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ewind 发表于 2025-8-21 09:34 问题是银圈你要自己辨别真伪,SACD没有这个问题,放机器里一看就知道是不是真的。 ![]() |
真的没差别,有差别的知识人的听力 无损就是人听力的范围,还比人听力范围大一些 人类之中不乏一些听力特别灵敏的,能在无损内听到更多 你的音质大过无损,真的没啥实质意义 |
实际上主要看录音质量,现在的器材高格式文件还原的并不好,最高24/96就差不多了 |
本帖最后由 sidewind 于 2025-8-21 09:36 编辑 sgrsam 发表于 2025-8-20 22:30 炒作倒不至于,很多银圈二手行情也就几十块,并不比其他版本明显贵,跟老版重制的SACD动辄几百上千块还是没得比,当然硬素质也没得比 声音确实普遍不错,饱满宽松,几乎见不到干瘪、尖锐、生硬(90年代碟子就常见了),更接近模拟时代的调音风格 银圈最大的问题反而是早期工艺不成熟导致可靠性差,买来说不定哪会儿就报废了 说回来,欧美新灌录的那批SACD价格倒是真不贵,新时代录音的DDD理论上比老录音ADD其实更好 |
区别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 |
xiaobudong 发表于 2025-8-20 16:46 炒作的 ![]() |
谈格式是最没用的,制作精良的320k的mp3都非常好听。 |
喜欢听换气感?听音乐要像看图片一样要纤毫毕现,数毛才行? |
黑胶音质为什么这么好听? |
当年mp3普及时,也看过大量文章阐述mp3截掉的都是人耳不敏感的频段,CD数据量很是多余,完全是资源浪费。讲真,那会能播好CD的即便高端随身听也不是我这种穷学生能企及的,那会我听到的mp3真觉得比CD品质的无损更好…没错,真觉得更好,里边因素很复杂…即便后期播放设备慢慢好起来了,CD音质在慢慢为我这样的穷烧接受了,那会我也看到如出一辙说法,什么格式不格式,数据量不数据量,不重要,录音本身最重要…那会也没多想,真要对比可以用同一个录音版本的mp3和CD啊…现在再看到这些,莞尔一笑,玩hifi是自己花钱愉悦自己耳朵,我投入什么,我听到什么,你都听不到的…你描述的,坚持的,应该只是你自己能听到的,看这个描述完全满足不了我的需求,自己玩开心就好… 说到喜好,我们这批略微年长的,可能很多像我一样,真正喜好的是黑胶、磁带各样的声音,没错,数据上最low的磁带,我更喜欢那种听感,当然,我肯定不会说磁带在解析上比现在的新播放方式好,喜欢归喜欢,事实是事实 ![]() ![]() ![]() |
没所谓,你累不累? |
AB听感便见分晓 |
40年前卡带都还有人玩,你说这些 |
海洋Ocean 发表于 2025-8-20 18:17 说得太对了 如果录制的时候没有牛逼的设备以及牛逼的团队 一切都是镜中月水中花。。。 |
只谈格式规格不看录音制作水平是没意义的,一首歌的音质好不好全看制作团队。 |
我怎么好像之前在那看到这篇文章 |
很多Hi-Res是在母带之外深加工的,使之更适配SONY的设备而已,别吹了 |
银圈cd还有市场,猜猜为啥? |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31 01: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