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mop18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技术名词】无损音频格式 APE 与 FLAC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22-4-6 17: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sd2099833 发表于 2022-4-6 17:46
22年了,继续开启你的脑部幻想,当你的文盲。
别出来用你的幻想来定义事物,只会讨骂。

你谁啊,跑这里瞎胡闹,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你。着急忙着去倒腾二手货去吧。来这儿思维错乱不符合主题,根本说不出所以然,除了胡搅蛮缠没别的本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2-4-6 17: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不懂就别到处赌感觉,逢赌必输。出去上个班不认真工作随便赌能出好活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2-4-7 09: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西大同
本帖最后由 dtzdzk 于 2022-4-7 10:11 编辑

很好的一篇科普贴   

其实理论的东西是脑放的范畴  现实的环境是达不到的  

WAV FLAC APE 格式都是无损 理论是一样的 但在不同的器材环境下是有区别  只是个人感觉 (当然和参数设置也有关)

发烧的过程只是尽可能的缩小差距 玩音响器材的乐趣也在于此  

不要用理论轻易的否定  
这样的科普文章多发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22-4-7 10: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不知道楼上那两位在争论什么,从理论上说,任何模拟化、数字化的载体格式都会“有损”即使是SACD,DSD啥的也有个所谓采样率。但是不发烧的话,其实wav、ape、flac几乎无差别。相信不发烧的话MP3
也听不出来哪里有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2-4-7 10: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mop1818 发表于 2022-4-7 10:10
不知道楼上那两位在争论什么,从理论上说,任何模拟化、数字化的载体格式都会“有损”即使是SACD,DSD啥的 ...

其实,我觉得,我自己还是相当依赖脑放的,尽管我实际对比了几次,都确实没听出区别,甚至我觉得,盲听mp3和无损,我都大概率听不出区别。

但心理上就是不由自主的还是会觉得高码,大容量的肯定会更好,毕竟信息量在哪撑着。

我第一次对比的结果,删除了全部sacd,但现在又捡回来了。有时候,人还是需要自我欺骗的。这也算一种精神胜利法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2-4-7 23: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西
留得青山在 发表于 2022-4-7 10:18
其实,我觉得,我自己还是相当依赖脑放的,尽管我实际对比了几次,都确实没听出区别,甚至我觉得,盲听mp ...

我第一次对比的结果,删除了全部sacd,但现在又捡回来了。有时候,人还是需要自我欺骗的。这也算一种精神胜利法吧。


谁也一样 就是一种病  

现在感觉 “发烧”这个词太贴切了

这也是人性的弱点  一种精神胜利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2-4-8 17: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留得青山在 发表于 2022-4-7 10:18
其实,我觉得,我自己还是相当依赖脑放的,尽管我实际对比了几次,都确实没听出区别,甚至我觉得,盲听mp ...

其实保留高码率是有必要的,等器材升级了,高码率文件播放会比普通44.1khz的cd格式要好,
唯一的问题是什么时候才能升级到这么好的器材呢,也许都等不到那个时候,欣赏方式又变化了呢,
没准各大唱片厂商就开始推全景声唱片了,那个时候cd格式也许就全面淘汰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2-4-8 18: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leitong 发表于 2022-4-8 17:59
其实保留高码率是有必要的,等器材升级了,高码率文件播放会比普通44.1khz的cd格式要好,
唯一的问题是 ...

这个还真有可能的,如果全景声盛行且被广泛接受的话,那就不单单是音乐文件的问题,是整套设备都得换了,包括耳机。

当然我可能就像现在迷恋老介质的烧友那样,只能选择迷恋立体声了。已经没有能力追新技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2-4-9 17: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西
留得青山在 发表于 2022-4-8 18:04
这个还真有可能的,如果全景声盛行且被广泛接受的话,那就不单单是音乐文件的问题,是整套设备都得换了, ...

AI 人工智能 可能会把双声道算出N个声道来  
就像二战的影像记录转4K   反而没有了感觉   


老录音的高码率 是不是也是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2-4-9 17: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dtzdzk 发表于 2022-4-9 17:11
AI 人工智能 可能会把双声道算出N个声道来  
就像二战的影像记录转4K   反而没有了感觉   

这我还真不了解,就我听过的高码和普通无损比较,应该不是靠AI算法。

但我确实碰到一张很老的专辑,好像是拉赫玛尼诺夫本人演奏的,还用一种什么钢丝录音(我可能记得不准确),

但声音一下变得很清晰,像现代录音,这大概是AI技术的体现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2-4-11 10: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我认为 不能抛开来源,单纯比较 码率的高低,有一些是拿MP3的源头做升频的DSD256,这种高码有什么意义呢?

真要认真比较,就去官方渠道购买各种格式,在来源相对有保障的情况下,在自己的器材上比较,通过自己的耳朵聆听得出自己的结论 (特别强调,是自己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2-4-12 13: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sd2099833 发表于 2022-4-6 17:46
22年了,继续开启你的脑部幻想,当你的文盲。
别出来用你的幻想来定义事物,只会讨骂。

对于这种声称能听出同一音源ape和flac音质区别发烧友没必要浪费口舌,浪费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2-4-12 14: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留得青山在 发表于 2022-4-7 10:18
其实,我觉得,我自己还是相当依赖脑放的,尽管我实际对比了几次,都确实没听出区别,甚至我觉得,盲听mp ...

你不是木耳,正常的耳朵就应该是这样,那些声称听得出区别的,没一个敢去abx盲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1-11 15:0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