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hexisiju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说说你心目中谁是20世纪最伟大的指挥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7 11: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东莞
本帖最后由 hexisijun 于 2021-12-27 11:50 编辑
hit_197362 发表于 2021-12-26 17:18
卡拉扬的贝九音质不错,但是音乐性和富尔特比还是差一大块,你对比听听很明显。当年富尔特特别看不上卡拉 ...

论音乐性这一方面能和富特文比的太少了,原因是富特文自己本身就是一个作曲家,你可以听一下富特文自己的交响乐作品,水平也是相当高的,只是这一块他的前辈们太厉害了,古典派以贝多芬勃拉姆斯为代表,后面的还有老柴布鲁克纳马勒拉赫等,作曲家太难突破了,索性就放弃作曲转职为指挥,所以他对一部作品的理解比一般的指挥要深刻的多,正因为如此,他指挥的作品有着独特的魅力,反正我是听了其他的指挥的贝多芬,勃拉姆斯的交响曲,在回过头来听富特文的版本,还是觉得富特文的演绎最好。浑厚有力,坚实的弦乐,整体气势雄浑,却又不失灵动之美,他的每一个演绎都与众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21-12-27 13: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dxs390413 发表于 2021-12-27 08:50
“福特时代探索指挥速度变化突快突慢的问题...”

直说吧,J大,是不是想说我 ...

呵呵。历史问题同时代的通病,前面还有述评。粗听不去苛求细节的话也许没问题,对整体效果来说可能是一种风格吧。勇于探索是高等级的,但是利益和风险并存不可避免。莫扎特进入演艺圈身不由己难以实现探索十分痛苦。探索对指挥家自己感觉很爽,但是对马后炮的后人可以对比的刚靠后的多了自然就有分别。
富大的黑色贝九,如果加强低频、尽管有噪音但那种空前绝后的力量感才会最大。富大几个月前也是在刚回到柏林后录音的版本,这种压迫感效果就比现场的要小,肯定是排练过有过要求。一开始前奏部分小提琴就开始追版抢戏,给人以更强大的紧张感和压迫感。有点春之祭前奏那种抢拍的效果。
同在一个时代的切利比达契也有探索问题,其实节奏过慢并非禅宗思想,只是粗浅接触东方特别是日本文化的外在表面化的理解。理解禅宗可以从老庄去理解,胸怀整个大自然的那种博大空灵也有细节的存在。理解神了难度就大了,中国风格的器材以及录音风格应该有这种自己文化站位的角度,到处像外国文化那不是找到感觉的存在。但一般只要是中国人听的感觉好不好也都是有本身环境熏陶的影响,只要认真就能有风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21-12-27 13: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1-12-27 13:07 编辑

其实指挥家的作曲爱好很难说,伯恩斯坦也是作曲家。但降格到指挥家就不是一定升维的,伯恩斯坦那种在细节上具有美国人体育精神的略过就是个遗憾的问题,犹太人的文化影响小于美国风格了。马勒本身只能以指挥来谋生,那是无法以作曲家独立存在的问题。还是看作曲作品来评价。如果指挥家不干了升格到作曲家才是提升。有指挥家不干了降格到以演奏家为主的吗。

如果以单纯的科学杯品对比精神来比较水准要素的话,那就不要带有人的情感因素,不然就是作弊行为。因为单纯用元素分析肯定说不过了,潜意识还想胜出,那就势必溜号到旁敲侧击上去,在范围之外看小抄去加强不当求胜的砝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21-12-27 13: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艺术有虚有实,交响乐的层次高就显得越不具体,超越具象升维到感受角度。在古代这就叫心的感受。

富特的黑色贝九从他的角度是裹挟了被亲人威胁绑架的愤怒,从德国的角度是武力强大的一种威压。结果对谁都合适。如果这有点异议的话,那老肖呢,很绝对那就是一种怒气,但对当时的苏联来说也可以是一种诠释。两个对立要素也在更高的升维角度又合了拍。

因此无标题交响曲在最高等级作曲家范围通便被认可也是这个道理。没必要也无法分辨标题的具体指向,即便有标题也只是个作曲的角度,而不是唯一的欣赏角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1-30 06:1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