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05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测抢先看】便携设备中的王者?iFi悦尔法GO bar海外评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8-12 21:4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贵州贵阳
本帖最后由 ifi-audio 于 2022-8-12 21:45 编辑

关键词:解码耳放、袖珍随身音乐播放器、Head-Fi
测评人:SenyorC
发布时间:2022年8月3日
原文链接:
https://www.head-fi.org/showcase/ifi-go-bar.25909/reviews
部分内容有删节




声明:产品为iFi悦尔法品牌免费借测,且未做任何具体要求,但我将一如既往地在测评中尽量保持不偏不倚。



简单介绍

我也许应该先说明,自己算是iFi悦尔法比较忠实的粉丝。我曾经试听过他们的一些产品,也入手了几款。GO Blu是我所选择的蓝牙、袖珍设备,而Gryphon是我常用的便携听音设备,同时也是我测评入耳式耳塞的常用设备。这两款都是我的菜,值得我为它们掏钱。
也不是说iFi悦尔法制造了完美的产品,而是这些产品比竞品更符合我的需求和喜好。“负面因素”通常是价格,GO bar也不例外,尽管我预想到它不会很便宜。
对于“小尾巴”而言,这不算是个小开支,所以我希望这款产品不仅是出色的,而且还应该是给人惊喜的。
考虑到价格,让我们看看它是否能比Go Blu提升60%,以及达到Gryphon的60%水准。



开箱

不必再详细介绍iFi悦尔法产品的外包装,因为所有产品的包装布局都差不多。
一个简单的白盒,外面印刷有产品照片、规格,简单但做得不错。开箱,您会发现里面有……
GO bar本体,两条线材(lightning到USB-C和USB-C到USB-C),一个可以安装在皮带上的随身收纳袋,相关的资料说明等。
配件不多,但我们对一个“小尾巴”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收纳袋触感不错,会让人以为您在携带一个多功能工具。当GO bar放在收纳袋里的时候,您没办法使用它,因为没有相关插孔,但这个收纳袋容积够大,能放进GO bar本体和USB线材。我可能不会把它别在腰上,但放在包里时,收纳袋确实能起到保护作用。
总而言之,配件简单而有用。




质量和美学

我们讨论的是“小尾巴”,因此希望它设计简单,但制作出色,因为这是来自iFi悦尔法的产品。实际上它的功能并不算简单,后面“功能”部分我会提到,但肯定的是,它是个不错的产品。
在小尾巴里面,GO bar算是大块头,比Go Blu瘦但是更长,厚度接近。它也是一个挺重的袖珍设备——在小尾巴里很重,因为采用全金属外壳。而这意味着GO bar也相当坚固,可以承受日常使用的“虐待”,而不必担心损坏。
外观美学上,GO bar选择了相当不起眼的深灰色。它不难看,但也不算很突出的设计。实际上,我喜欢GO bar的形状和外表质感,它和我笔记本电脑很搭,没什么吐槽的。
虽然简单看上去,它也不像价格很贵的产品,但和其它型号,比如S9 Pro相比,质量确实好很多。



功能

通常情况下,小尾巴解码器的功能很简单,您将它插在您的音源设备上,戴上耳机或耳塞就可以了。GO bar使用上也同样是这样简单,但有更多可以用的功能,实际上它的功能比我们看到的要丰富多了。
设备顶部是一个USB-C接口,用于连接到音源。使用附带的USB-C到USB-C线材(抱歉,我没有苹果设备使用lightning到USB-C线材),我将GO bar和多个设备相连接,连接笔记本电脑、手机,和我的山灵播放器都绝对没问题。所有这些设备都能和GO bar完美配合,唯一遇到问题的情况是我试图用某个拓展坞连接GO bar。由于一些原因,它没有别识别(编者注:可能是供电不够)。
移到设备底部,我们可以看到3.5和4.4mm的输出端口,第一个是非平衡的,但使用了iFi悦尔法的S-平衡技术,第二个是平衡输出。这个小设备在平衡模式下能提供475mW@32Ω/7.2V@600Ω的输出,在非平衡模式下能够提供300mW@32Ω/3.8V@600Ω的输出。与这款已经以强大著称的小尾巴相比,这规格令人相当的印象深刻,举个例子对比,S9 Pro通过非平衡模式,“仅仅”有100mW@32Ω的输出,平衡模式有200mW@32Ω的输出。
设备右侧没有任何按钮,但左侧,我们可以看到控制按键,拥有额外的功能。从上到下,具体有:

设置按钮

短按这个按钮,就能循环使用iFi悦尔法设备上常见的XBass+和XSpace选项。一如既往,这些预设调节都是在模拟部分完成的,避免对信号的数字调整。iFi设备的另一个共同点是,XBass和XSpace这种功能,在不同产品上可能不同,调音方式略有不同,GO bar上的是XBass+。
同一个按钮,长按能进入滤波选择菜单,MQA指示灯将闪烁不同颜色,显示哪个滤波正在使用。如果需要调整滤波,进入滤波选择模式后,使用"+"和"-"按钮可在Bit Perfect、标准、最小相位和GTO滤波之间进行选择。

+ 按钮

除了刚才说的滤波调整之外,"+"按钮还能增加音量。GO bar的音量是独立于音源音量的,对您手机、平板电脑等的输出音量没有影响。(编者注:音量同步开启后,可以同步调整音源音量。)
随着音量的改变,会通过点亮或减少LED灯,来显示当前的音量水平。

- 按钮

与 "+"按钮的作用一样,但作用是反过来的。

iEMatch滑块

这个小滑块可以开启GO bar的iEMatch功能。和Gryphon一样,GO bar也包含3.5mm和4.4mm选项,这一点很值得欣赏,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且我发现自己在GO bar用iEMatch的次数比Gryphon还多,后面“声音”部分会提到。
后面,设备背面有一排LED灯,显示当前的设置、音量大小、格式等
正如我刚才所说,当音量改变的时候,这些LED会短暂显示音量,几秒钟后会恢复到显示设置,每个LED灯侧面都有标识。
上面7个LED灯显示格式,下面2个LED灯显示XBass+和XSpace状态。
我喜欢这些功能,但需要说的是,在深灰色背景上的深灰色文字可识别性并不是最好的。阅读文字的时候建议倾斜设备。一旦使用习惯,也可以直接根据LED灯的位置判断意思。
就功能而言,这就是全部(编者注:还有音量同步和Turbo涡轮模式功能测评人没有提到),但远超人们对小尾巴设备的期望。是的,的确也有其它设备允许均衡器预设,但是iFi一直坚持不用数字EQ,而是坚持他们常用的模拟部分调节。iEMatch在这个设备上是特有的,虽然其它小尾巴设备也有可以选择滤波的,但我不清楚有哪款设备可以在不需要应用程序的情况下进行选择。



声音表现

纵使设备功能很好,但如果我们在小尾巴上花了这么多钱,那声音也同样要好,甚至要更棒。我发现很难对这些设备的声音做出评价,一般来说解码器和耳放也是如此,因为我一直很努力根据我对设备的期望,来决定我真正听到的是什么,什么只是“安慰剂”。
好吧,不管是不是安慰剂,我发现GO bar的声音确实很棒!事实上,它可能是我听过的、搭配某些入耳式耳塞最好的便携设备。现在这个说法可能很夸张,因为我很喜欢Go Blu和Gryphon,但GO bar似乎让这些耳塞栩栩如生,让我忘记了现在正在使用这样一款相对小巧的便携设备。

搭配Dunu Vulkan,我随机播放到Joe Bonamassa的《Live from the Royal Albert Hall》专辑,我坐在那里享受整张专辑。器乐、人声和观众的声音听起来都很准确。我必须说,这是除了使用大耳机+主系统时,我最喜欢这张专辑的一次聆听体验。
在使用这种组合的几天里,我还不能说自己在并不是很感兴趣的曲目中遇到了最喜欢的音乐。GO bar声音整体是平滑的,和我在一些小尾巴上听到的刺耳的声音完全不同,这使一切音乐听起来都很让人愉悦。我评论Vulkan时已经给了很高的评价,如果再配上GO bar,评价会更高。我发现高频部分更为顺滑了一点,尽管我相信这是“安慰剂”,没有可以测量的差异,但享受音乐的时候谁在乎这些!
我确实发现,在Vulkan搭配GO bar时,我需要用上iEMatch,而在使用Gryphon的时候就感觉没必要。而正如过去证明的,iEMatch是有效的,而且很容易开启或关闭,我这样做是完全没问题的。
接下来是我最喜欢的一套日常使用的耳塞,Letshuoer S12,我再次发现GO bar对耳塞的驱动非常好。S12是我非常喜欢的日用耳塞,和GO bar的搭配,让我很乐意全天使用。我主要在没开启任何均衡器的情况使用,但在一些情况下我会增加XBass+,我发现GO bar的XBass+并不像我另外两台iFi产品上的低频补充那么明显。它似乎更微妙,我发现自己在某些曲目上时不时会打开这个功能,而通常在使用Go Blu和Gryphon搭配S12时是保持关闭的。
另一款我几乎每天都要用的耳机是Koss KPH40i,配有Yaxi耳罩。通常我用它搭配Modi 3+和JDS Labs Atom的组合,用于长时间的电话会议,并做基本的监听(甚至会在通话时来电BGM)。对于GO bar,我发现这套组合失去了一些亮点。我并不是说这听起来很糟,只是在这种搭配下,它听起来更像是Koss Porta Pro而不是KPH40i。我提到的、在搭配Vulkan时高频的顺滑,其实对这款耳机不利,让它比我平时习惯听的要少一点“鲜活”。
实际上我没花很多时间用GO bar来驱动全尺寸的大耳机,但我觉得至少值得快速说说。
我试过用GO bar搭配一些HIFIMAN的平板耳机,虽然它表现已经很不错,比我试过的其它小尾巴要好,但似乎还是没能达到我对性能的预期。这种组合的声音不错,但处理信息量有点多的音乐时,确实有点不足,但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特别是我已经习惯用强大的桌面系统来驱动这些耳机。搭配其它动圈耳机,性能表现似乎更好,驱动DT1990(阻抗很高的耳机)等设备效果很好,甚至HD6XX搭配GO bar也很好听,即便这不是我建议的最好的搭配。
我也确实发现,驱动这些大耳机让电池电量消耗很快(在测试中我使用了手机),但同样,像用手机搭配GO bar这样强悍的产品时,这情况也在意料之中。



总结

毫无疑问,GO bar算是另一款我非常喜欢的iFi悦尔法产品了,以小巧的外观提供了丰富功能和美妙的声音。毫无疑问,它的性能也很不错,从这种尺寸的设备来讲,我对其性能没有什么好吐槽的。
我很喜欢用它搭配一直试完的所有耳塞,而且发现,它和我在办公室听音乐时选的耳塞搭配起来非常好(这时我没有以测评为目的测试其它产品)。

我会为它支付329欧元么?很抱歉,我还是觉得这超出了我的预算。
请注意,这个问题是“我会支付吗?”而不是“它值得吗?”。我觉得一款产品对于不同人而言,价值是不同的,这取决于每个人自己的使用情况。比如,我可能觉得自己的跑车值得我为它支付的每一分钱,而到了我兄弟那里,就算只要四分之一的钱,他也不会买,因为他喜欢和需要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就我自己来说,我的便携设备通常是Go Blu搭配随身播放器或手机,当我需要小型、便携的设备时,我就会选择它。在这些情况下,我不是在寻找完美的音质,而是寻找在做其它事情的时候,令人愉悦的“背景音”。当我外出但需要“完美”音质的时候,我会很开心的选择“不算那么便携”的设备,所以我会入手Gryphon,这款设备可以驱动我几乎所有的耳机,在这一情况下表现很棒。
我仍然是一个相比蓝牙,尽可能会选择有线传输的人。是的,我确实觉得GO bar比有线传输时的Go Blu表现更好,但我并不舍得多花这60%的钱,而且这也让我失去了进行无线连接的可能性。
如果我在入手Go Blu甚至Gryphon之前试玩了GO bar,那我可能会入手它,也许最后就不会入手另外两款产品了,但这只是一个假设。
没错,它是我迄今为止尝试过的、最好的小尾巴,也可能是我试过的最好的便携设备(这里的便携式,是指可以放在口袋,而不是放在书包或行李箱运输……Diablo和Gryphon依然是我最喜欢的),但是偶尔使用的话,我并不需要品质这么好,价格也稍高的产品。
同样的,这些也都是我个人的偏好和情况。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办工作前欣赏音乐。如果您是一位经常外出的人,并且需要GO bar的便携性,那我认为您不会对它的性能失望。同时,对于那些经常使用便携音乐播放器(可能要往返于办公室、不同教室),且希望获得比现有设备更好的音质的玩家而言,通过USB连接线将GO bar接到便携音乐播放器上,您就会发现,设置竞品随身播放器所需要的成本,远高于设置iFi悦尔法的这款产品的成本(尽管电池续航会下降)。
最后我想总结的是,GO bar非常出色,如果它适合您的所需,便是非常好的选择。但相比同类产品,它的定价确实会高上一些。

2
发表于 2022-8-12 22: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总结就是,推力大价格高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13 20:0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