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牛说,我不懂是你说的,因为我说不出话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20-9-14 11: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这套好像更原汁原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20-9-14 19: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今年不能发烧 于 2020-9-14 19:35 编辑

自己的赏乐三境:

第一种最省事简单,就是边听边干点别的,比如上网刷帖,一心二用或者三用。这是我最多的应用场景。

第二种,专心听。以今天专攻的李斯特交响诗《山间所闻》为例,就是前面原汁原味那套,我觉得是很棒的专辑。
指挥的名字我居然没找到介绍,因为不会打非英文的字母。(找到了,是 阿帕德・约)
在完全没有进行相关信息的了解下,看能不能听出些门道,
看看有哪些联觉会引起什么想象,结果发现,这种听法最累。
如果不是自然而然在音乐中产生联觉和想象,而是刻意想“找”,
反而好像更加耳忙脑乱,本来各个器乐组很和谐的交织在一起,但是想刻意分辨的时候,
发现全乱套了,这到底是单簧还是双簧,圆号还是长号,最后搞到听觉紊乱,连木管铜管都可能搞混了,
更别说试图去分辨主题的变化了。

无奈,还是要用第三种,找好资料,边看边听。
找到的资料作者写的非常精彩。也非常详细,对于欣赏这部作品,帮助巨大。下面我几乎全文引用:

王那个小瑀的博客:李斯特的山间所闻 Ce Qu'on Entend Sur La Montagne S.95 - 第一交响诗介绍
李斯特的第一部交响诗《山间所闻》Ce Qu'on Entend Sur La Montagne 的创作冲动产生于李斯特早年生活在巴黎的时期。当时他和诗人雨果常常在巴黎年轻艺术家的圈子里会面。一次,雨果动情地朗诵了他的诗作《来自山上的声音》(后来编入他的诗集《秋叶》中)李斯特大受感动。他很想用音乐来描述诗中的意境和自己的感受,但这个愿望被暂时埋在心底了。或许他觉得当时他的主要工具钢琴尚不能满足这首诗带来的一切。直到1848-1850年他逐步掌握管弦乐队的创作后。在管弦乐队的巨大潜力面前,李斯特充分施展了自己想像力的新天地。当管弦乐队这块色彩丰富的调色板在他面前铺展开来,雨果的诗情画意立即涌上了脑际。

《来自山上的声音》极富灵感。雨果描述了他在大自然中听到的一切:神秘的絮语、奇妙的和谐,令人肃然起敬的宏伟。在这无可比拟的声音面前,人世间的嘈杂,因痛苦和欲望而产生的种种叹息,显得多么卑微。雨果在诗中描绘了自然于人类的差别与战争,最终是大自然的力量使人类归于安宁、和谐。李斯特历来对彼岸世界有着无尽的向往,他心目中的自然界是神圣的,是在上帝光照下的至高境界,因此他和雨果的思想有着强烈的共鸣。

1849年,《第一交响诗“山间所闻”》Symphonic Poem No.1 "Ce Qu'on Entend Sur La Montagne" S.95 在魏玛完成,随后分别于1850年和1854年进行两次修改,最终于1857年定稿出版,题献给卡罗琳·维根斯坦公主(Princess Carolyne zu Sayn Wittgenstein)。作品为降E大调,李斯特写在乐谱上面的序文明确解释了作品的结构:

    “诗人听到了两种声音,其中之一是强而有力、条理井然的欢乐颂歌,另一种则是充满抑郁、苦闷、泪笑交并、兼带诅咒的声音。两种声音彼此掺和、交错出现,又相互融合。最后,经过清明的观察,才逐渐解脱,继而消失。”

音乐一开始是浑然一片的嗡嗡声,也许这就是雨果诗中所写的“森林之声”。李斯特在总谱上的音乐术语标明为“神秘而平静的”。就在这片朦胧的林中絮语之上,倏然飘起一条柔美的旋律,它由双簧管在竖琴的陪衬下奏出,令人心旷神怡,李斯特把这条旋律称作“恬美的黄昏之歌”。它令人联想到这样一幅图景:山上深深的林子里,秋叶静静的等待着风的来临,落日金红色的光芒透过浓密的枝条照进来,它引起草木衷心的赞美,它们摇曳起枝条,让叶片发出和谐的声响。这时,群山也加入到这合唱之中,铜管庄严的音调使人不由得对自然产生无限的崇敬。与自然之声的美相对照的,是疑惑重重、琐碎的人世之声,灵魂的不安定,欲望的涌动,在李斯特的笔下显得这么可怜、渺小!诗人和音乐家此时就像但丁一般,对这两个截然不同世界的斗争观察着,思考着。一把小提琴脱魂出窍的独奏,带听着遁入冥想之中,飞升到神圣的自然界里。此刻,人类终于悟出了真正的美,悟出了作为自然而存在的人生意义。

搏斗又一次开始,也许这一次不再是自然与人世间的竞争,而是灵魂在借助自然的力量寻求自由和解放。打击乐和铜管发挥出巨大的能量,营造了紧张的气氛。就在这嘈杂与纷乱中,响起一首庄严和谐的赞美歌。它的纯净简直要使人落下泪来。这是对崇高境界的由衷赞颂,是洁净了的灵魂的歌声。当“恬美的黄昏之歌”又一次飘然而至时,神秘的自然之声重新回荡在诗人心中,他们欣喜地听到,在夕阳的辉照下大自然奏响了凯旋进行曲。结束整部交响诗的是圣洁的赞美歌,落日的余晖在静静地照耀着,耳畔没有一丝杂声,只听见心灵和着山上林间的微风在歌唱。

崇高与卑微、彼岸与世俗、和谐的赞美与琐碎的烦恼,始终是李斯特思想中两个相互对立又不可分割的因素。他让它们在斗争中获得的最后的结局,常常是以人的皈依和升华告终。这是理想主义的体现,也是他的宗教沉思的必然结果。无论在什么时候,李斯特都是个乐观主义者,与其他浪漫主义作曲家相比,这一点上他是倾向于古典精神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ad6ec90102vgoj.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20-9-14 21: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今年不能发烧 于 2020-9-14 21:59 编辑

还是偷懒的听法吧。

继续听了李斯特交响诗,塔索和前奏曲。

我觉得,钢琴家李斯特,对于弦乐的运用让我惊叹。这3首交响诗听下来,弦乐的厚重感和音色,让我印象最深。

作为交响诗的开山鼻祖,李斯特真是很伟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20-9-14 22: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今年不能发烧 于 2020-9-14 22:43 编辑
今年不能发烧 发表于 2020-9-14 21:58
还是偷懒的听法吧。

继续听了李斯特交响诗,塔索和前奏曲。

其实,铜管乐运用也很好,尤其是和弦乐形成和声的地方。
二者叠加的音效和音色,美的我无法用语言描述。反正是能拨动心弦那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20-9-14 22: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果然偷懒最轻松。
不知不觉之间,又听完了《俄尔普斯》和《普罗米修斯》,听到了《马捷帕》。可能找下资料更好。但是今天不想和自己较劲了,还是轻松些享受音乐吧。

通常作曲家的同类作品,不见得个个精彩。
但我耳里的李斯特交响诗,目前为止,都让我欲罢不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20-9-14 23: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今年不能发烧 于 2020-9-14 23:23 编辑

第七《节日之歌》我感觉有点平淡无奇,因为没有把我从一心二用状态下拉回来。
第八《英雄的葬礼》不错。
首先标题明确,非常便于对音乐的理解,虽然不知作曲家是对哪个英雄的礼赞。
但是是最让我容易产生联觉的作品。
弦乐组开始表现的像送葬队伍的沉重的步伐,铜管像凄厉的哀嚎。然后弦乐仿佛在叙说无尽的哀思,铜管在褒扬英雄的功绩。最后,似乎表达的类似化悲痛为力量的意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20-9-14 23: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第九《匈牙利》,看标题我就知道应该是李斯特最用心也最复杂的作品。
我可以想见,作为奥地利帝国的臣属,匈牙利人李斯特是试图展现匈牙利人压抑痛苦的生活,以及想最终独立的意愿。

音乐一直都给我非常压抑忧郁痛苦的感觉。直到时间过半,才渐渐有了点激昂的色彩,随之又陷入了极端的压抑和痛苦之中。尾声部分弦乐如泣如诉,小提琴独奏的下降音阶,仿佛是无奈的叹息。然后随着小军鼓的敲击,乐声逐渐再次激昂起来,战斗的渴望越来越强烈,胜利的曙光终于显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20-9-15 00: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第十《哈姆雷特》,我是在发帖过程中听完的,只注意到一头一尾。
开头感觉有点压抑,结尾还是压抑,按剧情王子复仇后,应该皆大欢喜啊。
只能表示,因为分心没听懂。
今天的到此为止了,貌似又超过10小时了。该好好休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20-9-15 07: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今年不能发烧 发表于 2020-9-15 00:07
第十《哈姆雷特》,我是在发帖过程中听完的,只注意到一头一尾。
开头感觉有点压抑,结尾还是压抑,按剧情 ...

今早重听了一遍《哈姆雷特》,听到了中段有抗争内涵的乐段,结尾也依然是悲剧性的收场。

查了下资料,原来莎翁的原作,就是悲剧性的结局,王子复仇,是以与仇人同归于尽的方式。莎士比亚全集是高中时候啃的。现在已然只记得点皮毛了。

摘引段网文:

音乐中的莎士比亚丨聆听李斯特《“哈姆雷特”交响诗》(作者:西方音乐评论)
https://www.sohu.com/a/328402221_669505

《第十交响诗“哈姆雷特”》(Symphonic Poem No.10 "Hamlet" S.104),作于1858年,原是计划为1856年在魏玛的莎士比亚戏剧节上演而作的一首序曲,但当时正是李斯特心情极度晦暗、绝望的日子,作品未能如期完成。由于受到反对派的暗中迫害,李斯特被迫要离开自己花了十年时间亲手培育起来的“新音乐中心”——魏玛,在这种情况下,李斯特为哈姆雷特画了一幅时分内心化的音乐肖像。哈姆雷特的痛心与李斯特受到的创伤通过这首交响诗交叠在一起。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著名的悲剧,又名“王子复仇记”,其主要内容是:丹麦国王的合法继承人哈姆雷特因为父王猝死、叔叔篡夺王位后又娶母后为妻而深恶痛绝。在复仇的过程中,他经历了艰苦的磨难,最后终于在父亲鬼魂的提示下,查明事实真相,替父报了仇,而他自己却在仇人设下的圈套中与其同归于尽。戏剧中主要刻画了哈姆雷特痛苦、矛盾、恐惧的心理特征。


在交响诗中,弦乐队的旋律蕴含着巨大的悲哀,也潜伏着不祥之兆。哈姆雷特苍白的脸从这里浮现,他穿着黑色的长袍,手握着腰间的剑柄,两眼喷射出愤怒的火焰。一个短小的音乐动机将节奏变得明确起来,这是以死为代价的抗争,是向邪恶的勇敢冲击。铜管响亮的声音在定音鼓的催促下铿锵向前,它达到了英雄性的高潮。一个温柔美丽的灵魂飘然而至,木管清纯的声音就像那照亮了哈姆雷特内心的爱情,它是这人世间唯一值得留恋的东西。哈姆雷特心中的复仇之火在这双眸中消失,他几乎不能自持,要将头埋在她的裙下。然而,那个催促般的节奏使他清醒过来,他必须完成复仇的使命。他拔剑而去,去寻找他的仇敌。音乐变得令人不安而恐惧。利剑的寒光再次发出幽幽的光,它第一次出现是在作品开始在乐队黯淡朦胧的音响之上用一支加了弱音器的小号吹奏出,而这一次它已沾满毒药和鲜血,一切都结束了。葬礼进行曲缓缓地响起来,为高贵美丽的灵魂,更为世界的沉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20-9-15 08: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第十一《匈奴之战》

先允许我望文生义一番,再查找资料映衬我的理解上有哪些相合,有哪些相悖。

匈奴,是跟中国很有渊源的了,汉民族中大概多少也融合了点匈奴的血脉。提到匈奴,让人不能不想到卫青、霍去病,那个铁血铮铮的时代。

我也忘记了匈奴与匈牙利是否真有传承关系。只记得有这么种说法。

李斯特表现的匈奴之战,不知道是什么时期的背景。

从音乐上说,开始就是人欢马嘶,铁蹄争鸣的景象,弦乐组的节奏,像是马队驰逐,军号不时响起,大战一触即发;

随后是战斗场面,镲声像是兵戈交击,历经2次短暂的沉寂,只有木管组的呜咽,仿佛对亡者的悲悯,马上就又起纷争,仿佛是表现战斗的激烈和残酷。

第三次沉寂后,依然是木管组引出,后段开始抒情性的旋律渐渐明显,营造出一种壮阔辉煌的氛围,仿佛人们渐渐脱离悲哀,开始振作起来,

希望的憧憬越来越强烈,音乐越来越激昂,最后是在管风琴的强劲轰鸣中结束。

下面是我找到的资料,其实是钢琴独奏版的介绍:
http://www.ktvc8.com/article/article_569724_1.html
李斯特的匈奴之战 Die Hunnenschlacht S.105 第十一交响诗 介绍
《第十一交响诗“匈奴之战”》Symphonic Poem No.11 "Die Hunnenschlacht" S.105 ,作于18561857年,于1861年出版,题献给卡罗琳·维根斯坦公主。这首交响诗是受德国画家考尔巴赫的一幅壁画启发而作。该壁画是一幅描绘公元451年,匈奴人在国王阿提拉的领导下进军信仰基督教的欧洲,试图夺去罗马的历史画。李斯特考尔巴赫描绘的战斗场面十分激烈,不仅在地面上有殊死搏斗的人,那些已经死去的战士的灵魂,在云端里还在继续战斗,为了保卫自己的信仰,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终获得胜利的是基督教世界。李斯特的信仰使他对考尔巴赫作品中的一系列历史题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热情,本来还计划根据他的壁画创作《尼禄》、《耶路撒冷的毁灭》、《巴比伦之塔》和《希腊的荣耀》等管弦乐作品,但后来仅写出了这部《匈奴之战》。
这部长达十五分钟的交响诗“画面感”极强,在音响效果上也是极富特色。其中描绘激烈战斗的只有一半篇幅,在惊心动魄的厮杀拼搏达到高潮的时候,出现了一首辉煌的胜利凯歌,它代表这场战斗神圣的结局。李斯特本计划在交响诗的后半部分用一首规模宏大的宗教合唱来表现基督教的辉煌胜利,后来他把这个构思改为用管风琴来演奏圣咏部分。这个段落从管风琴轻柔的圣咏开始,它的和谐宁静与第一部分的凶险紧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把画面瞬间从血腥的战场带到了圣洁的教堂之中。让人仿佛看到圣坛前的烛火轻轻摇曳,照亮了壁上的十字架和圣像,管风琴的声音在穹顶下回荡着,在廊柱间流动着,人群在低头祷告。突然,乐队用响亮的全奏打断了管风琴的吟咏,号角声和镲的敲击声两次轰响于圣咏之中,这也许是教堂门外凯旋的军队在庆祝胜利。一条柔和的旋律从乐队的弦乐声部中升起,它起初与管风琴和谐地交织在一起,渐渐地,它带出了深沉宽广的歌唱,大提琴的吟咏十分感人,由此可以体会到李斯特虔诚的信仰。这首颂歌从容地一步步向前铺展,在最后的高潮处,管风琴辉煌地进入,形成巨大的轰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20-9-15 09: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第十二《理想》

看标题就知道很抽象了。

让我联想到理查德施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还是先自己瞎说几句。

这是听下来12首交响诗中,最没有我耳中李斯特标志性特征的,

我所谓的特征,就是那种李氏特有的压抑和忧郁感觉。

特别是弦乐上带有的那种色彩。一定程度上,让我有可能会一听就知道是李斯特的作品。

这首作品,与前面11首比,少见的比较祥和,比较轻松。

但是不如《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那么吸引我。尤其是开场。

而且显得有点冗长。

好了,下面还是借用网络上介绍吧:

如诗隽永:赏析李斯特的交响诗作品(摘引,作者:影音新生活)

https://www.sohu.com/a/25480008_197790
《理想》,作于1857年,这首交响诗的构思来自于席勒的同名诗歌。李斯特把席勒的诗意在顺序上作了改动,几个段落分别标上了小标题:一开始的快板引子是“理想”,它崇高而又遥远,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接下来的一个热情的快板段落标着“渴望”——它表现了青年席勒胸膛中奔腾的活力与冲动。李斯特的这段音乐充满了对真理的渴求,对青春力量的赞美,它明媚壮丽,仿佛是出生太阳一般魅力无穷。
但接下来的庄严的行板改变了这种无忧无虑的心情,这里的小标题是“醒悟”。
最后一大段音乐李斯特标着“赞颂”二字。它同时还有升华、超脱之意,这是磨难给予胜利者的礼物。李斯特让弦乐温情地歌唱,木管的明丽音色如晨曦般给人带来希望。他渐渐积聚起奋进的力量,加快迎接胜利的快乐的步伐。全曲最后的高潮是胜利者的凯歌,是被理想的光芒照亮了的勇者的面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20-9-15 10: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第十三《从摇篮到坟墓》

这是李斯特最后一首交响诗。是70岁后的作品。他是可以去回顾一生了。

但我还没到那个年龄,可能不能准确的理解他的全部感受。

所以,我不枉自猜度了,直接找网文中的精彩介绍吧:

李斯特-交响诗《从摇篮到坟墓》 △(摘自
李斯特的晚年境界: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作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https://www.sohu.com/a/295220081_660849
和李斯特大多数一气呵成,并无明显段落分隔的单乐章交响诗不同,这首交响诗可以明确地划分为慢-快-慢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标题与不同的表情。第一部分“摇篮”(行板[Andante])弥漫着轻柔而梦幻的温情,仿佛是新生儿在摇篮中享受着宁静的快乐,世界就像是他的温室,无忧无虑,平和自然。他睁大眼睛,好奇地注视着这新奇的一切……突然之间,粗砺的狂暴之声闯入,静谧被一扫而空。第二部分被作曲家称为“生活的斗争”(快速而果断[Agitato rapito])音乐中充斥着战斗的呼号、混乱的奔走、痛苦的挣扎,这里已经没有了《前奏曲》中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理想的希冀,也没有《塔索》中对悲惨的命运的最终胜利,只有痉挛与抽搐式的惊恐———这就是生活,冷酷的、直截了当的生活。刹那间,刺耳的音响消散了,紧随其后的是交响诗的第三部分“坟墓———来生的摇篮”(近似行板的中板[Moderato quasi An-dante])。死亡的绝对的平静降临了,可是却没有刚出生时的甜美与恬静,而是一种踌躇不前的、犹犹豫豫的步伐艰难地迈进着。没有希望、没有幻想、没有热情,有的只是对回环不断的人生的冷冷静观与淡淡伤感。
这首出自古稀之年的交响诗绝笔体现了李斯特极富于实验性的开拓精神,和声语汇高度复杂,大大偏离了常规,预示着即将在德彪西等新一代作曲家的创作中蔚然大观的新技术。可音乐的表情决然不是印象主义的轻快与曼妙,而是透着近乎夸张的戏剧力量和异常深邃的哲理思考,这位浪漫主义音乐的巨子在经历了漫长的风云起伏、阅尽世间沧桑后发出了一声太息,那个曾经高大英俊的身影变得佝偻蹒跚了,然而他的内心依然有力,甚至更加敏感。“秋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要此身。”面对强大的毁灭的力量,李斯特始终保持着无畏而敏感的心。
李斯特的晚境是音乐史上最动人、却常常被人们淡忘的风景之一。也许是他的早年过于华丽辉煌,在人们的心中总是那个略带轻薄的偶像;也许是这时瓦格纳的热潮席卷全欧,其光芒盖过了周围的人———连李斯特也不能幸免;也许是现代音乐的主流已经一脚踏进了历史的门槛,浪漫主义已是明日黄花;也许……总之,李斯特的晚年境界是一幅不大受人关注的肖像,但却流露出永恒的动人表情。诚如他本人在一篇文论中所写的那样:
“艺术家虽然有时受到不纯洁的罪恶的爱情的诱惑,接受使他脸红的施舍、使其尊严受到屈辱的恩惠,但他头上仍笼罩着理想的爱情、自我牺牲的善和无可非难的矜持精神的不朽神光。……艺术比艺术家更有力。他所创造的典型和英雄将不依赖于他的薄弱的意志而生活,因为这是永恒美的表现之一。它们比它们的创造者活得更久,世代相传而不变化不凋谢,并包含有为自己的作者洗罪的内在的可能性。”
无论如何,19世纪的思想、文化与观念,在他最后的作品中,以特异而凝练的方式进行了总结,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固定。在拭去上面的尘埃时,也许你会发现一个似曾相识但却从未仔细倾听、细细品读的世界,在那里,老年的李斯特正在独自弹奏他最后的用音符写成的诗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20-9-15 16: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今年不能发烧 于 2020-9-15 21:39 编辑

自由的心灵和病态的心房,心灵说,我还是要搏动出最强音!

肖斯塔科维奇



我眼中的捷杰耶夫和他的肖斯塔科维奇



一,特里福诺夫的激情,第一钢琴、小号、弦乐协奏曲,





首先要万分抱歉,我其他帖子里,把特里福诺夫误为普雷特涅夫了。羞死我也!

英文没学好的原因之一,就是对外国人名,天生记性差。

一开始,就是突兀的琴音和略带凄楚的号音,没有乐队的引导。

随后的琴音,有点沉重。

弦乐组继入,旋律介于柔情和伤情之中。大提琴组的低吟后,钢琴爆发式的迸出一串强音。节奏越来越快,弦乐和钢琴在互相追逐。

然后略慢下来,随后的旋律我感觉多少有点怪异,欢快中有带点伤感。钢琴的节奏像跳跳蹦蹦的儿童在嬉戏,小号的旋律却像老人的哭泣。

现场的感觉也越来越凝重



强作欢颜之后,是深重的痛楚,第一乐章结束。



第二乐章,以略感悲哀的大提琴开始,小提琴声部则越发哀婉。真是边哭边叹,令人肝肠欲断。乐队大多是噙着泪水,特里夫诺夫更是泪如雨下。

悲伤仿佛不断的雨水,伴着琴声倾泻而下。
弱奏的弦乐和小号,一哭三叹的节奏缓缓铺展。

琴音欲断还续。

整个乐章,让人感觉悲伤不能承受之重。
第三乐章,低沉的琴音后,引出一串渐渐明快的旋律。弦乐仿佛在不甘中渐渐发出怒吼。

节奏在逐渐加快,逐渐变得激昂。反抗的怒火逐渐喷发。

原本一直有点凄厉的小号,渐渐变得高亢不驯。尽管压抑的巨浪依然一波波袭来,但是希望的曙光也透出黑暗的云层,渐渐舒展开来。

乐观的情绪渐渐占据上风,
小号越来越像集结的军号,坚定的和琴音画上了振奋的句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20-9-15 17: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今年不能发烧 于 2020-9-15 21:40 编辑

捷杰耶夫很入戏,感情充沛。

特里福诺夫有点神经质。我总觉得他的激情迸发的过于强烈,有点透支生命的风险。

以上的听感完全是自己的臆测,没有去查证资料,如有南辕北辙的感觉,不值一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20-9-15 18: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看来真的变成记日记了。

比起独奏,我更喜欢交响曲。

如果大家不喜欢,我就不费这劲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0-9-16 12: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区
听李斯特的山涧所闻,总让我想起杜甫的《望岳》。
我觉得二者之间的共同之处,就是写景之后,最终都面向一个更宏大更广阔的空间。唐诗中也有其他熟悉的写山涧景色的诗,比如王维的过香积寺,也写得很美,但就是无法让我产生这样的联想,很多这类诗,就跟王维一样走向狭小空间的内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20-9-16 12: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yvev 发表于 2020-9-16 12:38
听李斯特的山涧所闻,总让我想起杜甫的《望岳》。
我觉得二者之间的共同之处,就是写景之后,最终都面向一 ...

兄台高论。
望岳还勉强记得,过香积寺不百度完全脑瘫。

话说我还有全唐诗全宋词,多年不翻了。

我听山间所闻,居然没联想到唐诗,这还真是忘本了。

其实古诗词的意境,真是既像画又像乐。诗经里大概好多诗其实就是歌。

唉,网络时代,懒到快没文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9-21 14:3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