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风情不死鸟 发表于 2025-3-22 23:21 哦,原来如此。 |
haxang 发表于 2025-3-22 08:47 受教受教 ![]() ![]() ![]() ![]() ![]() |
haxang 发表于 2025-3-22 10:19 他说的是孟庭苇的《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啦 |
ahs371 发表于 2025-3-22 13:36 哇塞,你听的这么细,感谢感谢,你的分析太具体了,我大至能感受到这种区别就是描述不出来具体感受,就很简单的觉得数播很干净又比较远,余音延伸比较细腻,黑胶就很贴身的感觉 |
前两天在网页版大概听了一下,感觉黑胶与数播都很棒。 今天进入B站楼主的这个帖子,把楼主上传的四首乐曲都仔细听了一下,并进行了数播与黑胶的局部对比,发现无论从那个方面,黑胶都完胜数播,真是强中更有强中手。相比之下,数播稍稍有些糊,弹性、润泽、解析、分离度等等都是黑胶更好,这些不进行细部对比是很难听出来的,因为楼主的音箱、环境、录音真的好才能进行比较得出上述结论! 楼主的四首对比乐曲为维瓦尔蒂《四季》、孟庭苇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恐怖海峡 《you and your friends》与大编制《Tutti》首曲。 |
hifisxf 发表于 2025-3-22 09:38 厉害,维瓦尔第《四季春》能听出女声。 |
开眼界,涨见识,楼主作品的音频和视频做的非常用心! 相比数播还是数码味明显,虽然分析力不错,但偏薄偏燥; 感觉系统低频表现相当可以,控制力凝聚力是不错的,不过,中频的密度和厚度都有不足的感觉,还是有典型美国声的表现,人声的高音部分,尤其是女声的口齿音,偏硬偏冲,如能有独立中音单元,是否能更好些? 期待楼主继续分享~ |
本帖最后由 haxang 于 2025-3-22 08:56 编辑 北欧风情不死鸟 发表于 2025-3-21 22:12 换个说法,因为黑胶MM唱头的原因,RCA输入的正极电压略大于负极的电压,所以小提琴主音比较贴脸。换MC唱头,唱放也得是MC唱放,MC唱放内有升压牛,加上MC唱头的特性能平衡正极和负极的电压,所以MC唱头+唱放声音会比MM唱头更均衡。 |
ahs371 发表于 2025-3-21 23:09 你是夸黑胶呢还是夸数播 ![]() |
效果真棒,基本上听不出区别! |
haxang 发表于 2025-3-21 00:34 感谢指点 ![]() ![]() ![]() |
haxang 发表于 2025-3-21 15:47 没明白什么意思? |
北欧风情不死鸟 发表于 2025-3-21 14:15 黑胶部分中点电压是不是高了点?我试这把前半段的黑胶部分的音量调小了,感觉还不错。 |
同版同首曲目,黑胶的音量要开到50才能有数播38-40的响度,这是因为内置唱放放大倍率低的缘故吗 |
无尽的华尔兹01 发表于 2025-3-20 22:57 还在纠结要不要上MC和唱放,感觉老麦的内置唱放放大倍率不是很高,低噪比较明显 |
haxang 发表于 2025-3-21 00:34 是有这样的感觉,黑胶很贴身,数播很干净且相对宏大带点空灵感,都很爽的感觉 |
Wong0117 发表于 2025-3-20 20:26 ![]() ![]() ![]() |
黑胶这段主次比较明显,主声靠前,辅声环境声靠后;数播后半段主声靠后,整体感觉声场比较大。 黑胶这套系统不知道什么原因,主声太靠前太冲了点,感觉不是很搭,如果箱子换成丝膜高音的箱子会不会好一些;数播这套总体来说声场很宏大,这样的风格也不错,暂时挑不出毛病。 |
好听,感觉升级下mc唱头加个mc唱放会有巨大提升 |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7-19 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