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gshuang 发表于 2025-5-16 11:22 谢谢分享,精彩有你 |
南去明 发表于 2025-5-18 17:40 ArmyDreamers 大神 |
俄网又在发PHILIPS/DECCA 维瓦尔第-四季-阿卡多那张SACD了。这次网页标明了:DECCA环球香港 这张之前发过,俄毛怎么又发了。 magnet:?xt=urn:btih:46427D3492158825338279B49C0BB4DF23583988 和楼上贝小奏模拟录音不一样,阿卡多四季是80年代早期也只能PCM44.1K采样数字录音,所以不能要求高了。不升频的话原始频谱也就与楼上那张相仿,也就是24bit/44.1K。 ![]() |
本帖最后由 MusicAV 于 2025-5-18 15:29 编辑 幕后老编 发表于 2025-5-14 05:47 感谢层主首发,楼主接力!昨晚看到俄网也上了这张碟,下了它的.MD5查看,和检测层主发的ISO文件MD5值是一样的。说不定还就是从本坛老编层主这里传过去的。 ![]() 前几天从老编层主这里下载后,看文件夹中有txt文件,里有两个年份2002和2022。网上查了一下资料,是环球香港公司出的,日本压片。于是检测了频谱(见当时的截图)。 上方30khz左右以上是DSD64的量化噪音先不用管它,看下方,实际声音频率上限也就是CD格式的20Khz出头。熟悉频谱的网友一看便知,就不展开讲了。 简化一下推测过程,估计八九不离十:这张录音是70年代模拟录音,80年代用44.1Khz从模拟母带采样出了首批CD。2002年有了SACD规格后,并没有用高采样率如96K或DSD64到模拟母带重采样,仍沿用80年代那批数据进行24bit混音。 混音后的24/44.1转成16/44.1去做CD, 转成DSD64去做了这张SACD。 所以老编层主听不出更好也是正常的,因是同一个采样同一批混音。香港发行的SACD这种情况很多,不展开啰嗦了,就当24bit的CD听就行了。 层主文件夹里有CD盒装正反面,若是有内页更好了,内或有制作信息,比如SACD Layer: PCM 24bit 44.1kHz. |
谢谢分享! |
非常感谢 |
chengshuang 发表于 2025-5-16 11:22 非常感谢 |
chengshuang 发表于 2025-5-16 11:22 感谢分享 |
chengshuang 发表于 2025-5-16 11:22 感谢楼主补档。 |
chengshuang 发表于 2025-5-16 11:22 Thank you very much! |
谢谢 就来了![]() |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春天”&“克鲁采” [帕尔曼&阿什肯纳齐(DECCA)] SACD 1jqI4ehEoAHYLKSbB2t9QjA?pwd=6ghf 提取码: 6ghf |
还是请楼主再出手吧 |
一转眼就不见了啊。有谁转存到可以分享吗?多谢了。我三十年前和同学一起弄这首曲子听的就是这个录音,当年只有从调频广播上收录机自己录下来听的。 |
本帖最后由 sportchen 于 2025-5-15 11:16 编辑 幕后老编 发表于 2025-5-14 05:44 谢谢分享经典录音,这么快就被吞了? |
非常感谢 |
感谢分享 |
感谢分享 |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5-19 11:5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