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欧系机,日本本身是半导体大国,各种电容可以爽加,欧洲人成本可高多了,低端机怎么可能给你用好料。不过说到底还是听声音,用料看看就好,声音满意才是真实在。 |
这个芯片不少了 |
Cai~ 发表于 2025-8-1 01:21 也是正解了,倒也不是全部原因。确实比天龙、雅马哈这种日本大企业,欧洲那些多数是小微企业。 |
内部设计真差 |
欧美公司体量太小,很多仓库零件就很少 |
这东西有点像吉他,欧美吉他很少在琴颈上塞硬木条,跟很多烧火棍吉他一样整根木头制作。日系的吉他比如也两三万价位的雅马哈26、36,喜欢塞硬木条,工艺是复杂了,声音不见得比D28更有辨识度。 |
他家早期器材电路板就比较大 |
zhuqiujie 发表于 2025-7-31 20:54 伟良?又多了一个品牌 ![]() 那要看看,你所说的伟良,做出来的声音怎样? |
如果把商标换成伟良的 你们会骂人吗? |
歌诗德X30,矩声x2等机虽然看着大,电路板和电源也塞满了一台机,不过解码板也是只占了一小部分,不会超30%面积 |
这跟品牌无关啊,索尼的解码板大,可以晒图出来,除了R2R和1bit DSD解码电路之外,所有用DAC的器材,解码板都是小小一块的,老旧的机器因为很多用耦合电路会稍微大一点,不过基本也是巴掌大一点 |
jymn 发表于 2025-7-31 15:49 解码部分都是很小一块线路板的,加了耳放,前级,唱放,内置了线性电源等才看着多,低端解码普遍用耦合电路所以电容多,而中高端机(一般2万以上)很多都是用的隔直电路,所以看着比较精简 |
全部删除 发表于 2025-7-31 19:52 索尼元器件也很多,索尼也在此行列吗 |
元器件用多了功底不行的话声音很难把控,比如日本那一堆论斤卖的,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战绩0.5,也就某些人或者二次元喜欢对着国家和牌子开脑放喜欢了 |
事半功倍一般来说是个褒义词吧? |
塞的满满的可以看看日机。 |
先讲电路设计,再说用料 |
LZ是没见过一些北欧HIEND品牌解码器的内部 |
这还叫少啊 |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31 20:4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