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64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极致静界,动瞰凡尘 —— 记乐彼L4随身DSD音乐播放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7-16 15: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杭州
本帖最后由 彩云 于 2018-7-16 15:42 编辑

       
    静是一种境界。从俗世的纷扰中挣脱出来,潜心观察,你会发现这个世界除了光怪陆离的表象之外,原来还有隐藏在更深层次的具象。
    静是一种修养。当你用渴求的手指按下乐彼L4放音键的那一刻,于漆黑的背景之中喷薄而出的音乐细节,迅速淹没了你的思想,你一切的欲望开始在乐海中做无谓的挣扎,直至缓缓地沉底。
    -----前言
    凡夫俗子之所以需要音乐,更多的是在寻求精神世界之外的外援,让那些欢喜的、激烈的、感伤的、或者更为复杂的情绪被分门别类的乐曲清洗和梳理,从而让自己心里圈养的狮虎和灵兽尽情欢腾,累乏后开始沉沉地睡去,明日睁开双眼的你,依然个性飞扬。
    言归正传。官方将乐彼L4随身定义为“噪音收割机”,旨在宣扬和标榜自己控制底噪的技术有了进一步的突破。于我而言,在聆听了一段时间的L4之后,我更愿意称之为“情愫收割机”,在冰凉的躯壳内流淌出来的音乐极富涵养,依然是乐彼一贯中性素雅的风格,没有大悲大喜的情绪波动,更能让人沉淀下来,融入其中。
    乐彼L4做为其随身系列的中端机型,以我个人的听音经验而言,或许将成为乐彼进一步开拓市场的利器,相较之前我所聆听过的乐彼L5PRO和L3而言,虽算不上是技术上全面突破的革新产品,但却在传承和发展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为便于众随身玩家对L4有个全面的了解,经过梳理和提炼,我将从九个方面对L4做较详尽的介绍。
2
 楼主| 发表于 2018-7-16 15: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杭州
本帖最后由 彩云 于 2018-7-16 15:52 编辑

    一、工艺提纯、布局合理
    L4初到手时,外观初感就是L3的小改版机,相同的尺寸下,L4去除了L3正面左上角的三颗功能键,变原来的平斜面为斜线凹面,屏幕上方的左角略突出机身左侧下方,蚀刻的英文品名醒目,且在机身右侧上方加入了一颗单独的电源按键,与下方的三颗播放功能键呈非等距布局。外部TF卡存储则移到了机器底部,耳塞输入和模拟输出口移到了机器顶部。进一步把玩,才发觉这个外观小变动看似不起眼,却实实在在的提升了整台机器的工艺档次,整体的机身线条更立体生动,分布更合理、层次感更强、视角上更和谐。同样的体积和尺寸下,L3的整体观感则显得有些呆板。
    L4功能键布局的小变动以及增设的独立电源按键,增强了按键的易寻性,同时也让操作更加便捷,完全实现了单手操作。背板的碳纤维材质,则证明了机器的定位是普通机型。不过,在我看来,碳钎维的背板更符合现代机器的时代特征,背板上的LOGO图案和碳纤维的纹理的层次分明,立体感和科技感彰显。
    纵观全机的CNC加工程度和拼接部位契合度,工艺水准明显比之前的L3和L5PRO更上了一个台阶,也进一步增加了整机的高级感。更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乐彼的外观工艺都是自主设计,有着不亚于世界一流随身工艺的辨识度。
    二、去芜存真、体验升级
    L4的滑屏也值得一提,虽说在L6随身上已经采用了此技术,但作为售价平实的下级机种L4,滑屏的使用无疑是锦上添花,大大提升了整机的体验。之前的虚拟物理翻页键,在点触时操作容易失误,且让选专辑和歌曲的时间增加,大为不便,滑屏功能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即使比不上手机滑屏的自然度,但流畅度却做的还算是不错。
    L4自带32G内存,如果没记错的话,在以前的机型里,只有带PRO的型号才配置这个容量的内存,对于听歌而言,32G内存其实已足够自己使用,更何况L4还支持最大256G及以上容量的插取式TF卡,这对于采用高规格音乐格式听歌的烧友而言,也够用了。
    另外L4增加了可以删除音乐文件的选项功能,这个功能看似没有什么大用处,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一些转换的不是太好的或是录音不理想的音频文件,能及时发现和删除,对于自己整理和归档音乐文件,有着极大的好处。
应该说,L4的操作和使用的顺畅性,确实较之前的L3和L5PRO,均有了很好的提升,整体已几无瑕疵。
    三、宁静安逸、指标超群
    实话实说,我对于QFN版的CS43198芯片没有什么概念,但对商家介绍此芯片有着130dB的超高信噪比和-115dB的极低失真率,比常规版CS43198体积大了百分之六十五,且有着更好的散热性能颇以为然。指标高仅仅是个出好声的门槛,更需要器材设计者有着良好的调音功底。而更好的散热,有助于芯片在常温下更好的工作,从而为获取更稳定的声音打下扎实的基础。
   我一直认为数码音频文件并不是产生所谓数码声的根源,关键在于器材对声音的还原质量如何。这当中,首当其冲的还应当属重播的安静度,也就是烧友常说的背景漆黑程度。在实际聆听L4的时间里,虽然我对机器的噪音问题从不过度关注,也不会吹毛求疵的开最大音量去发现底噪,但我还是在常规音量下体会到了L4的背景安静到了一个什么程度,这非一个量化的过程,只能凭经验去甄别,L4表现出来更自然的音乐细节和良好的定位程度,已充分向我传达了这一信息。在舒尔SE846耳塞的加持下,我也好奇的开最大音量尝试着屏住呼吸,去捕捉耳塞里最细微的底噪,结果却做了一场无用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16 07:2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