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9251|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谷津QV的一些听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7-9 20: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市
本帖最后由 aan308 于 2017-7-15 22:36 编辑

写在前面
有些观点与本文有关,特别会提到一些概念,为在下文中不再浪费大家看文字的时间,故写在前面。
有点啰嗦,老鸟请直接飞过;节约时间的朋友也可略过,请移步到二楼!
如果二楼也不喜欢,就看看评论吧!

     


一,关于素质

       “素质”二字常在烧友口头中出现,而且还会把“好听”分开来叙述,仿佛素质是一回事,而“好听”是另一回事一样,给人有点二者不兼容的感觉。HIFI中提到的“素质”二字,问度娘也没问出个结果。个人以为“素质”其实可以参考刘汉盛的《音响二十要素》一文。
       这二十个要素主要针对音箱系统写的,不过耳机系统也大多可以借用。当然有些概念还是要区别对待,如:“空间感”、“空气感”、“音场”等,在这些要素上音箱与耳机不是一个等级。拿音场(声场)来说。音箱的声音以物理的方式存在一个空间,不论你家的听音室是10平,还是30平米,但是声音以波形的方式在那一空间真实的物理存在!而耳机那点缝隙,恐怕不好意思以“空间”二字来形容了。仅仅以人耳听感上的相位差来与音箱比,确实不是一回事。好的音箱的音场可以“溶”掉你家的墙,可耳机的声场顶多宽可出肩,纵深也就在头前一米处就很不错了。所以在写相关的要素的时候,不再居于本意了。说音场往往也和“空间感”、“层次感”等素质一起说了。
      在这儿,想强调一下:如果把这二十要素当作素质来论的话,那么听感与素质是不是对立的。在其中有些要素是高阶要素,如“活生感”、“音质”(其中强调的听上去很‘耐听’,‘很美’、‘很舒服’等都是与听感上的“好听”有关)当这些要素存在于系统之中,听感上会不好听吗?
      思来想去,为什么要提出一个“素质”的概念,并把其与听感上的“好听”对立起来原因如下:
      二十要素质中,有些指标是高阶指标,如前所说的“活生感”,这种指标还真不是任意的器材就能达到的,为了宣传方便,就把一些不容易达到的指标分离出来。并以暗示“素质”与“听感上的好听”有“鱼与熊不兼得”的关系。长久以往,便沉淀下了一个“素质”的概念。当然,也可以理解一些入门级的器材不可能有高端器材的全面的HIFI表现,但是我们应该明白:所谓的素质与“听感”是一体的。素质的综合优秀表现才是“好听”的基础。
      重点是:虽然可以理解低端器材可能在听感上要差点,一分钱一分货,不可能要求低价位的器材有着全面的要素,这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开口只谈素质,而且还对立听感的的提法就是耍流氓。
      当然,也碰到一些朋友对刘汉盛的《音响二十要素》不肖一提。虽说这二十要的确有难看懂的地方,但是反过来说:要不谁来写一篇让大家都当作真理的系统文章出来?如果觉得这话重了,那么推荐一篇也行!
      老烧、新烧、不老不新的烧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都会坚持自己的观点是对的。  
      前两天,在一个HIFI群里,我说HIFI的终极是审美;另一个朋友说是追求平衡,还说为了照顾我面子,就不和我争了,然后网络中飘来五个字:“你慢慢体会”!我体会了半个晚上,不知道我说的是否正确,但是肯定的说:“平衡”只是系统众多要素中的一项而以!
      说这个事,仅仅是引出下一个话题:听音观

        




二,听音观

      说起听音观让我想起了边博士。他连“一言不合”都省了,就要纠正大家的听音观。不过呢,“听音观”这个概念本身还是对的。
      前两天看了隔壁小白与边博士关于“还原”的讨论。我还是觉得自己与小白的观点一致:“还原”应该是对音源而言,是器材对音源的准确的再现。对于是否是现场录音,还是录音棚里的流行乐的不同期的合成,这些都是音源制作团队对音乐审美的理解,音源中有着制作团队对音乐的理念。
当然,对于边博士要制造出一套世界是最具有顶级音乐厅的现场感的器材,并以此为标准来奋斗。我觉得这样也没错。只要器材在高保真的原则下,最终能达到HIFI级的审美,又何错之有?顶多说他的听音观相对小白没那么“高”而以。
      而谷津的理念是:“尊重声音”。这个观点在HIFI的层次上是完美的贴合进去了,终究是一个“大”概念。这里想多说几句:一个器材,是包含有设计者对声音的理念的。器材在重放音源时,设计者的理念会转化为风格,强烈的存在于音源的再现之中。方式很多,常见的就是音染(中性词,不带贬义)。这种“设计者理念转化为风格的存在感”成功的产品如歌德耳机。不成功的也有,在低端的,特别是DIY的一些器材。还其美名曰“味道”!强调味道不是错,错在这个味道本来就不好,偏离了“高保真”这个原则,失真严重,却美名曰“味道”这就不对了!
而QV并没有去刷在系统中的存在感,而是更愿意去让音源的制作者的理念伴着音乐表现出来。当时在谷津发布会时听后作了一句评价:QV让耳朵离音源更近了一步。虽然说不上“大隐”(从哲学上说,也不可能做到完全隐藏),但是从QV的声音上听出了朝着隐藏自己的风格,以充分表现音源的方向努力,这与以前谷津的机器风格是不一样的。
      当然,器材本自身的风格的体现是合理的,并且有价值的,辩证的说“不具风格,本身也是风格”;况且这种风格的体现本身也是或多或少的存在,抹之不去的。但是我更认同“还原音源”这种设计理念,也就是“尊重声音”的追求。




三,关于“还原”

      不知道还有多少朋友看到“还原”二字又要提“还原现场”?虽然有许多朋友一二再,再二三的强调“还原”是针对音源的!无论从现实上,还是哲学上来谈,真实的现场是无法还原的。非同步录音的流行歌曲,难道就不提还原了?
但是“现场感”、“真实感”还是存在的。只是强调了从听感上觉得更像现场、更加真实,这样的说法也能包含所有的音乐。这和电影一样:再真实的战争场面,也是一种即视感觉,决不可能是真的。
      有朋友问我“器材越好,声音越好听吗?”
      回答是“大体是这样的,但是有例外,而且不是少数的例外。”
      对于一些制作不好的音源,器材越好,反而不好听,因为其缺点也会被“还原”出来。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器材越高端,越不想去听国内的所谓试音HIFI碟。这些音源基本上都是声场扁平,无定位感,乐器之间的间距太假;为了加强指向性,乐器采用一字排开,用以单个发声来强调方向,无层次感;乐器的声音失真太大,后期修饰过多;歌手的功底不过硬,大多靠制作;结像太大,以强调动态……就像玩单反只会用大光圈一样,虽然瞬间可以给人冲击力,但是没内涵,不耐看。这类音乐,在一般器材上听听就行了,因为歌曲的本身优秀,被大众接受,听时跟着哼两句就算了。其录音在“现场感”、“真实感”是根本不达标的。
我相信那些一步步升级上来的、并体验了这一过程的朋友一定有过这个感觉:对于一些老烧推荐的音源,在器材还不是很好的时候,并没觉得有多好的听,仅仅是用来做试听用,或是硬着头皮听;但随着器材到一定档次的时候,越来越觉得其精妙之处。
   
    下面就谈谈谷津QV,它的学名叫“数位音量综合处理器”。

2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20: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市

谷津QV的风格及搭配

本帖最后由 aan308 于 2017-8-10 23:33 编辑





      



      其实,QV并不是为耳机准备的,它是为音箱系统而设计,学名叫“数位象限音量处理器”,为后面的Q18和Q23准备的。因为Q23是单端解码功放一体机,在QV上有两个同轴输出端,用以两台单声道Q23的数字信号输出。而为耳机系统准备的叫“数位直入耳机驱动器”,也就是QM。
      二者相同之处在于输出只有同轴,而且都有着接口齐全的耳机接口,包括6.5、3.5、3.5平衡口、4芯卡农平衡等四种耳机输出口,应该算齐全了。最重要的是QV在耳机系统上的表现是强于QM的。而这里也只谈QV在耳机系统中的表现。

      根据谷津Q系的官方白皮书所介绍,选择了以“真实感”和突出“动态”为风格路线的搭配:
    1-  墙插为瓦特381 EVO镀金/铑,偏高频,能带少许的光泽感和声音的圆滑;
    2-  然后接谷津的ACF电源滤波器(虽说滤波可能会给动态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滤波器也看档次。要说ACF没一点影响不可能,但是在U4上对比感觉负面的影响极小,而在QV上,得益于其“天生”的强大,完全可以忽视滤波器在动态上的负面影响);
      3-  QV置于“铭”(未贴牌)的机架上,突出高频和低频的力度感,结像收得紧,轮廓感很好,很值的一款机架;
    4-  电源线试来试去,最后还是用的天乐的PT-X,确实舍不得其在结像的立体感,声场的合理性和低频的冲击力被其它电源线替代;
    5-  保险丝换“第一线:REDSR-20,特点还是对高频突出,而不损失低频,有动态加强;
      6-   USB线为朋友送的一根7N 单晶铜。
    7-  耳机以AKG812为主,因其对前端的变化反映灵敏,故作主要判断依据;另有歌德RS1i、AKG240MKII、天龙D7200作参考。


一,声音的真实感
      QV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声音就本当如此,否则“高保真”从何谈起?如果要落到某一项“素质”来说,就是音色准确。如果还要落实到基础“要素”上,那么“泛音”、“解析”这一类必须过硬。在人声上,一些唱HIFI的国内歌手的不足就显出来了:功底不足,对歌词的体验不足因而无情感,出现了“唱得没有伴奏好听”的呆板,无鲜活感。反之对于那些公认的歌手如丽君,学友,宗盛等等的实力就体现出来。而在人声录音上,“老虎鱼”这种HIFI 碟所带来的审美与测试应有的实力。这一点在AKG812上反应突出,而在RS1i和D7200上因为耳机本身的“染色”约有好转,但是大的方向还是一样的。

      对于古典交响,QV搭配AKG812也让人着迷,体会到Q对乐器音色表现的准确性,真实感突出。在威尔第《凯旋进行曲》中,有段小号在U4上听,结像相对大小,冲击力强点。但是在QV上,小号首先是在声场上的“归位”,不像U4那样,仿佛给小号专门拾音一样。使其回到了乐团中的后排的位置,同时,整个乐团的空间感也出来,表现出小号声在大厅的残响,使交响更像乐团在大厅的演奏,有厅堂感。而这样的厅堂感还并非像HD800那样,给人一种陌生的,千篇一律的。即使在QV上,小号的结像相对比U4上要小,但是乐器的音色却比U4更真实,而且解析更强,细节更多。
这样的真实感,正是来源于“数位直入”技术。
      利用数字的保真性,QV是不到最后一步,是不会转模拟信号的;转后,也几乎省掉了模拟前级部分。大家对“少个香炉少个鬼”这金句是铬记在心了,而从官方白皮书上看:QV何止少了个香炉,这少掉的是个庙的香炉。少掉的香炉,不仅仅是指标的反映,在当前的技术下,“失真”这个参数要做到极小,达到人耳不可区分,都不算个事儿!最重要是:器材上“具备一项技术”,与“技术的最终体验”还是两码事。所以我们经常碰到“技术的描绘是美好的,与之相关的提升却是脑放出来的”情况。

       HIFI上技术真心的说,并非最新、最前沿的;并且HIFI在技术上,也不要求“最新”,而是不无其极的“精致”。“数字”的保真,CD时代就开始了,类似的运用我相信以前也有过,但是如此真实的声音,却在QV上第一次听到,离音源的位置如此之近“仿佛听到的是从录音棚里真接传出来的声音,感觉到麦克风摆放的位置。”
所以,谷津花这么多时间(QV从立项到产品历经6年)而这样的听感证明了其技术不是一个噱头!“对声音的尊重”这一理念不是口号,而是听音体验。


二,动态
       先提一下与音量有关的“动态范围”与“动态响应(HIFI中常用瞬态或瞬态响应表示)两个要素在QV上的听感。并按大家的口语习惯,这儿的“动态”提指“动态范围”与“动态响应“的综合。
升频技术大家不陌生了,FB2000也可以通过“重采样器”的DSP插件升频到96000Hz.听感上要顺滑一点。具有升频的器材多了去,在手机上加个APP也能升频。在谷津官方白皮书中也专门介绍了其“升频”,但是以为QV的升频就这么一点收益,那就真没必要去写了。

      以前有朋友问过“听音乐到底开多大音量合适”,标准的回答是“按现场听到的音量”。当然这里的现场是指音乐厅的现场。如果按电影《拯救大兵雷恩》前23分钟的战争现场,估计你耳朵有失聪的风险。每个人适应音量大小有自己的观点和习惯,写帖子不可能按个体习惯来定,得有个标准。

       新烧们常反映说:当音量开大一些,听到的细节更多了;动态更好,气势更大了;信息量也更多……,的确是这样的。但是我们听音的音量绝大多数是小于“按现场听到的音量”这一标准的:一是没这样的环境条件,且不说自己家人的是否有意见,也得考虑邻居是否半夜来敲(砸)门;其次,特别是玩耳机(塞)的朋友还要保护自己的听力。
QV在升频32Bit/352.8Hz后,发挥了数字音频的优势,在音量不可能达到“按现场听到的音量”或是更小的音量的时候,远比以模拟方式调节音量的电位器在技术上的优势就明现出来。升频后QV的动态范围达到130Db,保证小音量下的动态、细节、解析的信息量充足,其损失也远比传统电位器调节要小许多。
       比如听《阿姐鼓》、《波利舞曲》前半段时,有听不清,体会不到音乐的美妙;开大音量到音乐的后半段,动态出来后,且不说担心烧了器材,还得为自己的听力着想。
《波利舞曲》在QV推的AKG812的时候,前期小音量时,每一件乐器的音色十分清楚准确,乐器的分离度,指向,空间感十分明确;随着乐器的增加到气势的层层暴发,听感上不会觉得音量的增大影响。相反,会觉得气势是来自乐团的每一位演奏者的一起表现。说白点,气势是每件乐器一起演奏的气势;而不是“你以为你声音大就了不起”要靠大音量来支撑出来的气势。如果还没让大家明白,那么低频上的表现就是不以低频的占比(量)来论优劣,而是鼓槌落下那一瞬间QV一定给你暴发出有量也有质的低频,让你体会到那冲击力,这一点包括在RS1i上的听感。

       技术必须要带来好的体验,如何获得这种体验正是设计者的功底高低的表现。


三,上述搭配的综合表现
       感受强烈的就是QV的声音十分“抓耳”。这种“抓耳”体现在就算你仅仅把音乐作为背景,没专注的去听,也能把你的注意力通过声音的惊艳让你没法走而神专注去听;或者我们在听音乐的时候,会跟着音乐嗯两句,或是像指挥一样打个拍子。如果说这样的动作或许还有音乐本身的优美带动的话,那么随着伴奏的吉它声做出弹吉它的动作;或是随着钢琴的声音,手指也在舞动,那么一定是被QV的表现出来的声音带入音乐。
当然,能够“抓耳”的声音,也可能来自QV本身“大气”的音乐再现。这样的大气却与QV的个头形成强烈的反差,有着“宏大”的审美。在声场上,连一向被指责的RS1i,也能表现出宽可出肩的声场。
        这样的搭配在听古典、交响、大编制是很适合的,有时候感叹:“听小提琴,也能表现出这样的动态还是第一次听到。”

        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在于音色的真实性太强,在人声上有着“好音源会更好听,差的音源就会把缺点暴露出来”的两极分化现象。比如“云朵”的同名专辑《云朵》从歌手到录音,虽说不上一流,但从HIFI的角度给个及格还是没问题的,但是第二专辑《倔强》的录音就明显不如第一张(也可能是我下载音源中出现问题),人声的失真感在QV上就明显表现出来;而在听“老虎鱼”的一些有关人声试音碟的时候,又不得不为别人的录音与制作点个赞。


四,QV上兼顾人声的搭配
       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比较中正的风格,真实感强的声音。以前也很在意“人声上的情感表现。

       把保险丝换成“创世豪华版”,特点就是密度上加强,声音约偏向中频。
          USB线换天乐的LOGOS (纯银)。这线在高频方面,可以把一切美好的形容词摆出来,什么”亮圆润”、光泽感、高贵感……这儿就暂时不放毒了。另外还在力度上,细节上,低频层次上都有加强;特别在泛音上非常好,很出彩。
       在中频的人声上,除了我一直强调的真实感外,也有着由纯银USB来带来的“松润”。人声上还是多了一点“韵味”,齿音也控制得不错。
       在LOGOS这条纯银线下,自然不会在低频的量上会有所加强,但是QV的低频层次感,轮廓感交待得很清晰,确实有着让人“重新认识低频”的一面。所以在低频上,依然还是有提升的。



        



      就所用过的周边来看,QV对周边的反应十分的灵敏,其周边的收益也让人满意。个人觉得天乐的PT-X电源线与LOGOS  USB线搭配也比较平衡,高频有纯银线,低频有PTX的支撑,二者又相互影响,基本上保证了QV的特色得到体现。如果换一个平衡的,以顺滑为风格走向的保险丝就足够了(文中多次提出保险丝是因为把QV当作一体机看,可供调音的环节并不多,故而把保险丝也利用起来。)
谷津QV的素质很高,周边收益不错,给大家留下很大的把玩空间。

      关于帖子中提到的耳机:QV对RS1i和D7200的适配度不错;而AKG812这耳机在手机上也能推得入耳机,但随着前端的每一次升级都可以带来进一步的认识,在与QV搭配的动态和真实度上更能明“旗舰之所谓旗舰。”



谷津QM的一点听感
http://bbs.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73615&fromuid=325962
(出处: 耳机大家坛)

QV1024.jpg (169.41 KB, 下载次数: 395)

QV102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7-7-9 20: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河西区
图文并茂,意犹未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7-7-9 20: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省临沂市
居然收到天乐纯银USB了?不服啊,怎么不发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7-10 10: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
试听过QM后 对谷津这个品牌 还是有些好感的
不过楼主长篇 我等不好学者 望尘莫及 唯有回帖以表敬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7-7-10 12: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河西区
轻女声控 发表于 2017-7-10 10:51
试听过QM后 对谷津这个品牌 还是有些好感的
不过楼主长篇 我等不好学者 望尘莫及 唯有回帖以表敬意

看完楼主的文章,你该听听QV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7-10 15: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南宁市
这么长,看不下去,先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7-7-10 15: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佛山市
风兄对沙画妹子就是念念不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7-7-10 15: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
tjdgzyh 发表于 2017-7-10 12:38
看完楼主的文章,你该听听QV啦

入坑后 我很冷静的 不敢随便听新的东西 就怕被毒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7-7-11 11: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西省南昌市
我就信仰QM/QV刚上市时,第一篇评测的一句话,听耳机的话QM更好。从此我就抱着QM退烧。爽死不纠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7-7-11 13: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河西区
本帖最后由 tjdgzyh 于 2017-7-11 13:27 编辑
轻女声控 发表于 2017-7-10 15:42
入坑后 我很冷静的 不敢随便听新的东西 就怕被毒了

哈哈开个玩笑

选一 二个自己喜欢的耳机,多弄些好的录音文件或CD,专心听歌才是王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7-13 02: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市
sugar 发表于 2017-7-10 15:40
风兄对沙画妹子就是念念不忘

您什么时候把那谁的微信给我,就把沙画妹子的相片换成相关图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7-7-15 09: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佛山市
aan308 发表于 2017-7-13 02:34
您什么时候把那谁的微信给我,就把沙画妹子的相片换成相关图片。

真没微信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7-7-16 00: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省厦门市
qv用户发来贺电,最开始看的是qm,性价比什么的,用了才知道。

IMG_1894.PNG (149.17 KB, 下载次数: 389)

IMG_1894.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7-7-16 00: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省青岛市
aan308 发表于 2017-7-9 20:34
数位象限音量处理器---谷津QV

   

把PTX换了吧…换了以后在听听8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7-7-16 12: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常州市
楼主K812在HD口推的还是LD口?我一开始在LD口 有些歌曲狠毒 但是还是感觉人声差了半口气 于是现在在HD口推了 感觉高音的华丽又减少了半分....但是总体而言好像是HD更耐听一点 812蛮吃电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7-7-16 12: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市
matrixice 发表于 2017-7-16 12:47
楼主K812在HD口推的还是LD口?我一开始在LD口 有些歌曲狠毒 但是还是感觉人声差了半口气 于是现在在HD口推 ...

看了你的器材,要不你换个创世的保险丝试试,不贵,35块钱。本来在帖子草稿中提到这个,后来删了。
这保险丝有方向,在QV安装的时候是箭头朝下。

两个口都是以推好AKG812,不同在于高阻口LD要突出人声音一些,在乐器伴奏上没有HD口那样抓耳,动态要小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7-7-16 13: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省
太长了,希望压缩对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7-7-16 13: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市
本帖最后由 aan308 于 2017-7-21 00:42 编辑
gebegebe 发表于 2017-7-16 00:36
把PTX换了吧…换了以后在听听812

PT-X在这价位上,是很难得的一根突出低频的线,在声场的合理性,层次感,特别是结像的立感十分难得,对于PC声音的“薄”有着很好的补足。
可以调节的周边还有其它地方,犯不着把PT-X取下来,换个保险丝就能解决812的人声的问题。

况且玩耳机比音箱的最大优势在于:可同时拥有N多副耳机,所以在搭配的时候,QV对众多耳机的包容性才是重点。
当然这也是我选择谷津的原因,有着很好的包容性,通俗的说就是:什么耳机都都推个七七八八;并且也可以根据主力耳机的特性进行专门搭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7-7-16 13: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省青岛市
aan308 发表于 2017-7-16 13:05
PT-X在这价位上,是很难得的一根突出低频的线,在声场的合理性,层次感,特别是结像的立感十分难得,对于 ...

我是说换别的线听听嘛,你应该不只一条线吧,QV的机线也还可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9-21 11: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