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可谓是国产随身播放器大放异彩的一年,前有飞傲X3以低廉的价格,不错的音质成为市场的宠儿,后有hifiman的HM700祭出随身平衡大杀器搭配自家耳塞组成入门西装,而ibasso的dx50一经公布,立即引发大量关注,这说明烧友们对音质不错,操作良好,体积续航合适的产品是非常期待的。之前由于硬件规格,技术储备等原因,国产播放器的操作,格式兼容等都尚未尽如人意,而且在音质优先的思路下,基本都是大砖头,以至于很多人随身还是保留了iPod classic,容量大操作好续航强,就是声音达不到要求,没办法,只好凑活,现在看到一款产品,可以让人丢掉ipc,自然是非常期待的,无怪dx50吸引了这么多眼球,实际上,对我个人来说,对dx50的期望就是,支持alac aac flac,有无缝,bug少,音质比ipc好就行,实际上9月拿到dx50后,他给我的感受是完全超预期的,这小机器第一眼就震撼了我,实在是,够精致,国产播放器做到这一步,真不容易。
而后,我想为这个东西写点什么,结果却一拖再拖,好在我知道,对一款产品,草率下结论是不合适的,尤其对随身器材,搭配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有时候一耳朵听感,未必靠谱,而且在日常使用中,也能在一些细节上判断出这个东西到底好不好用,顺不顺手,因而,此文虽晚,但基本上也算摸透了dx50的脾气,写一点自己的心得感悟,供大家参考。
先说dx50声音特性与搭配,我想这是大家最为关注的。
试听前端包括dx50,iPod touch5,东芝F20刷rockbox,耳放有SR71A,ALO V3,森韵px-m1,泽丰金Q7,对录线为原厂alo sxc 18awg mini to mini,耳塞包括EM mg6pro,FS1和峰力pfe112,mx980,omx980等,耳机有BOSE AE2。
其中iPod touch5除开推力外,素质跟iPod classic差不多,声音比较均衡,算是代表了1500元价位消费播放器的水准,东芝F20是一台老古董了,声音也算iPod classic一个水平线上的,声音较ipc更加柔和细腻,基本可以代表普通消费播放器里较高的水准。
FS1是FS家的入门动圈,声音不俗,以强大的低频著称,直推就表现不错,上放也有潜力可挖掘,风格与EM基本一致,属于充分发挥动圈耳塞强大低频、动态的产品。
峰力的pfe112则是一条典型的动铁耳塞,有人说它像动圈,是因为这个耳塞把扬长避短做到了极致,在默认灰网下,高频延伸极佳,细节丰富,亮而不刺,非常过瘾,人声也较为甜美,低频量少但是做出了弹性,作为一单元动铁难能可贵,加上声音流畅自然,所以有些动铁玩家会觉得他有点动圈的意思,实际上对比下来,还是有典型动铁的风范,一单元声音还是稍薄,线条感也比较强,与动圈产品相比还是有明显不同的。
选用这两条比较典型的动圈动铁也是来探究dx50的搭配性,不同耳放则是来测试dx50的lo输出实力的。
试听的音乐类型比较多,古典音乐有贝五钢协皇帝,贝九、维瓦尔第的四季,巴赫的大无等摇滚乐包括枪花、平克弗洛伊德、齐柏林飞艇,流行乐包括李宗盛梁静茹五月天苏打绿陶喆周杰伦,acg类包括sound horizon(实际上后期有点偏rock),基本上都是日常听的曲目,播放器的声场三频结相等都能测试到,也便于展现对各种曲风的适应能力。格式方面为原盘抓alac,分轨flac等,也测试了24bit/96KHz 的音频。
dx50的po有三档增益调节,推普通低阻耳塞的情况下,中档增益是比较不错的选择,低增益声音动态力度差了点儿,高增益又稍嫌刺激,因此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声音描述都是以中档增益为主。
听下来的结论是,dx50 phone out的声音完成度颇高,整体水准超出普通消费机一个档次毫无悬念,调音是比较成熟的,虽然偏保守,低频表现是亮点,略有增强,有质有量,略微蓬松,中频饱满厚实,稍微靠前,不过由于整体声音不是那种前倾压迫的,人声不算特别近,我比较喜欢,这样可以充分通过耳塞来调节,既然dx50的中低频走这个路线,那么理所当然的,高频也要服务整体,延伸OK,但稍微黯淡,不见得符合部分烧友喜欢偏亮风格的口味。得益于扎实的中下盘,dx50的声音比较沉稳,搭配好的情况下柔和耐听,是个很不错的随身机器。不过这种保守的调音,也让大家在选择时候,需要注意:
1、声音风格,这不是通过搭配可以改变的,如果你是比较喜欢清亮的风格,喜欢稍微刺激点的高频,不需要太多低频,那么dx50可能不太适合你。
2、搭配问题,dx50搭配大部分动铁都可以获得良好的听感,一定程度上不足了普通非定制动铁的低频短板,声音更加蓬松,以峰力112为例,这个搭配可以说相当互补杂食,112的低频被驱动出了气势,量也改善很多,人声堪称毒人,上了耳放反而没直推那么抓人,得益于112靓丽的高频,整体组合的高频细节也表现良好,通透自然。
换上低频量较多的动圈,dx50表现就不尽如人意了,例如搭配EM与FS1,低频表现非常强悍,但是量有点多了,在影响到其他频段的同时,也造成整体声场打不开。相反,mx980、omx980、ae2这类低频不太多的动圈耳塞耳机搭配上去,表现都不错,不过这也是dx50的另外一个特点,搭配良好的情况下,声音表现略微趋同,风格比较一致,部分耳塞的个性无法充分展现,这样到底好不好,就见仁见智了。
因此在给dx50选配耳塞耳机时候,切忌选择低频偏多的,在搭配合理的情况下,dx50的声音对各种音乐表现力都不错,除去声音水准所限,大编制音乐表现差点意思,其他流行乐啊中小编制古典乐啊都没什么问题,喜欢流行的,可以找个中频突出密度好的动铁耳塞,喜欢古典乐的,可以找pk1这样的古典塞,把握好大原则,按照个人口味来选就可以了。顺带一提dx50的po输出驱动能力不俗,高增益驱动pk1,除了大编制爆棚有点起不来,其他还是不错的,不过dx50的po有轻微底噪,比ipc大,比ipv小的水平,搭配低阻高敏耳塞可以听到,有些朋友可能比较介意,但完全不影响听音乐,即使是深夜聆听电平较低的古典室内乐。
几个推荐的搭配:pk2,mx980,omx980,gr07,ex1000,峰力pfe112,,舒尔SE535,威士顿w4r,AKG K3003
如果说dx50的po做了一定调整,那么它的lo响应是相当平直的,高指标也不是白给,确实很不错,搭配不同耳放,展现出的是不同耳放的声音,给搭配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声音水准较之直推又上了一个档次,更加的平衡,拥有更丰富的细节,更大更规整的声场,不过这样到底牺牲了dx50的便携性,值不值?我个人的话,在ipc捆绑与dx50捆绑之间,毫不犹豫选择后者,毕竟都是砖,后者声音要明显比前者强,操作容量也可以接受了。
再说dx50的数字输出,算是聊胜于无吧,玩儿玩儿可以,这个体积的jitter控制毕竟不可能太好,以前也有不少人玩儿H120数字输出到解码器做随身捆绑,跟dx50这么玩儿性质类似,声音体积比不太好,也太复杂了点儿。
其次分享几个使用技巧:
我的dx50到手时候是1.20,到现在已经刷了1.27版本,随着固件的更新,专辑封面图片支持良好(我的曲目是按照专辑来分类的,在文件夹里放命名为cover的专辑图片即可,也可以用foobar等工具直接加在音频上),曲目排序也已经完美,专辑里是按照曲目编号顺序排的,也完善了睡眠关机等功能,可以说固件已经很成熟了,从基本消灭大bug的1.20,到最新的1.27,其实更多是一个完善功能的过程,因为看到固件频繁更新而担心不稳定的朋友,大可放心入手。
而我在使用过程中,除1.20遭遇过音量bug外,dx50的表现一直都比较稳定正常,包括在播放24/96高规格音频时,操作也非常流畅,这跟个人使用习惯也有一定关系:首先刷机方面,每次升级固件之前我会双清一次机器(同时按住音量键上加开机键几秒,松开开机键即可进入wipe界面),固件升级完毕后,照例再双清一次,然后开始使用。其次就是音乐格式了,由于我一直都在使用iPod产品,以前也使用过hifiman 603等早期国砖,曲目格式方面,无损就是分轨的alac与flac(普通压缩级别),有损为mp3,itunes编码的aac(后缀名m4a),dx50对于这些格式的支持都不错,除此之外,一个文件夹里文件不要太多,机身内存留一定空间,操作时候不要太暴力(比如短时间高频率反复快进快退之类)等也有助于机器运行稳定,总之,目前dx50已经是个很稳定的产品了,没有什么大的bug,作为一款随身播放器,能够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最后我来谈下自己对国产随身hifi产品的展望。个人看法是,未来国产播放器,将会划分三个档次:
第一个档次,各家旗舰产品,作为旗舰,hifi播放器,第一要务自然是音质,这是各家的拳头产品,价格肯定不会太低,体积续航方面,我想离口袋播放器,还有一段距离,他们更多程度上,叫便携播放器更合适,这个档次的产品,我猜想会走一机多用路线,在外,可以放包里,书桌上听,在家,某种程度上,可以当一个具有一定水准的台式系统音源,高档旗舰产品,应该当得起这个任务。
第二个档次,应该是价格区间在2000-3000多元(上下有一定浮动)的中端产品,这恐怕也是未来各家厮杀的主战场,在降低成本,部分程度削减音质的同时,体积更加趋向随身,续航能力也能达到十几个小时,随身直推,音质不俗,要求高,可以通过接耳放来获得更好的效果。
第三个档次则是“入门级”hifi播放器了,价格应在1500元上下,声音比ipc之流好一个档次,但达不到中端产品的水准,作为随身玩家用来替代普通消费级播放器的产品。
以上只是个人一点看法,欢迎大家讨论,顺便说下,在dx50作为我的主力播放器后,我对ibasso的dx90充满了期待,更期待未来更多更好的国产hifi播放器出现,百花齐放,充分竞争,一定是随身发烧友一大福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