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风唤 于 2024-8-19 23:32 编辑
其实我一直觉得盲听中最大,最能感知的就是调音。
如同一道菜,食材与烹饪的关系,食材如同素质,调音如同烹饪,盐是多是少,是辣是甜,咸淡与否,都是调音所决定的,食材的优秀也是关键之一,如同上好的牛肉,新鲜的鱼虾,也是一道佳肴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两个都是上等的食材加上优秀的手艺才会是美味佳肴。也才能买到一个好价钱。
当然线材,前端,耳机的叠加最后送入你耳中的是一道菜品,美味与否,是否好吃,好听,完全取决于前面那一堆东西把这菜做成什么样。
菜品是素质还是调音,这很好感知,做个盲吃试验上等的牛肉一百一斤,还是注水的肉便宜要死的那种(没买过,不知其价格),同样的烹饪手法,两盘菜放你面前,你一口便知,好坏就那一口,放了三天的冻鱼还是刚捉的鱼,其鲜美程度也是一尝便知。
当然有人不敏感,对肉质,食材的感知度很低,但这样的人我相信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在察觉餐厅的食材不新鲜不好的时候都是会骂娘找老板麻烦的。
这种差异,这种绝大多数人能感知的差异,导致可以支撑起好牛肉和注水肉的区别,支撑起他们中间几倍的价格差。
而所谓的hifi的素质,调音差不多的两款器材,比所谓的素质,也就相当于比食材,在盲听的时候也就迷了很多,在调音接近的情况下,但感受两个线材或是其他器材的素质,就会出现死伤大片,极个别人能感知出来,且这种感知需汇气灵神,需心无杂念,需旁若无物,精神集中,最后感知那一点点差异。
但是这不多人能感知的点点的东西可能十倍或是更多的价格差,有时候想想这种所谓的素质的提升是否真值这个价。值几倍的价格差。
反而调音的差距更好体验,如同lcd4和hek,如同1266和sus,如同kosspp和px200,如同aic-10和viva 2A3,如同rp030和rkv3,他们一耳朵,绝对的一耳朵,不一样诠释音乐的风格,不一样的理解,不一样的声音,素质对等的情况下,且符合个人喜好就行。
还有一点,可乐,百事和可口,很多人无法感知区别,说实话,我原来也觉得没啥区别,喝的多了,渐渐能知道两者的差距,但是这种不多的差距建立在他们的价格一样的情况下,味道细微差距,价格相同,个人而言,我喜欢百事,但是要是哪天百事比可口贵一块钱,我立马不买百事,只喝可口,应为这种差异不值得一块钱。
百事和可口这方面倒是明白,价格一直一样,估计他们也知道,谁涨价谁死,当然也有很多口味不同,且较贵的可乐,这也是在素质相同的情况下,做出调音上的差异获得的溢价。但基本款是稳住不会动的。
说实话很多器材,线材,2000和一万的差异如同百事和可乐,我实在没办法领悟他们之间这些差异如何带来这么高的价格差。
而这些玩意,大家又不会去理解他的品牌溢价,如那10多万的蝴蝶自行车,别人限定加品牌溢价,宣传的就是这些玩意,没宣传这玩意一定能跑得多快,多稳,而所谓的hifi品牌还没一个能做到这种品牌溢价的。脱离不开对声音的追求
写得有些乱,大家讲究看吧,说实话,现在真不爱写这种东西,现在人不说观点,动不动就人生攻击,扣帽子,还有我说东,他说西,说半天风马牛不相及,就算说着辩来辩去,每天几千上万字的打也是累得慌。
而且最重要的是,说了半天自己的观点,其实对其他人毛用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