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K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到底是谁,试图把参数妖魔化?

 关闭 [复制链接]
121
 楼主| 发表于 2021-4-19 21: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音乐之贼 发表于 2021-4-19 20:31
别人说听出线材差异,你说听不出

别人告诉你听不出的的器材参数差异比听不出电源线的差异更没有意义

目前没有任何可验证的证据显示,电源线能改变最终的音频信号回放。既测不出,也没人能通过盲听测试证实自己能分辨。
所以你的比较根本无从谈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2021-4-19 21: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台湾省台南市
Kao 发表于 2021-4-19 20:15
这是厂家应该做的事情。但光靠忽悠就有人埋单,有谁会大费周章研究这个。

那傢伙硬生生把下面的頻譜對比聽出了HD800中頻被吃掉的感覺

難怪"參數與聽感的聯繫還有一大片空白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2021-4-19 21: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认真你就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发表于 2021-4-19 22: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澳大利亚
Kao 发表于 2021-4-19 21:52
目前没有任何可验证的证据显示,电源线能改变最终的音频信号回放。既测不出,也没人能通过盲听测试证实自 ...

USB线开始也是一帮人说数字线么,没差异,结果科学家一侧,参数还是有差异的,一帮人开始改口,那一点点差异你听不出来。



嗯,对你们无利的参数差异,大家是听不出来的,对你们有利的参数差异,大家一定能听出来。


我就纳闷了,既然对你们有利的参数差异大家一定能听出来,你们肯定也能听出来。 为何让你们盲听比赛你们就异口同声参数是用来看的,不是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2021-4-19 22: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音乐之贼 发表于 2021-4-19 22:03
USB线开始也是一帮人说数字线么,没差异,结果科学家一侧,参数还是有差异的,一帮人开始改口,那一点点 ...

哈哈哈,让我想到NBA哈登前些年评不到MVP时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发表于 2021-4-19 22: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本帖最后由 宵暗小町 于 2021-4-19 22:10 编辑
野有蔓草 发表于 2021-4-19 18:44
调整不同的亮度 对比度 鲜艳度 黑度怎么不算创作?
不然sony电视机为什么比别的电视机贵那么多
还这么 ...

索尼电视机在同等性能的里面算便宜的,比国产还便宜,因为很多国产参数都虚标了,而且不少宣称有的功能实际上都是由缺陷的,真正达到同等性能的其实比索尼贵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发表于 2021-4-19 22: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闵行区
Kao 发表于 2021-4-19 20:21
参数高低没法设置,设备是什么量级的失真就是什么量级的,机器只是把这些参数测出来。

为啥说了n次你 ...

如果耳朵都听不出区别
那参数的差别有什么意义?
你买回家给检测设备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发表于 2021-4-19 22: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宝山区
同样是盲听不出差别,能卖钱的电源线就是有意义的,不能卖钱的参数就是没有意义的。

一语中的!要把不能卖钱的东西变成可以卖钱的东西,不就考的是包装、营销?对,就是他们在做的事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发表于 2021-4-19 22: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宝山区
Kao 发表于 2021-4-19 11:57
这个问题建议你去拿去质问那些最专业的音频公司,例如ess、cs、ti这类大名鼎鼎得芯片厂商,为什么要用“ ...
我们不做发烧友的生意
哈哈哈哈哈,太讽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发表于 2021-4-19 22: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湖州市
音乐之贼 发表于 2021-4-19 22:03
USB线开始也是一帮人说数字线么,没差异,结果科学家一侧,参数还是有差异的,一帮人开始改口,那一点点 ...

真为你智商感到捉急,连人家测的是啥都不知道就在那里YY。
叫兽发这测试我就说会被人逆向引用,果不其然,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发表于 2021-4-19 22: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闵行区
宵暗小町 发表于 2021-4-19 22:09
索尼电视机在同等性能的里面算便宜的,比国产还便宜,因为很多国产参数都虚标了,而且不少宣称有的功能实 ...

这。。。
话说当年sony只有led 国产纷纷出oled的时候
只论对比度 黑位这些 肯定被国产oled吊打
技术层次上的差距
但实际大部分片源情况下 sony看起来还是要舒服的多
特别在肤色和色彩表现上 sony甩国产最大的地方
恰恰这些主观的设定 才是最值钱的
所以参数只是一部分
民用产品最重要的还是能让绝大部分人感觉好 才是最难的
堆参数 反倒不难 因为有标准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发表于 2021-4-19 22: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不难看出楼主败局已定,你斗不过靠这个吃饭的群体,哈哈,自己理性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楼主| 发表于 2021-4-19 22: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音乐之贼 发表于 2021-4-19 22:03
USB线开始也是一帮人说数字线么,没差异,结果科学家一侧,参数还是有差异的,一帮人开始改口,那一点点 ...

能测出来就是有区别,能不能听出来是另外一回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发表于 2021-4-19 22: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本帖最后由 宵暗小町 于 2021-4-19 22:30 编辑
野有蔓草 发表于 2021-4-19 22:15
这。。。
话说当年sony只有led 国产纷纷出oled的时候
只论对比度 黑位这些 肯定被国产oled吊打

当年OLED色准不行,这本质上还是参数问题。别说国产便宜货了,我有40000多的LG OLED一样的不行,LG调教技术可不逊于索尼吧?不是一句调教就能调教好的,需要累计相当多的经验。

就好像成熟的厂家能用ak4414(约等于4490x2)做出不逊于别人家9038pro的参数是一样的。视频和音频还是有区别的,参数的维度差别太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发表于 2021-4-19 22: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本帖最后由 魔神Z 于 2021-4-19 22:28 编辑
stormywolf 发表于 2021-4-19 22:12
哈哈哈哈哈,太讽刺了!!!!

不意外,旗舰的芯片做不出来旗舰的声音,你只要用上了这个芯片,参数都蹭蹭往上涨,参数涨了好卖钱啊,声音嘛阿猫阿狗都有
小米用了一亿摄像头,他的拍照就是最好了吗? 能打过1200W像素的A7S2吗? 参数好做,因为芯片参数涨的快,你每个周期更新芯片就可以了,声音就不好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发表于 2021-4-19 22: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柳州市
我从初烧第一次换电源线就能听出区别,一个 hdv820就能反映,不需要多高级的设备

台机越分立越是个复杂的系统,就算烧油恰巧几个大件一样,但线材电处墙插排插之类的周边也必定不会相同,更不用说不同人喜欢的音乐、音源质量、家里电环境甚至身体条件等差异,所以,想参数大统天下,犹如往池子里加化学元素,期待纯粹可重复的化学反应,建议还是睡进一点,做梦的时候别摔着了

听感因此也不可靠。不过,当烧油讨论听感的时候,如果做了不同器材间的对比,那就还是有参考性的,周边条件固定情况下的横向比较,是能讲清楚出器材间的差异的,对于拥有其中一个或数个器材的烧油,就有借鉴意义

比如A线材换成了B线材用于音源,系统声音走向速度变快,高频延展更好,那我们就可以知道两者的差异,如果我们有其中一件线材,就可以初步判断另一个的特点

所以,如果一个人不做对比长驱直入说一个器材怎么怎么样,是缺乏参考价值的;
另外发烧没有啥捷径,多研究多看贴,国内外网站都看看,心里有个数据分析,才能更好的判断看到的东西是枪还是实,有机会也可以实体多走走(我是基本没有这机会),多方综合才形成自己的判断

当然如果没耐心想省心的,那就建议参数和听感都信,买了东西回家,屏蔽绿坛紫坛等网站,天下太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发表于 2021-4-19 22: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参数党用看参数的方法玩hifi,难道没脱离本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发表于 2021-4-19 22: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Kao 发表于 2021-4-19 22:17
能测出来就是有区别,能不能听出来是另外一回事。

http://erji.net/forum.php?mod=vi ... &extra=page%3D1

快去给这位lz洗洗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发表于 2021-4-19 22: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你们吵起来那个贴的楼主就是我最欣赏的hifi方式,玩自己喜欢玩的就行了,hifi主要是悦己,不是和谁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发表于 2021-4-19 22: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看论坛也不少时间了,最近有个很牛逼的逻辑。其一、我听不出来不代表线材无用。二:盲听测试是个笑话 。三、精度超出人耳可听范围数倍的频谱曲线说明不了什么,听感最重要。四、买的几千上万的电源线和数据线粗壮,厚实,导电和抗干扰性能爆棚,至于诸如机器内部几乎是二维平面的电路板,插头到单元那部分细如丝,薄如纸的排线统统不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29 10:4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