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打上预防针,下面这段话基本躺床上胡乱打的,语无伦次是正常现象,大家能懂自然最好,没懂直接右上角即可,无须争辩
最近我经常在小群里和别人推荐A1s,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地遇到几个杠精。这些人根本没见过这个机器,就一脸不屑。当然,这是正常的,毕竟音律美实在没什么知名度,几百号用户就像地下党一样几乎不在用户群以外的地方提及,好像生怕别人知道自己在用一样。而从概率的角度上说,盲狙一个大牌是比较靠谱的。
作为目前售价比较贵的一个机器,spk经常被用来和其他播放器比较,在a1s这里也不例外。应该有一些坛友也在q群里见过我,当别人问我a1s和spk比如何的时候……其实我是很尴尬的。我评价器材还是实事求是,这两个机器面向的耳机和消费群体都不同,怎么比啊……但我觉得a1s好像也没法秒杀spk啊,所以一般回答别人我都说算一个档次,毕竟没有长时间双持+大量器材对比,很难下准确的谁高谁低的结论,这么说一是不容易被打脸,二是不容易被喷??
我还是太天真了。不止一个群里,出现了上述的杠精,上来就是“国产杂牌也配和spk相提并论”“怎么现在随便出一个机器都和spk比了”“我觉得厂家定价代表他们对产品的定位”“都是国产厂商的炒作”这类的话。而上述的杠精,没一个见过a1s的实物,也没有一个正在使用spk
更尴尬的事情发生了。我目前见过两个说a1s秒spk的,竟然都是现在持有spk的。人家真正在用spk的都说好,你们一没买spk二没见过a1s(这机器太冷门,我都放低要求了,不求你们买了起码听过吧)的云啥呢,ak精神股东?然后杠精们看到大佬们对a1s声音表示肯定,就开始说什么做工操作系统插座感人……问题是,你真机都没见过,谈论什么做工?甚至我这个见过起码4台不同的a1系机器(a1,a1ss均是同款模具)的人,用着一双5.0的眼睛都也没能看出哪里有什么硬伤(恒义还特自信地拿过一台墨菊来对比各种接缝说我们做工根本不输,反正我是没看出来有什么问题)。我知道在飞傲海贝用户眼中别家系统基本都是渣渣,a1s模拟部分操作也的确是硬核了点,一个人会比较难上手,但同价位操作更硬核,一样是3.5平衡口的361还垫在下面呢,照样是香饽饽,难道这就是大牌效应?我没有黑361的意思(对于特定的塞子我没少推荐过361),但说真的我第一次接触361,在没人指点的情况下我连怎么从设置界面回到播放界面都搞了半天没搞懂,而初次接触一台已经开机的a1s,起码我知道怎么用手机放歌。至于你大AK,别以为系统就很完美,我上周末在耳机王试听的时候se100就出现了息屏完全没有接触的情况下自动切歌,和自动切歌后显示的封面与实际播放的歌曲不一致这两个bug(361刚出来的时候我也遇到过这个bug,不知道现在修复了没有)
虽然se100和361被我拉出来当了背景板,但我没有刻意抹黑的意思,只是说出了我真实的见闻。我所针对的,只有那些根本没见过实物仅凭价格开脑放的云玩家(他们甚至不配被称为烧友)如果不是我对这两个机器颇有好感,也不会多次使用进行搭配试听。目前我并没有接触到哪个播放器声音站稳第一梯队的同时各方面也非常出色的(墨菊算是综合完成度最高,最接近完美的,不过封闭系统有利有弊吧,播放器上的安卓系统只要不算很卡,真的用过就很难回去了),何况a1s是把别家卖上万的声音下放到了四千多,还给你个起码能用的安卓系统(听歌,看个B站没什么大的问题,不过wifi信号不太好(但还是比大AK的sr15好一点的)),就这样你还要什么自行车?太子那种在我看来简直是不可回收垃圾的系统与操作(我怀疑米饭根本就没想着让你用手操作太子,我甚至想过要是太子去掉屏幕做成hugo那种形式会咋样,结果是心里一下平衡了好多
)都不少人掏钱了,A1s仅仅是不太跟手就被追着黑?现在真的是一个小牌子定价低了还会被云玩家看不起,定价高了……也还是被看不起,觉得是坑钱的;大牌子定价低了就说超值,定价高了还有助于开脑放,根本不管机器的声音如何的年代。不只是播放器,耳塞也有类似的现象出现。有一位大佬买了魔王之后和我说魔王如何如何不适合听acg,腔体还很脆弱,而u77如何搭配如何如何适合acg。这就有不止一位云玩家出现开喷了(这还是大佬先肯定了魔王解析力比较高的情况下)。这一情况也出现在了我和别的群友讨论x44与魔王之别的时候。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似乎也意味着随身市场渐渐变成了红海,新牌子就算有实力,也极难得到认可(很多云玩家还没听负脑放先打满了,难怪老谭第一次让我听x44的时候对耳机的名字含糊其辞);而大牌就算出坑钱货,或者定价远高于真实实力的产品,也会被追捧
私以为健康的市场应该是,新锐品牌以更低的价格推出同水平的产品/以同样的价格推出更高水平的产品,倒逼大牌逐渐降价。而随着新产品的推出老产品也逐渐降价,飞入寻常百姓家。前几年呢,随身市场的秩序即使偶尔混乱(如k3横空出世定价上万),也会渐渐恢复(随着新锐产品的推出,k3榭兰图等大牌旗舰逐渐降价)。但现在似乎不同了,厂家一个个争创价格新高,但声音……解析力是高了,但好不好听……所以现在我最为认可的几个耳塞,反而大多处于万元上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