都并不了解、并不理解测出的结果到底是什么了。
也看到过,把房间声学测量,比喻成“心电图”,如果想真正读懂理解、正确指导实践的话,还是需要非常多系统学习和专业知识的。
网上看过一些教授、学者的专业演讲视频,隐约有个总体印象是,越是认真做研究的,面对这个“领域”,越是非常“谦卑”的了。(从音乐作曲编曲配器,声音/音效设计制作,乐器设计制作、演奏演唱表演,录音混音母带,物理/心理声学,模电/数电/信号处理,振动模态分析/材料/甚至超材料,横跨的专业领域与知识还是挺多的。一旦超出自己的认知,就非常容易变成网上那一大堆错话、笑话。大牌权威专家在演讲和QA时,也只敢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表述一些有限的研究情况,还是非常十分小心,不敢“胡说八道”了。)
所以,玩房间声学测试和优化,还是建议报着一颗“敬畏”之心,一点一点学习,一点一点理解和尝试吧。


不断对“听音位”测到的“频响曲线”加深理解,相关一些学习情况,https://zhuanlan.zhihu.com/p/634587290


挺喜欢REW的这个比喻,“频域、时域,是这本书的奇数页和偶数页”。如果不解决时域问题,只看“频域”、频响的话,很容易出现,所谓的“曲线好,声音没法听”问题了。
即使光看频域的话,也可以考虑,加个时间窗,大概看看“早期与晚期声音”的情况吧,https://zhuanlan.zhihu.com/p/623862800


测量麦克风是“没长耳朵”“没有方向感”“没有大脑”的,基本上只是对各方向来声,做简单的加减。
如果只是测了一点点房间声学的数据,然后对本来美好平直的音箱直达声,做了一些“美化”或“破坏”,还是很有可能劣化听感的,https://zhuanlan.zhihu.com/p/615386082


其实吧,出于好奇,也闲的没事,翻看了几年相关研究文献和论文。隐约感觉,目前对“人耳+大脑”这个系统的相关研究,貌似还是差得挺多的。
比如,仅仅就是一个“简单”的“等响曲线”,Yôiti Suzuki等人的这篇文献,Revision of ISO 226 “Normal Equal-Loudness-Level Contours” from 2003 to 2023 edition: the background and results,还指出了2023年最新版ISO 226等响曲线的问题。https://zhuanlan.zhihu.com/p/748591841
人耳+大脑的“掩蔽效应”、“鸡尾酒会效应”、“Haas哈斯效应”、“优先效应”,“群延时”等,就更有意思了,但是,能搜到的研究资料,并不太多了。
https://zhuanlan.zhihu.com/p/749728050,https://zhuanlan.zhihu.com/p/749743827,https://zhuanlan.zhihu.com/p/615624913


虽然,声学扩散板的设计使用已经有几十年了吧,但这方面的大专家Dr. Peter D'Antonio,好像也不是太懂音乐,也没见他说过,哪种扩散板“好听”了,呵呵
《声学扩散体及界面声散射研究进展》这篇文献,还是挺好的。最后列出了很多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所以看完之后,基本上就直接投降,退回到“眼睛收货”+“耳朵收货”了,嘻嘻,https://zhuanlan.zhihu.com/p/615312250


一时想到瞎说的,仅供参考,也请大家多多指正吧~~~
xiaobudong 来自 亚太地区 发表于 2025-3-3 09:00
搞笑,仪器听代替耳朵听
zikomol 来自 湖北十堰 发表于 2025-3-2 18:53
有技术的牌子从来都是科hi,dcs20年前的始时钟的指标时至今日依然薄纱现在的各种独立时钟。楼主你可以试试软件升频dsd接你的解码,说不定更强
David_One 来自 日本 发表于 2025-3-2 18:40
我就先搞一套力仕旗舰,未来10年保持观望。
死翘翘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25-3-2 18:15
本帖最后由 死翘翘 于 2025-3-2 20:14 编辑

REW自己带的默认目标曲线就很好了,而且REW本身就带EQ计算和仿真。用DeepSeek虽然时髦,但目前这类AI幻觉现象普遍,业余玩家建议看看就好。
你的图里56、75、150Hz前后的大峰谷靠EQ是解决不好的,强拉声音不会自然。要用摆位、声装控制住后再调EQ才行。
还有,哈曼曲线声音属于比较平衡的。不知道你调的哈曼曲线长什么样。

baikal 来自 湖南 发表于 2025-3-2 17:59
鼓励和支持一下楼主分享。
VEGA57 来自 中国 发表于 2025-3-2 17:12
你看有人理你吗?少说多做,给东西做出来再扯这有的没的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7-20 22:4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