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萧乡小卒 于 2019-12-8 15:40 编辑
二、开箱真力G1包装采用的是环保纸箱包装,因为真力音箱每一只都是独立的,没有主次音箱之分,因此每一只音箱也单独包装。
包装箱侧面写的是音箱参数,G1作为一个定位于桌面的小音箱,采用的是3英寸(低音)+3/4英寸(高音)
三个音箱摆在一起,可以看出m030尺寸大出不少(毕竟是5寸低音),G1和IK尺寸基本差不多。
虽然是不同系列的产品,但真力的音箱造型都是比较圆润的,没有尖锐的棱角,据官方介绍也是箱体形状对调音影响的考量。
从背面看,音箱的接口都是隐藏设计,G1有各种用于装支架的固定孔位,m030定位于家用,因此没有了这些孔位,所以没法挂墙了。
G1的调节拨杆隐藏的比较小,用手难以直接调节,还需要借助工具。
背面上部是低音导音孔,两侧分布着接支架的孔位
隐藏设计的电源接口和信号线接口,不过信号线只有rac接口
m030的调节拨杆比G1少一些,但可以很轻松的用开关调节
电源连接线和信号线接口也是隐藏设计,信号线多了个平衡线xlr接口
不同于G1明显可见的低音导音孔,m030把导音孔隐藏在了底部,可以说是很有创意
G1的底部是个自带的软胶支架,官方称作iso-pad,软胶垫可以比较稳固的支撑音箱,有效减少箱体与桌面震动。
另外前后调节胶垫可以调节音箱的俯仰角度
正面的高低音单元都用金属网进行了保护,有效防止家里熊孩子乱戳
真力官方另外还有个选配的支架,可以架高音箱更稳固的固定在桌面,也可以更大角度调节音箱俯仰角。
安装支架后的效果
G1与ik对比,高度上差不多,G1相对要胖一些,ik比较细瘦
从背面看就知道真力G1和IK的主要区别了,G1每只音箱都是独立的电源和信号线,不存在主副之分
IK则是和大部分多媒体音箱一样有主副音箱之分,电源和控制部分在主音箱,副音箱只有一个连接接口用于供电和传输信号
G1和ik在音箱底部都设计了支架,不过G1的iso-pad可调节的角度更多些,ik底部支架只能收起或撑开。
称下重量,真力G1单只音箱接近1600g,两支音箱有细微重量差别
IK主副音箱相差约120g,单只音箱都不到1000g
G1的体积大小和咖啡杯相比也仅仅是高出一点点
连接线官配了两种,一个是直接3.5转两个rca,这个可以直接连接电脑的耳机插口,用于直接连电脑的用户。
另一个是两根独立的rca线,对于有独立解码的用户来说可以用这种连接方式。
连接了电源线和rca线,准备上系统试听
在连接系统前,最好还是阅读下官方附带的两本关于真力音箱的设置指南
一本科普了一些关于真力音箱的特色和使用问题答疑
另一本相对专业,介绍了声学处理和音箱摆位的指导
开箱的全部内容到此结束,下面连接系统进行听音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