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大雪无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线提升也太大了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24-8-22 16: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野有蔓草 发表于 2024-8-22 16:37
你的理论就更高明了
因为听过次专业录音棚的声音
就感觉专线没用???

哪里需要什么理论,只需要读懂简体中文、交过电费的
就可以啦!


要不要帮识字不多的“老烧”逐字逐字地教读简体中文,呢?
———————————————————————————————————
客厅空调坏,这个单独的一路线路,拿来接到插排,相当借路专线了
———————————————————————————————————

至于“老烧”交电费么……
交过电费的都知道每家一个入户总表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24-8-22 17: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爱科技扇子 发表于 2024-8-22 16:50
哪里需要什么理论,只需要读懂简体中文、交过电费的
就可以啦!

每路一个单独的空气开关的。没试过专线就别掺和了,好好研究多的物理理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4-8-22 17: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大雪无声 发表于 2024-8-22 17:01
每路一个单独的空气开关的。没试过专线就别掺和了,好好研究多的物理理论吧。

这下实在是忍不住,笑到眼泪都出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4-8-22 17: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野有蔓草 于 2024-8-22 17:31 编辑
爱科技扇子 发表于 2024-8-22 16:50
哪里需要什么理论,只需要读懂简体中文、交过电费的
就可以啦!

奥 那你的意思没直接从电线杆上拉进来 都不算专线呢?还是要直接从电站拉才算专线?
笑死人了!

既然你这么信录音棚
你去问问 他们专线怎么拉都 是不是单独一个空开就算专线
难道还搞2个入户表 笑死了!
不懂就不懂 别装懂
典型的无知无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4-8-22 17: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要讲电路分析,不知道独立电缆能优化emi吗?翻翻论文,科学家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4-8-22 17: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castigliano 发表于 2024-8-22 11:20
是你家空调的问题。所谓专线也只是感觉上好像相对你家室内其他电器隔离了,但你这个专线还是得过你家总闸吧 ...

依你的分析,别人家的空调就不干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4-8-22 17: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野有蔓草 于 2024-8-22 17:46 编辑
棋士 发表于 2024-8-22 17:35
要讲电路分析,不知道独立电缆能优化emi吗?翻翻论文,科学家们

你这就超纲了  
科学家们只知道电阻 电压 电流  设备能开机 就对了

什么 还有EMI 这是什么 他们还没学过  不知道就是不存在   
容抗 阻抗 趋肤效应那更不可能存在 更不可能对声音有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4-8-22 18: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海南三亚
没拉过专线的怎么可能懂,现在hifi流行眼看脑补,不追求实际聆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4-8-22 20: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如果客厅空调插座独立一个空开是有正面效果的。因为家里的插座很多都是串联共用一个空开,会有很多干扰。可以更换下更好的hifi专用空开,甚至进一步绕开总空开,在电箱总线处并联出来。这个是无法单独拉专线非常好的做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4-8-22 20: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电厂工作的也有玩音响的,而且大多电厂职工宿舍(家属区)用电是“厂用电”算是未经过输变电设备及高压输送线路的原始电源,问问他们的体验吧,起码我是不相信玄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4-8-22 20: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风唤 于 2024-8-22 20:35 编辑
爱科技扇子 发表于 2024-8-22 16:50
哪里需要什么理论,只需要读懂简体中文、交过电费的
就可以啦!

不用理会他,原来一哥们曝过他是行业从业人员,每次扯到线,盲听等帖子下面就开始和不同意见的人纠缠不清。现在聊这些的人少了,我还以为他跑路了,没想到一聊这些他又出现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4-8-22 21: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独立电缆可以优化EMI(电磁干扰)

独立电缆在优化EMI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通过减少线间的耦合和采用适当的屏蔽措施来实现。具体来说,独立电缆走线可以避免不同模拟信号线置于同一公共返回线内,从而减少线间的耦合。此外,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传输电缆应该分别屏蔽和走线,使用短而粗的接地线,并且电机电缆和控制电缆的屏蔽层应固定到安装板上,以减少电磁干扰。屏蔽技术的应用也是优化EMI的关键,包括使用屏蔽电缆、双屏蔽的双绞线等,以确保电缆的有效屏蔽,从而降低电磁干扰‌1。

此外,正确的使用屏蔽线缆也是优化EMI的重要步骤。例如,通过将喇叭线改为屏蔽线缆进行测试替换,可以显著改善EMI测试数据。这表明通过采用适当的屏蔽和接地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电磁干扰,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2。

综上所述,通过采用独立电缆走线、适当的屏蔽措施以及正确的屏蔽线缆使用方法,可以有效优化EMI,提高电子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4-8-22 21: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解决传输过程中的电磁干扰(EMI)的几种方式
萨顿斯Satons 2023-03-31 10:29
电磁干扰(EMI)是干扰电缆信号并降低信号完好性的一类电子噪音,EMI通常由电磁辐射发生源,如马达和机器所产生。电磁干扰(EMI)电磁干扰,必须具备电磁干扰源、耦合途径、敏感设备这三个因素。所以,在解决电磁干扰问题时,要从这三个因素人手,对症下药,消除其中某一个因素,就能解决电磁兼容问题干扰。 接下来跟着萨顿斯一起来了解一下:
萨顿斯EMI滤波器
1、利用屏蔽技术减少电磁干扰
为有效的抑制电磁波的辐射和传导及高次谐波引发的噪声电流, 在用变频器驱动的电梯电动机电缆必须采用屏蔽电缆,屏蔽层的电导至少为每相导线芯的电导线的 1/10,且屏蔽层应可靠接地。控制电缆使用屏蔽电缆;模拟信号的传输线应使用双屏蔽的双绞线;不同的模拟 信号线应该独立走线,有各自的屏蔽层。以减少线间的耦合,不要把不同的模拟信号置于同 一公共返回线内;低压数字信号线使用双屏蔽的双绞线,也可以使用单屏蔽的双绞线。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传输电缆,应该分别屏蔽和走线应使用短 。
2、利用接地技术消除电磁干扰
要确保电梯控制柜中的设备接地良好,而粗的接地线。连接到电源进线接地点(PE)或接地母排上。特别重要的是,连接到变频器的任何电子控制设备都要与其共地,共地时也应使用短和粗的导线。同时电机电缆的地线应直 接接地或连接到变频器的接地端子(PE)。上述接地电阻值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利用布线技术改善电磁干扰
电动机电缆应独立于其它电缆走线,同时应避免电机电缆与其它电缆长距离平行走线,以减少变频器输出电压快速变化而产生的电磁干扰; 控制电缆和电源电缆交叉时,应尽可能使它们按 90°角交叉,同时必须用合适的线夹将电机电缆和控制电缆的屏蔽层固定到安装板上。
4、利用滤波技术降低电磁干扰
利用进线电抗器用于降低由变频器产生的谐波,同时也可用于增加电源阻抗,并帮助吸收附近设备投入工作时产生的浪涌电压和主电源的尖峰电压。进线电抗器串接在电源和变频器功率输入端之间。当对主电源电网的情况不了解时,尽量加进线电抗器。在上述电路中还可以使用低通频滤波器(FIR),FIR 滤波器应串接在进线电抗器和变频器之间。对噪声敏感的环境中运行的电梯变频器, 采用 FIR 滤波器可以有效减小来自变频器传导中的辐射干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4-8-23 03: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castigliano 发表于 2024-8-22 13:15
是的,这才可以算是隔离了,但大概率家里的电路不会弄得这么复杂,所以...

是这样,所以我现在能用开关电源的地方就用开关电源了,然后加线性稳压和大滤波,实践下来比变压,整流滤波 在线性稳压好
  而且用开关电源不用当心电网污染,开关电源本身就是再生电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4-8-23 08: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除了专线之外,空调本身用电功率大装修时候线路用的电缆一般会粗一两档,这个效果还是明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4-8-23 10: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sidewind 发表于 2024-8-23 08:33
除了专线之外,空调本身用电功率大装修时候线路用的电缆一般会粗一两档,这个效果还是明显的

一般来说 照明2.5平方 空调四平方,厨房4平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2-25 07:4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