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92|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梦想成真!终于收到P6P十周年金,与E7双卡+EA4三修,前端退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9-23 14:1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杭州
本帖最后由 阿米尔峰 于 2025-9-23 14:19 编辑







终于集齐乐彼全家桶。R2R+DS播放器以及电子管耳放,所有的架构,乐彼的高端调音也都能尝一遍,虽然EA4十周年一直没能收到,实在是太难收,不过蹲这么久能买到610金已算一大幸事,标板ea4的表现也足够令人满意,所以就这样吧,2025年提前收工。

作为p6p的老用家,对于610的期待值很高。业内第一个分立r2r便携机是p6,之后pro版把性能提高一倍,好几年都是分立r2r的基准,最近很火的mub5的动态是113db,但是2020年出p6pro动态就已经能做到121.5db,3个db就是一倍的性能,所以不得不说p6p在性能上有绝对的优势。这次的610动态是超123db,和p6pro ti 199一样,都是分立r2r机器最高的指标,比它性能更高的只有124.5db的lp6ti七周年,但那个用的是4颗工业r2r芯片,不是全分立电阻解码。另一个感兴趣的部分是610里用上了lp6ti七周年的运放,所以某种程度上耳放部分会和它很相似,所以一台610相当于整合了最高素质的p6p的解码部分以及最高素质的lp6的放大部分,“一机两吃”岂不快哉!最后一个buff便是49台的限定,610金49个,610银99个,49限量应该是乐彼型号里和510并列第二少,lp6白金是40个,所以从保值角度看也算是个不错的“理财产品”,钱不好挣的年代烧hifi,这也是个加分项。当然,没有产品力说话,你限量再少也没法保值。

和p6p相比,610除了电阻精度、解码性能和运放有升级之外,边框用了不锈钢镜面抛光工艺,印有10周年纪念版的logo,另外还增加了一个10周年开机动画,多送了一个手感很棒的手工制迷彩擦蜡皮套。系统和接口没有变化,还是延续了p6p的屏幕和造型,戴上皮套后也算轻的。外观方面,称不上奢华,但有乐彼自己的审美风格,就我个人审美看,是一个古朴造型用料不错的非现代电子产品,或者换个形容:有一点像数码文玩。无论是越盘越靓的皮套、木壳,极其简洁的操作系统还是最原始但却十分精密的电阻阵列解码,拿起来一用就知道它是可以陪你很久的东西。玩hifi就是这样,和手机电脑不太一样,追新赶时髦不一定就能得到更好的体验,反而是一个很成熟很经典的架构,再加上一些独到的设计,就能成为一代经典,历久弥新。

既然收到了金版,也就没想法集齐银版,尽管官方给的调音定位是黑金偏古典、银灰偏流行,而本人听流行居多,不过从p6p来看,其实相比p6,pro动态更大,声音更硬朗大气,也是听古典更优秀,不过实际拿它来听流行也绝对是把好手,也就是说,古典对于素质的考验是高于流行的,能把古典表现好,流行大概率不会太差,更何况是自带模拟味的r2r架构。另一个点是乐彼本身的调音,似乎对古典的认可度更高,或者说老万本身是古典乐迷,他的审美可能更侧重表现古典乐,既然操刀者对古典乐的理解更深,那据此调校出来的机器也理应更能代表品牌精髓,所以我私人看法是,只有这类调音侧重的机器才更“乐彼”,和lp6ti一样,所谓乐彼招牌式的“金碧辉煌感”,如果能在更小更轻的p6p上实现就再好不过了。

调音方面,由于p6p已经出掉,只能和自家e7掰掰手腕。不过两者都是心头好,也都是乐彼各自系列的旗舰型号,不存在一耳朵的差别。实际听感也验证了这点。其实610原价没有比e7精挑贵多少,更多的还是r2r架构和ds架构的区别,但乐彼很厉害的一点就是无论什么架构,素质都很顶,因此在一些素质指标上,只有很好和更好的差别。比如动态,610就是更好的一方,而e7精挑在打开高动态模式后能扳回一城,低频质感方面,610的肌肉感会比精挑更明显,精挑在默认的低失真模式下,低频相对柔软宽松些,而610就有那种拳拳到肉的打击感,完全不像是r2r架构的样子,通常一些r2r便携,低频都会发糊、速度偏沉缓,但是610黑金的低频很迅猛、很强横。另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声场,610也是更好的一方,甚至可以说是我听过便携直推里最好的,也许只有lp6更好,相比精挑,610的纵深感更强,尽管人声没有精挑贴耳,但是对于听古典乐来说,它的空间感会更完整更3D,人声是在隔一段距离的适中位置;最后透明度,也是610会好一丢丢,这个区别相比低频质感与声场会更小,听起来610两端拉得更开,一些女声的泛音音色更亮,而e7精挑更柔和,这也是两者总体听感的差别。解析力两者旗鼓相当,610更有肌肉感、更大开大合、高低频更加犀利、线条感和分离感更突出,e7精挑则是更均衡、更温和、更自然、更宽松的风格,如果听一些激烈的音乐,610很爽,如果是平时安安静静的舒缓慢歌,e7精挑就很棒。

至于610专门给ea4优化的lo,由于e7精挑本身的lo就很强,所以我实际对比的时候,发现区别明显没有po大,当然也可能是被ea4抢走了风头,毕竟本身更多的提升都是因为加了ea4,所以lo的听感就不多描述了,以免产生误导。反正无论哪个,加了ea4都是顶中顶,随身毕业的水平,而且推622b这种塞子有些大材小用,动态和解析都有种快被推爆的感觉,声音的立体感十分惊人,各种暴力细节直接塞满耳朵,自己平时用的话,我觉得玩个吃电流的平板大耳或者搞一些难推的高端动圈喂给ea4会更好玩,ea4胆味开足的情况下,搭配性能到顶的r2r,可以说味道与素质全部拉满。而只推低阻高敏入耳的话,610 po直推就很棒,这也是我买610的主要理由:出街直推。

最后几个使用上的小问题,第一是610的音量变化,在4.4平衡口高增益情况下,第9格到第10格音量变化很大,从10格开始音量变化就要小很多;另外如果把它当大尾巴用,用苹果原装type-c连iphone16pro会弹出无法连接的提示,显示“此配件耗电量太大”,接ipad pro就可以用了,但是耗电确实比较快,听个一两首歌就会掉1%,在usb dac模式下调音量也是看不见的,此时音量增益似乎变小了很多,需要拧不少下才能调整到合适的音量,希望之后官方能出固件解决这个模式下的音量显示问题。

2
发表于 2025-9-23 14: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羡慕啊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5-9-23 17: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唐山

乐彼比你金二提升非常之有限都是糊fi韵味流,但是售价顶你好几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5-9-23 17: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湖州
楼主太有实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9-23 17: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万州区
其实我觉得1955版E7的声音更为动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9-23 17: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看你们装13 发表于 2025-9-23 17:00
乐彼比你金二提升非常之有限都是糊fi韵味流,但是售价顶你好几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9-23 18: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1955的e7来凑个热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9-23 19: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乐彼味贵重(过重),差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9-23 19: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不吹不黑,乐彼声音没毛病。以后系统和做工提升后,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9-23 23: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精奢的声音和精贵是不错,就是系统和审美就是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9-23 23: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可惜他们家就是不出流媒体播放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9-24 07: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p6p 10th加ea4才是完全体。不过这部机声音虽然好但是小问题太多。充电时间长,os难用,开机后还要热机。
现在还是金砖听得多,要是碰上有缘人我的p6p 10th银会就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9-24 08: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乐彼除了声音,其他一无是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9-24 10: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e71955的ea4特调lo模式加上 一台ea4十周年,直接给我干退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9-24 10: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属实是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9-25 20: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英国
聆听脚步 发表于 2025-9-23 23:35
可惜他们家就是不出流媒体播放器

纯音系统做的都基本最差咋做流媒体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26 06:2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