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触音频设备有些年份了,因为有老婆孩子,工作忙,而且有别的嗜好,所以只是有时间的时候上上论坛买买设备听听音乐,所以接触设备的种类非常有限,预算支出也非常节制,在我的概念里,耳机仅仅是替代音箱的权宜之计。早年我用过帝盟、雅马哈的声卡,后来接触乐之邦外置声卡,再后来用过创新X7、U2、金丝雀之类的一体机,耳机更是乱七八糟啥都买过DT231,HD25,HD650,HE400i,飞利浦X1,现在用HPH200最多,因为好听,夏天带着负担轻。这几年一通折腾下来,感觉非常无聊,没错,就是无聊,不是听音乐无聊,而是折腾设备无聊,忽然有这种感觉是前年我换电脑的时候,当时,我在京东自己买配件攒,大家知道这几年各大主板厂家开始流行HIFI主板,我买的是技嘉所谓的魔音主板,独立运放、隔离电路、专业音频电容啥的看起来还挺高级,电脑攒好了以后,我接耳机听了一上午,感觉是很心碎,就主板上那角上一小块附送的声卡,素质和推力真的追平了我听过的所有独立设备,比如华硕的老虎卡,乐之邦茉莉,甚至U2,当时感觉真的碉堡了!起初,我仍然是不太自信的,毕竟自己“阅历”浅,可能不懂啥叫“真HIFI”,后来偶然的一次机会,在油管上看到HIFI大家谈的一个视频,有一期是讲用K612接微星板载声卡和DA9对比差别(视频名字叫《用电脑直推和上解码器耳放到底有多大差距》),那时候开始,我就很确定自己的判断没有问题了。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台放和板载声卡的素质完全相同,我想讨论的问题是,到底改善了多少,因为一个是白送的,一个是几千块钱买的,如果不存在可闻的、非常明显的差异,那厂家搞这个东西骗钱倒是小事,浪费大家时间就真的就非常可恶了!我的感觉是,集成电路和晶体管发展到今天,质量和成本已经不再是门槛,不像walkman时代那样,要用很高的成本才能获得高品质的音质,所以,我觉得大家那种“好音质,就必须高投入”这样的情节也需要纠正了,早年HIFI贵,跟国外厂家垄断也有很大关系,现在义度、钰龙、飞傲这类厂家做的东西,无论精致程度、音质、还是普及性都做到了很高的水平,随便千八百块钱就能有很好的声音,真心建议那些本来就不想投入太多,又纠结音质的朋友,可以少花点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音乐品味上,要知道几十年前的发烧友用留声机一样可以HIF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