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5楼

楼主 |
发表于 2025-11-17 01: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西
多听两天就适应了,不像64的那种玻璃茬子似的,这是很小很柔的小亮点,距离也不近,这条小细线确实素质一般,但它胜在声音松软,风格比较搭,换更高素质的镀银线两条,都换回来了。我感觉适合这个的对录线应该在rosenranz、羊线、索尼铜线那种风格找比较适合,估计用电线、羊线、exk线作几条对录线会比较适合。这东西不适合高素质线,会太顶,密度太高。这条小线就是音量大了高频会有点飘,论亮绝对不算亮,只是用音箱和头戴监听制作出的音乐,用静电来听,会增加高频细节的存在感,都是原本在动圈和喇叭单元中都很容易被埋进去的声音。适应了就好了,第二天第三天我还想找回去第一天的感觉,已经回不去了,可见煲机根本就是煲耳朵煲脑子,那些细若针尖的高频绝对是经典意外体验不到的别样的曲美妙体验,换其他耳机,你会觉得声音暗混、团成一团。
另外,这个套你不能深插,就浅浅地堵住耳道就可以,耳机有个向外倾斜的角度最好。不要选最适合自己能深插的那个号,比如s号能深插,就用sm号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