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207|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乾龙盛QA390使用体验以及近来试听部分大耳的感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1-16 01: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湖南
本帖最后由 wangmo244 于 2019-11-16 01:26 编辑

近两年来捣鼓随身也是几入几出,从最开始捣腾谢兰图,换播放器,换线,到后来换塞子调味道,随着新的T9IE的上市,在金耳朵也听过一回。(相较于手上的谢兰图,密度,细节都有进一步的提升,中频能量更足了,低频氛围感没有了以前的t8ie的闷感。算是较成功的升级,但也不属于颠覆性的革新,线材较粗,包塑的挂耳部分设计不太合理。)在我看来随身的东西应该适可而止了。一来价格水涨船高,提升和体验对于自己来说意义已经不大。夏天有RE2000、谢兰图在塞子已经很满意了。其实在入了SUNDARA试水大耳之后,陆续也入了DT240 signature PRO。实际在把玩1年多的MOJO361DX200之后陆续也试听考虑过谷津QM、奥莱尔S7AROMA a100。但一直在一些方面并不满意。8月底听闻390开始预订便也弄了一台,经过半个多月的使用,现在也出掉了mojo poly361,留了个DX200iphone6做随身了。这些体验和感受也是随手记录了些,比起之前361刚拿到手的那种脑放大开的发文可能更冷静些了吧,起码拿到到现在也就歇过几天,平常基本在煲。

PART 1
QA390使用体验

一、配置及外观

  此次的QA390预购订的是全黑版,拿到包装盒的便可知其实这个实际是台机。重量很是炸手。不过还好之前配的便携包刚好能横向装下。所有插口,特别是背部同轴与模拟口都做了内陷设计。不论是从哪个角度放入背包都能很好的放置。标配黑红64gTF卡。

  外观和做工相较于361在工艺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升。手感光滑,细腻,只是中间类似玻璃面板部分容易留下指纹。开关为拨杆设计,耳机孔从正面排布与AROMA a100相似。耳机口的包含了所以现在市面能见到的大部分接口,中间的旋钮为音量旋钮,并不是类似A100的阻尼感,而且是类似无极旋转,所以没有所谓音量到几点的概念。通过屏幕才知道音量级别。屏幕目测好于361,按键接近360的排布,逻辑相似,界面一样。左侧为SD卡槽,底部原配四个胶质脚钉。总的而言比预期要好。

  功能上,同轴输入输出,光纤输入输出,USB-C输入,USB-phone输入,一组卡农模拟输出,一组RCA模拟输出,电源充电口有2个,一个DC口和一个Type-c充电口。DC可以在开关处设置是否单独作为电源还是边用边充,除了不能LINE输入之外其他算是全了。

  从开声初听而言,音质效果是本地tf卡播放 >同轴~电脑USB-C >蓝牙>USB-phone(以上基于标配原线以及自己随便弄的一些转接头)


二、声音部分总体感受


1、从定位上qa390和qa361在根本上不是一类产品。361是揣口袋的,主要对付的是耳塞与一些不是很难推的便携耳机。而390则是能拿得动的台机


2、以一般塞子而言,折腾390的意义不大。
   
   谢兰图  线材:jaben 06bii
谢兰图搭配qa390,平衡口下增益开到最小也能听到一定的底噪,单端口中增益已经足够推满,再往上想琢磨底线则注意音量,小心调节增益导致炸耳。从便携性上361DX200已经完全可以胜任,声音的提升在我看来对于谢兰图意义不大。

         RE2000银版  线材:磐、jaben 06bii
RE2000换线之后在361dx200mojo上都有很好的发挥,中频的味道,低频氛围感,空间感都很满意。qa390的驱动下,即使是平衡口超高增益也没有明显的底噪。低频的轰鸣感,回弹,以及各泛音则有着更庞大的能量感,层次感更好,高频泛音更为丰富和变精致化。比之前试听的黑太子要好不少。甚至之前觉得RE2000搭配磐略显中频前突和过于暖厚的现象在390面前反而是往良性发展。HiFiman家的耳机都不怕大推力的现象看来在390面前展露无遗。

   凯声钛铃
钛铃高阻平头塞子入手时间也不算太长,自天气转凉实际使用的次数逐渐减少,390搭配钛铃高祖版超高增益下,能量在中频部分极剧加强,加之平头的特性,低频部分反而显得弱化,宽松度和横向空间感不足。转到低和中增益下则柔和很多,也更偏向自己初听时的感受。但高增益的能量感以及密度又在中低增益下又稍显不足,如果直推我觉得361也用了,甚至 在展会上试听过凯哥带的360,甚至360的表现更为满意。当然钛铃使用时间以及单元状态是否还未达到最佳先不做讨论,仅供参考。


3、作为真正的便携台机定位,我认为推大耳才是他真正意义以及价值。

        Signature pro 线材:原线与bispa
作为常用的唯一封闭式大耳,应该说是对自己听音观念改变具有不同意义的耳机。而2000小时甚至更长煲机时间的传闻也使得自己对于它的上限一直没有过早的定义。原线下signature PRO在搭配便携时在细节和衔接上是略有中频内陷的毛病的。而与bispa致搭配哪怕是iphone6直推也有自己非常满意的状态。甚至我认为这种直推比起361并没有劣势,甚至在“准确性”和“耐听度”上反而手机直推与mojo以及DX200有着更好的相性。所以在PRO面前,控制力、准确性、音乐的味道以及取向要求是大于推力的。
QA390驱动下可以说耳放四级模式都有着层次分布完全不同的听感,甚至调低电压以后声压凝聚感更强,而中电压偏平和,高增益更开阔。耳放模式下低增益,偏细腻,棉中带刃,偏素,某些音色略显真实;中增益,偏柔和,但比361的高增益明显更中正,棉浊感变少,声场空间层次感最清晰,人声位置不凸显;高增益下中频略靠前,暖味增强,醇厚感凸显,横向略感开阔;超高增益下,声音密度完全铺开,整体声场弥散掉了,声场体型不再如之前有规矩,高频信息据侵略性,口型进一步贴近,听一些人声或者摇滚更具侵略性。动态和低频回弹速度,下潜、层次感会随着设置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表现。但不论何种选择PRO的发挥都保持着一定的稳定感,较361上的微暖,和偏味道感有了明显变化,390更为中正,圆满,不是往中庸的方向继续延伸,而是在微暖走向上往更好的控制力和底力方面来实现进一步的平和式中正感。同时兼具了一定的细腻度。
为了确认这种声音走向的可能性,我通过390同轴输出接mojo,一耳朵可以确定的是390比起DX200在密度上是要更高的。而在mojo耳机的暖味要更明显,高频泛音的修饰以及低频的暖厚味道比起390单端口要更为明显,而信息量和中正感也是390更为明显。而耳放的驱动力,控制力,适配宽容度完全是另一个层级的问题了。而之前在试听QM之时因不知后面板有低阻耳机孔,所以插在前面板时对于QM的印象反而不及QA390,当然没能有机会同台比较,仅供参考。

        
        SUNDRAR 线材:原线,磐接3.5转接头
前面有说HiFiman家的耳机都不怕大推力,越大也是越好的,以390推下来,超高增益,高电压,平衡口都是表现最好的,而且一般其他耳机会因接平衡口会失去某些单端口的音乐味道感的问题在他们家的耳机面前都不会是太大的问题。在原线下可以说驱动力上比起之前在店里试听奥莱尔S7时,390超高增益40的音量下达到耐受范围,而S7则需要到2~3点甚至更高的音量,当然,初听时觉得还是有不足的,遂又购入MMCX3.5的转接头接上磐再接平衡口听,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了,之前的扁平感在与磐搭配之后,低频轰鸣感更强,高频细节保持,中频的暖味进一步加强,扁平化的声场撑开,泛音也更为悦耳,当时几首曲子下来眼泪都快下来了,鉴于多次的跳水,本队此耳机几经放弃,而现在在听不少人声,流行,某些器乐时那份喜爱难以言表。之前在北京安润店试听谷津qm搭配sundara时的那份乐感、宽松度,以及某些音色的味道逐渐忘却。也一改QA390刚开声时觉得搭配SUNDARA略有弱于qm的判断。鉴于今年的双十一价格,这个耳机就留着慢慢让他退役吧,官方带着这么跳水,反正也不急着出了。


4、功能性玩法我觉得QA390满足了自己的大部分需求

同轴和光纤我则不多评价了,毕竟自己的设备有限,只能说361dx200的同轴到390TF直读差距要小些,而USB-PHONE口接iphone6效果太差,声音密度在我这完全无法过关。而电脑USB解码则一定得进群下载官方提供的驱动才行,不然1分钟内就有多次杂讯。安装正确驱动软件之后,看电影,听歌,打打游戏没有可闻延迟,随便听听歌肯定弱于读卡,虽然看电影不如Mojo的味道,但已经可以把mojo取缔了,而DX200这类砖头来接电脑解码我是不会再用了。

实际在之前关注群里的朋友有吐槽QA390不具备蓝牙输出功能,以及各方面的不够智能化,交互的问题在我看来实际是并不是问题。

首先是QA390普通蓝牙接收在我使用下来比iphone直连还要好,这使得随便听个响倒是增加了极大的便利。并且在家用的情况下信号干扰目前没有接触到。如果用过PLOY就会知道那种断联和干扰的痛苦了。连个surface pro都省去了线的麻烦。

再者是用DX200与手机同时安装海贝APP,将DX200设置成服务端,手机为客户端,局域网下,再DX200同轴输出至390便可以实现手机遥控来播放,听听一般下载于QQ音乐、虾米、网易的音乐已经很是满意。

最后模拟输出到功放接家里的音响比起361好上不是一点半点,简直是爸爸和儿子的区别。


总的而言,QA390给我带来了完全不同的使用体验。之前的等待以及期许基本达到了自己所有的期许。DX200是目前唯一留下的便携砖,推推塞子和signature PRO用手机随便听听也够了,361poly+mojo,以及曾经心仪的hugo2或者说试听的一部分台机卖的卖了,放弃的放弃。现在安心听歌,以390为参考试试一些不同的大耳成为了可能。当然,可以确定的是推好所有耳机的设备我相信是不存在的。不过这个能随时拿的走的家伙是我现在迫切需要的东西,并且很满意。


2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6 01: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
Part 2
以390为参考试听部分大耳小记


自收到QA390之后,把手上的耳机都试了个遍,也大概知道了这个家伙的脾气,所以在双十一之前便上金耳朵去试听了一圈,一方面是试试水,看看QA390的功力几何,另一方面也听听看在合理价位会否有特别喜欢的声音。不过在店试听的环境以及多方因素的不稳定,不一定会达到很好或者说很准确的判断,特别是隔音越差则越是明显,所以只能是听个大概。在这也是自己做些记录,以及之前的了解和看其他的评测所了解的背景信息来辅助参考。至于是否对其他有参考意义则难说了。

1、Ndh20 ——这是新出的封闭大耳,之前在店里用在享声P1上头听过一耳朵还是感觉不错的。这耳机虽显得不难推,但在随身上头基本车祸。推力不足时明显中频过分贴耳。在P1上头声场和人声位置才均衡,规整。虽然较重,但佩戴与隔音还是较优的。颜值算好的了。用390搭配感受还算不错,音色和氛围感与森海HD650有些相像,低频不算多,回弹和反应稍显慢,人声修饰和润泽感较佳,声场及位置还算可以。但封闭感还是明显可闻。自然和通透度稍显不适。

2、拜亚T1二代——T1考虑过很久,店里也并没有平衡线来测试,以谢兰图至今在心中的地位,诱惑也是极大的。一耳朵下来,T1二代在390驱动下还算健康。细节清晰,低频质感很好,高频细节较丰富,中频人声较真实,但整体感并不是太圆润,框架和规模似还有些把握不准,鉴于价格和搭配的经验不足,不敢贸然下手。

3、SONY Z7M2——sony虽然我一直不怀好感,但对于Z7M2还是也有过期许,之前虽听过一耳朵,但谭总也说过没煲开,说实话佩戴的舒适度还是不错的,并且对于封闭大耳,自己感兴趣的还真是不多。但是戴上听了一小会便以失望告终,虽然在中频人声方面,这家伙还真是独具味道,明显这种声音走向和准确扯不上太多关系了,厅堂感不像NDH20那么中正,但也不是太过于闷,细节不突出,特别是弦乐以及一些高频部分明显修饰得完全跑偏了,和其他多数耳机的音色以及走向根本不是一个路数,当然换线或者换前端是否改观,自己完全没有任何奢望了。看来不是一路人,今后也不必再心生念想了。

4、HE1000SE以及Ananda 男人家耳机的价格一年一个阶梯,每次都是给人一种惊吓。自从给sundara用转接头用上磐之后,390驱动下已经属于飞跃式的提升。但ananda的声音和HE1000SE确实有着蛮相似的地方,两者都不属于锐利一类,但两者差距还是可闻的。HE1000se明显细节和密度上比起ananda丰富太多。HE1000se在390驱动下,声场规模较好,但还是没有800s庞大,但人声的味道优势明显,信息量平铺而来,很整体,音色层次感也更清晰。但声场的框架感则又与800有着极其迥异的呈现。醇和之中偏清透。而ananda则在比较之下完全无法满意了。它比起老大差太多的细节,反而是有种往更平庸的方向呈现,音色美感的虽现上差异太明显,使得我觉得在推好的情况下ananda的这种中庸反而不如sundara的激情和活跃感来得更有特色。He6se呵呵,390没戏。Anya没得听,不过也不敢入男人家的东西了,反正RE2000银以及sundara应该还能服役一段时间,他家的风格和技术倒不是问题,至于更高级的玩具实在没勇气碰了。

5、325 rs1e 这两个试听的耳机状态几乎属于残废,耳棉全烂而且掉渣,感觉谭总也都不推荐这些牌子了,跟舒尔的情况差不多,鉴于自己听过一耳朵GS3000e,以及曾经拥有过爱丽丝M1,说实话对于歌德还是有着不一样的好感。等下回老板换上新的海绵再细听吧,不过通过自己手垫高耳机,光听音色还是非常健康的。

6、HD600 这个耳机其实原本预期不高,前期也稍有了解,但多次试听的是650与660,所以之前并不喜,甚至认为所谓“森海”味道的厅堂感,以及一种莫名的做作感。不够真实。所以这次第一个听的还是650,一耳朵,声场显得偏窄,中频靠前,摘了。660的声音厚度偏薄,偏清透的风格,价格高出前面两款较多,与自己之前听的HD800s也不算一个路数,声场也听不太出啥明显差异。而HD600应该说是我当时听完顿时觉得惊讶的。三个里头价格最低,佩戴夹头,耳棉偏硬,但非常轻巧,耳罩椭圆包耳。但声音是三个里头自己认为非常中正,均衡的好耳机,各频段健康,中频不突出,但位置合理,高频不凸显,信息量不像之前印象中的颗粒较重,也不锐利,但比起650的声场以及空间感要更符合自己的要求,低频不拖沓,音色修饰不算太多,但这种空间感比起Ndh20要自然得太多。虽然少了中频的一些磁性,但比1840明显宽松,中低频的染色要多,但恰恰是这一分音色的修饰,加上中正醇厚的走向,虽然心仪1840一段时间了,但准确说来,HD600才是自己喜欢的路数。这种味道感让我在听不少音乐的时候觉得更有感情和框架感。
并且初听HD600几首之后,加上更改滤波模式,增益模式之时,这个耳机有着非常明显的声音差异。可见这个耳机的潜力和可玩性极高,相较于现在的多数高价大耳个人认为有着极好的完成度。实在是机具参考性的好耳机。不过,用HD600来听现在的新流行以及发烧人声、金属还是不如sundara那么有激情和狂躁感。不过一耳朵下来恋恋不忘,有种相识恨晚之感,顿时Ndh20的某些中频味道已经厅堂感,以及舒尔1840的准确三频走向完全被HD600征服。不知应该说自己之前走了弯路还是必须经历这么一段时间才会发现它的可贵了。不过应该后者的因素才是其根本吧。

7、HD800S——据说现在的新版是配的4.4平衡线,而试听的是平衡卡农头,从390驱动的表现来看,HD800S与HD600在一些音色方面还是有相似的地方,整体混元,声场巨大,依然是自己听过的耳机里头感觉是最宽的。中频音色虽偏薄,但质感较佳,不过,因着HD600的表现,对于HD800从之前的疏离倒是多了几分欣赏。和T1ii一样,还是等以后再考虑。


当天以QA390为参考,通过一翻试听,直接买了HD600,醇和、中正、音乐味道适中的经典耳机还是需要一个作为自己的收藏和参考吧。HD600拿回家后插在天龙710功放上头也试了下,声音畸形,音量开到较大之后,中频突兀,低频脱节而混沌,高频扁刺,实在不是sundara和signature pro怼上去能听的范围。现在也并未完全煲到状态,不过也是在家听得较多的家伙了。经过这两年多来随身体验,自入了QA390对于随身系统的期待实在有了颠覆性的认识。而高价塞子的深坑还有新版调音以及升级越发让我觉得浮躁和倦怠,表面上看是QA390带来的是随身向台式的跨界,反过来看其实大耳的体系和考虑的因素实在多得多。先听一阵子,慢慢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9-11-16 06: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非洲
感谢LZ分享听感,帮助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9-11-16 08: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杭州
多谢分享~

开始犹豫要不要再买个 HD600 跟手上的 HD650 双修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9-11-16 09: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已入t1ii+bispa澄,就等390到了,没赶上第一批~
说实话别看t1是600欧,反而在大耳中算好推的,可能跟特斯拉技术有关。800s就要难上很多,要把中频填满还是得分体机来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9-11-16 10: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楼主好帖子~最近很少在绿坛看到这样的文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6 10: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
seanshee 发表于 2019-11-16 08:43
多谢分享~

开始犹豫要不要再买个 HD600 跟手上的 HD650 双修呢~

哈哈,我是觉得森海有个600暂时够了,650还不如用着这sundara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9-11-16 10: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杭州
wangmo244 发表于 2019-11-16 10:58
哈哈,我是觉得森海有个600暂时够了,650还不如用着这sundara了

不喜欢 HiFiMan 的产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6 10: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
kassiner 发表于 2019-11-16 06:45
感谢LZ分享听感,帮助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9-11-16 11: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甲本都已有试听了,期待更多的听感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9-11-16 11: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好帖绑定,现在用390平衡推d7200,感觉这个搭配还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9-11-16 11: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杭州
古金 发表于 2019-11-16 11:32
甲本都已有试听了,期待更多的听感评价?

请问是哪个城市的甲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9-11-16 12: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推HD800S比较勉强,HD600这个等级及以下还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9-11-16 12: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坐等39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6 12: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
本帖最后由 wangmo244 于 2019-11-16 13:03 编辑
cchxxy 发表于 2019-11-16 12:06
推HD800S比较勉强,HD600这个等级及以下还可以

嗯,反正也还没听过太好的搭配hd800的,感觉比奥莱尔s7还是稳些,享声那个耳放推八百也不讨喜。

不过hd600个人觉得能推到自己喜欢的程度也不容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6 12: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
雷霆之父 发表于 2019-11-16 09:04
已入t1ii+bispa澄,就等390到了,没赶上第一批~
说实话别看t1是600欧,反而在大耳中算好推的,可能跟特斯 ...

嗯,一耳朵觉得t1还是难伺候,难得有好状态下的搭配试听以后再看机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6 12: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
三千院风 发表于 2019-11-16 10:40
楼主好帖子~最近很少在绿坛看到这样的文章了

谢谢鼓励,继续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6 13: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
lqiao57s 发表于 2019-11-16 11:34
好帖绑定,现在用390平衡推d7200,感觉这个搭配还不错

嗯,天龙全系肯定没问题,个人觉得390算是不错了,高低阻宽容度还是很满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9-11-16 13: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wangmo244 发表于 2019-11-16 12:57
嗯,一耳朵觉得t1还是难伺候,难得有好状态下的搭配试听以后再看机会了

我意思t1对比其他家的大耳算是好伺候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9-11-16 13: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wangmo244 发表于 2019-11-16 12:57
嗯,一耳朵觉得t1还是难伺候,难得有好状态下的搭配试听以后再看机会了

我用手机接微翼的卡侬口解码线声音都很完整了,接800s或者男人家的就差得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9 21: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