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75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篇:自制音箱折腾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3-17 04: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在开始写之前,把之前的帖子链接发出来。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1100&extra=page%3D1
在上一篇帖子里,我讲了定制整个音箱壳的过程,这次就讲讲为什么要做这么个音箱。和后面具体怎么做。因为内容很多,所以部分过程省略。因为以前没做过这种音箱,所以很多地方做的肯定不到位,有做过的行家请纠正。

1. 背景

说起障板,很多网上同学或多或少都做过,障板的道理说起来可以很概括,就是不使用密封的箱体,(箱体为什么要存在呢?因为低音单元向后辐射的声音,相位与向前辐射的相反,如果不将这种声音限制住,就会跟前向辐射的声音抵消,造成向前辐射的声音大幅变小,特别是低音,单元裸放,低音都是基本出不来的,解决方式就是用箱体避免前后声音抵消)。拿一块板子挡住单元从背后绕过来过来的低音。如此就不会因为正反面的低音相互抵消。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坑爹,因为低音波长很长,绕过障碍物的能力很强(具体看中学课本),所以要想出足够的低音,障板要做的非常大。网上不乏2米的障板,老子床才1.8米,客厅里竖两张床对绝大多数人不现实。所以房子大的热衷于放床板,房子小的没办法搞个没那么大的,听听有缺陷的声音。究其原因,还是多数人认为障板简单,一块板,一个全频喇叭,几个螺丝。听起来是不是灰常简单啊。。

那么让我们看看,2米宽的床板加个喇叭声音会咋样?


随便用一个模拟工具,我们看到1.5×1.2米的大床板上单元后对频率的影响。。。其实也能用嘛,配上一个两头不到岸,中间还可能坑坑洼洼的老全频,也能玩的挺开心的。但是我坚决的说不!为什么呢?除了房子小,搞不起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而这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个网站里。http://www.linkwitzlab.com/frontiers.htm#L,这个网站内容很多,我看了几个月,为了节省时间,直接说结论:根据目前总结的观点(当然不只这个网站的),障板独特的声音来源,是因为独特的双向反相发声,造成反射叠加,使人感觉声音的定位有别于传统音箱,从而营造强大的脱箱感。

关键词:前后反相发声,反射,脱箱感。这三个关键词解决了穷人的一个大问题,因为障板是越窄越能发挥特点。从极端的情况说,如果有无限大的障板,那么后向发声完全不影响前方,实际上和密闭箱体没区别(此为个人爬网几个月后的猜测,如果猜测属实,大床板土豪估计得气死,花了那么多功夫原来等于做了个密闭箱)

2.箱体

虽然解决了障板大小的困扰,但是单元的布局还是要讲究的,传统音箱只要不是体积太离谱,把单元往中间一杵就是。障板这么做就。。。虽然可能有点坑洼,但也能听,详见上面的图。要不想有坑洼,单元布置就是第一关。窄障板没底频,是第二关。

第二关解决起来脑筋转转弯就可以(我转了个把月),低音装箱嘛。低音装箱可以彻底解决障板低音问题,且只影响了小部分频率的前后发射,是个好主意,但是选择这个办法,意味着与全频彻底拜拜,分频是唯一选择。而且因为分频点低等各种因素,制作难度远超一般书架箱,比传统落地箱还难,因为还要单元摆放位置非常讲究。至此,很多同学认为好做易做的障板露出狰狞的面貌。

单元的布置,是必须使用模拟工具的,不然就等着做几百个箱体挖几百个洞来试。至此,耳朵调音基本退出舞台,因为再牛逼的大神,没见过能听出频段上有几个峰谷,每个峰谷多大。哪怕他能听出三峡水位。 模拟工具我用的是leap5,需要在工具中不停的变化单元的位置,计算结果。最终模拟了个把月,单元布置就成了上一帖的样子。至此,我们完成了箱体的初步定型。(箱体的体积倒是好定,有喇叭参数很快可以模拟,喇叭ts参数的测法?看网上的吧,要写得写死,http://www.docin.com/p-762828183.html 当然不测也没太大问题,主流的喇叭都基本能适配主流的箱体体积。)

3. 测量

单单是写,我到这里已经写了2个小时,但是测量乃关键,不能省略。首先说说测量方法。测量你需要一系列的硬件及一只话筒,以及相应的软件(具体的请网上找,实在没力气从接线原理写起)。软件还是要写写的,一般我习惯用loudspeaker,其他的也行。有人说,不要消音室吗?不用,为什么?

要说明这个问题,先说说声音的传播,声音的速度相对不高,因此在一定大小的空间环境里,反射声总是晚于直达声到达,这就为计算机测量提供了基础。



下图是软件的测量结果,注意图中的两条红线,两条红线间的部分叫做时间窗。这个时间窗是干什么用的呢?我们在一般环境测量时,话筒会把直达声,反射声都测量进去。形成如此一个脉冲图,注意了下面是有时间轴的,单位毫秒。利用我们前面说过的现象,直达声早于反射声到达话筒,我们可以精确的选择只对某个时间内的测量结果进行fft变化处理,而在这个时间内,反射声还没来得及到达话筒,于是效果就和消音室一样。这种做法,也有应用于惠威、丹拿等厂家,叫gated spl还是什么的,脑子乱不记得了。我们根据空间的大小及声速,选择时间窗,得到结果。

首先来验证我们模拟的单元布置是否成功?



对障板上中音的测量结果,还算不错,说明单元的布置起到了一定的抑制障板峰谷的作用。(需要说明,此处测量距离为1米远场,这样才能正确的看到障板声短路造成的低音下跌,有些同学用近场测量,测量不到低音下跌,我估摸着是因为在测量点太近,背后绕过来的低音无法和前向低音叠加抵消,总之是有问题的,传统音箱才可以这么搞)

再测量完高音,我们就可以把结果进行分频器模拟了。因为我话筒比较烂,10k以上都跌落了,不管他,反正分频点不需要用10k以上的数据。



4. 中高音分频

测量完结果,中高音分频还和传统的音箱一样,分频模拟lspcad用的比较顺手。



慢慢调整到频率平直相位对齐。里面的峰谷是时间窗开大了造成的。这是个反复的过程,感到不对得重新测。

5.中低音分频

中低音因为分频点低,需要使用电分,双功放。低频率的测量是有点难的,时间窗不好控制,开小了底频测不准,开大了反射影响严重,最恶心的是障板的中音还没法用近场测试。。最后只能结合时间窗和平滑曲线功能,暂定下来。




中高音分频模拟结果



中低音电分模拟结果



测试模拟反复做了很多次,做着做着一周又过去了。为的只是得出个结果去买分频器材料而已。材料买回来不对的话还得还要继续做,不过也就是重复和精确度的问题了。


本文至此就写完了,当然,还有很多过程中间是省略的,比如箱体模拟过程等,写的虽累,比起实际做的不算什么,当然,东西买回来后还得折腾完毕再实测检验,那个就有机会再说了。




2
发表于 2018-3-17 06: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赶紧坐好沙发,听大佬大作讲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4 01:3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