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07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次冲新小Z1R,顺带聊聊关于中高频的争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8-26 16: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




之前小Z借朋友听给磕了,强迫症出掉之后上了个MA日蚀双圈的车,交完学费算是明白了夸的再多也得亲自试听。

差不多小半年没听小Z了,再次冲新还是熟悉的声音(当然我也知道这玩意和FWW的品控水平),有意思的是这半年的一些试听也让我对其中高频有了新的理解。



首先再次提醒冲小Z之前必须先试佩戴,不仅是因为至少一半人戴不好(对耳廓的大小和深度,以及屏间切迹的形状都有要求),更重要的是小Z是不多见的只要戴不好声音就完全没有参考价值的塞子。我不是在这里给小Z辩护或者叠buff,我自己(完美佩戴)和我看过国内外论坛其他能戴好的人的听感基本是一致的,而戴不好的人听感基本也是一致的,也就是低频乱,人声齿音大,高频薄刺(当然遇到这个问题,首先应该看一眼试听样机里是否还有调音棉,好几家样机都没有我会乱说)。
小Z的人体工学设计确实差,但就我长期的双持经验,这种「很多人没法戴,但有些人能完美佩戴」的设计还是比白河设计的Turii那种「谁都能戴,但没人能完美佩戴」的逆天要好一些的。



作为最喜欢FWW的低频,觉得PP8依然有点偏下盘,RS10完全不够还原的严苛高保真玩家,加上主听流行,过去这半年多的试听我几乎都在寻找“标准的人声”。HD600、HD650、R70x包括后来海淘的MX100V,加上一次偶然进棚的经历,让我基本确定了一个真实还原的人声应该是什么样的,而在谈论人声“薄厚”这些更难量化的指标之前,上来最容易判别的一关其实是对齿音音色(气声)的还原度。关于齿音的讨论不应该只关注「有没有」,而应该关注该出气声的时候,气声的音色是否出了,以及音色的还原度如何。
在用监听器材反复试听之后,我找到了几首部分词句恰好卡在出齿音边缘的测试曲,且一些词句的气声音色很有特点,可以作为参考。包括廖昌永《东方之珠 Live》、鞠婧祎《一双翅膀》、Twins《下一站天后》等等。不夸张地说,我现在试听塞子上来都是先听这几首,能正确还原的不到5%,剩下的95%除非有了不起的素质和自成一派的调音(小Z就是典型代表),对于我这种坚持「正确比好听重要」的人来说基本都是电子垃圾。


列一下我听过的人声音色还原度足够优秀的耳机(比起解析之类,我更关注音色的正确):
MX100V(也是我的主要参考)、HD650、Turii、Airpods Pro、Just ear Monitor XJE-MH2RM、ER4SR/4XR/2SE/2XR、Tiger、朱鹂、RSV



之前持有小Z的时候我对其人声评价是“平平无奇”,而现在对人声的还原度有了一定概念之后再听小Z,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树立了正确的听音观之后再去听Airpods Pro——能听出在孱弱的解析、动态等硬素质背后顶级的调音。在戴好的情况下,小Z的人声还原度绝对是第一梯队的,它确实比不上我前面提到的那些塞子,但也绝对领先八成以上的塞子,这件事不容易被察觉的原因在于:小Z难推,加上非常强调声场的纵深,强调模拟大耳的距离感,再加上人声本身比较突出结像较大,这就导致小Z没推到非常好的情况下(个人前端墨菊,主听单端),如果又有我这种喜欢听流行歌编曲的习惯,就得把音量调比较大,这种情况下人声过于突出,齿音和气声都会有所失控。而对齿音气声的正确还原永远都是建立在一个正常聆听的声压级上的,相对更还原的耳机例如MX100V宽容度会更高一点,但声压过高音色一样会失真,包括我最常听的Turii,过推也好音量太大也罢,音色都会出问题。所以如果不考虑乐器,尤其是声场上距离较远的乐器,单纯以人声的正常聆听音量来听小Z,其人声还原度绝对是优秀的。


最后简单说下小Z在戴好的情况下的低频和高频:

之前我说MA双圈的下潜不如小Z,因为给我的印象是小Z的下潜能打到颈部,而双圈始终在颅内。正好中间隔了没几天再拿到小Z,我想更具体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两条塞子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下潜跨度基本是一致的,但小Z的低频落地感更强(另一个让我有明显类似感觉的是RS10换线依云之后),下潜的起始点更低,这就导致其最终下潜到达的位置更低。二者对比,我依然是更喜欢小Z的低频,一方面比双圈颅内压力更小(当然不是说有压迫感,双圈的低频弹性很好),偶尔还能有点直击心灵的震撼感(可能有点夸张了另一方面在声场上显得底盘更扎实,不与人声抢位置。



小Z的高频并不是特别好,好的是极高频。管弦乐的质感明显不如IE900和FWW,双圈如果不考虑偏暗的问题,细节质感也要比小Z更好一些。小Z可以说是我手里继解析拉胯的Turii之后又一条时不时会分不清管乐和弦乐的塞子(这里倒是要点名表扬一下Turii Ti),但小Z的解析和微动态都很强,尤其是低频部分,所以我也很难说大法是怎么做到的……尽管如此,小Z这颗5mm微动圈一直是我听过最亮的极高频(同为100kHz的TZ700没听过不好说),纯粹的亮,老实说质感也一般,但多数塞子高频根本延展不到那个点,对比之下就显得很厉害了。另外在戴好的情况下,小Z的高频和极高频很少很少会让我觉得刺耳,这方面比FWW那种硬往上拔和IE900的线条感拉满都要好很多(哦对,双圈凭借偏暗的调音这方面应该无敌
2
发表于 2022-8-26 16: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13 12:5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