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83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身材有大能量,桌面监听音箱的上佳之选——真力 G one评测分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2-8 15: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苏州
本帖最后由 萧乡小卒 于 2019-12-8 16:20 编辑


一、前言

作为一个真力的“老用户”,使用了差不多三年的m030,对于真力音箱的音质表现还是非常满意的。真力这个来自芬兰的品牌,一直是很多专业录音棚的选择,如今也逐渐走入了民用发烧友的视野。真力音箱都是有源音箱,即无需外接功放,这样的好处在于不用折腾功放设备,音箱直接连接音源就可以方便的听音乐。但区别与一般多媒体音箱,真力则是采用主动分频技术,比多媒体音箱的被动分频有着更好的音质。


用了差不多3年的真力m030,一开始是作为电脑桌面音箱使用,在使用了一段时间觉得m030的尺寸对于桌面级还是稍大了点,于是把m030搬到了客厅作为连接电视机使用,平时看电影或是看《中国好声音》这类音乐类节目,m030的音质效果完全可以满足需求。电脑桌面则需要一个体积更为小巧,当然音质也不能妥协太多,毕竟也是耳机发烧友一枚,一般的多媒体音箱声音是没法入耳的。真力G1作为尺寸最小的型号,官方就是定位于桌面级的,作为一个使用过m030的真力“老用户”,对G1的声音表现还是有信心也比较期待的。正好这次大家坛举办了真力G系列音箱的试听活动,果断报名参加,一直耳闻G系列是区别于经典80xx监听系列的针对家庭调音的版本,正好试试新系列的声音效果


这次我申请的G1最小的尺寸型号,因为客厅已经有了真力的m030一直用着效果很满意,想试试尺寸最小的G1在电脑桌面的表现效果。下面就从实际使用的不同环境来说说真力G1,分别是客厅连接电视和桌面连接电脑两种使用环境进行对比,参与对比的音箱有本次主角——真力G one(下文简称G1),以及我一直使用的真力m030,和目前连电脑用的 IK multimedia iloud(下文简称IK)。



2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15: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本帖最后由 萧乡小卒 于 2019-12-8 15:40 编辑

二、开箱

真力G1包装采用的是环保纸箱包装,因为真力音箱每一只都是独立的,没有主次音箱之分,因此每一只音箱也单独包装。



包装箱侧面写的是音箱参数,G1作为一个定位于桌面的小音箱,采用的是3英寸(低音)+3/4英寸(高音)



三个音箱摆在一起,可以看出m030尺寸大出不少(毕竟是5寸低音),G1和IK尺寸基本差不多。



虽然是不同系列的产品,但真力的音箱造型都是比较圆润的,没有尖锐的棱角,据官方介绍也是箱体形状对调音影响的考量。



从背面看,音箱的接口都是隐藏设计,G1有各种用于装支架的固定孔位,m030定位于家用,因此没有了这些孔位,所以没法挂墙了。



G1的调节拨杆隐藏的比较小,用手难以直接调节,还需要借助工具。



背面上部是低音导音孔,两侧分布着接支架的孔位



隐藏设计的电源接口和信号线接口,不过信号线只有rac接口



m030的调节拨杆比G1少一些,但可以很轻松的用开关调节



电源连接线和信号线接口也是隐藏设计,信号线多了个平衡线xlr接口



不同于G1明显可见的低音导音孔,m030把导音孔隐藏在了底部,可以说是很有创意



G1的底部是个自带的软胶支架,官方称作iso-pad,软胶垫可以比较稳固的支撑音箱,有效减少箱体与桌面震动。



另外前后调节胶垫可以调节音箱的俯仰角度



正面的高低音单元都用金属网进行了保护,有效防止家里熊孩子乱戳



真力官方另外还有个选配的支架,可以架高音箱更稳固的固定在桌面,也可以更大角度调节音箱俯仰角。



安装支架后的效果



G1与ik对比,高度上差不多,G1相对要胖一些,ik比较细瘦



从背面看就知道真力G1和IK的主要区别了,G1每只音箱都是独立的电源和信号线,不存在主副之分



IK则是和大部分多媒体音箱一样有主副音箱之分,电源和控制部分在主音箱,副音箱只有一个连接接口用于供电和传输信号



G1和ik在音箱底部都设计了支架,不过G1的iso-pad可调节的角度更多些,ik底部支架只能收起或撑开。



称下重量,真力G1单只音箱接近1600g,两支音箱有细微重量差别



IK主副音箱相差约120g,单只音箱都不到1000g



G1的体积大小和咖啡杯相比也仅仅是高出一点点



连接线官配了两种,一个是直接3.5转两个rca,这个可以直接连接电脑的耳机插口,用于直接连电脑的用户。



另一个是两根独立的rca线,对于有独立解码的用户来说可以用这种连接方式。



连接了电源线和rca线,准备上系统试听



在连接系统前,最好还是阅读下官方附带的两本关于真力音箱的设置指南



一本科普了一些关于真力音箱的特色和使用问题答疑



另一本相对专业,介绍了声学处理和音箱摆位的指导



开箱的全部内容到此结束,下面连接系统进行听音对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11 23:3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