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wangmo244 于 2020-1-4 14:44 编辑
昨日下午跟老婆去金耳朵逛了下,本来是买墨盒,顺便去谭总那报个到。
说实话也是我第一次带家眷去金耳朵,说实话家里是不支持我玩这个的,几句话侃侃老板便也感觉出了尴尬的气氛,不过老板娘一谈起孩子的事倒也好,我也静心听了会。
2019年的新机器一浪接一浪,尤有把前浪全拍死在沙滩之势。现在钱也不好赚,家庭压力也是越来越大了。不过播放器的更新节奏总觉得比自己听音理解的变化以及需求要快的多。
小墨菊
1、系统、做工和墨菊一脉相承
2、体验还可以,EQ系统依然保持他自家的一些设置
3、高低增益输出差别很大,如果是低阻入耳塞子注意切换的时候一定要调低音量,以免炸耳
4、从体验来看是偏塞子的,整体声音尚可,推推手上的塞子问题不大
总体而言续航和实力方面较稳,价格较高。推力方面不如墨菊兼顾好,次级产品的定位,从身价比考虑反而觉得铁菊花二代玩玩便好,不差钱喜欢直接上墨菊或许更全面
M15
飞傲的机器在去年选择安卓机的时候比较过X7 2与DX200,最后入的DX200。加上近1年多来飞傲的M系列播放器一再出新,实在难以理解这种节奏是想干嘛。如果不是谭总推荐我都没准备试听新的M型号。
1、单手握持感好于现在一众新砖头,按键功能全,自定义按键设计很有新意。屏幕很好,外观美感较高。
2、系统分很多模式,切换的时候感觉并非像MANGO系统那样关机切换,界面模式应该基于飞傲自己研发的播放软件。界面相较X7系列提升较大
3、增益模式分高低档,还另设计了大耳高压模式,3.5口兼合了LO与PO,切换时有保护设置。
4、滤波,all to dsd那些就没细听了,以黑标1、spro(单端)、谢兰图、RE2000几个来听的,(平衡口)如果说之前我不喜X7ii的原因在于调音太紧,偏素,这在以前我是无法接受的,但随着入了RE2000以及黑标1之后,现在对于还原、透明、细节、稳定性的要求更高了。那么M15一耳朵下来还是很满意的,特别是LO模式的声音(我认为 X7II的LO口声音也是非常喜欢,而PO口反而不喜。)而大耳模式以及高低增益的差别可闻,而且非常明显。因不是细听比较,机器也是刚到,不过,细节、还原、控制力还是很满意的。关键是在M15上偏紧以及偏素的感觉已经减少了。而小墨菊在M15面前优势基本都看不到了。
5、其实在近几年的玩赏来看,2017年那时去看到的播放器多有风格的差异,各自品牌都有着各自的取向和定位,而随着现在的一波一波的新播放器更新。可见安卓机的阵营越来越多,我不得不承认,虽然我喜欢纯音播放器的纯粹,也喜 欢一些足够有特色的播放器。而如今的所谓旗舰播放器看起来各自喧闹,但实际上也都在往着类似的方向在发展。现在的讯息发展,媒体平台的通识,实际上现在要想保持差异性反而觉得更难,而且尤为珍贵。但在保持特色的同时。如果反过来看,如果一样东西在特点不是那么突出的时候,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全面的一个节点时,就如M15则有可能取代掉其他很多播放器的奢望。就如之前飞傲宣传的某M机型为水桶机,那时我是不看好的,但M15我觉得他是现在我认为的水桶机。时间节点刚好,定位刚好,功能全面刚好,搭配方面刚刚好。
安卓机播放器现在能选择的品牌越来越多,除了一些从够买播放器时店家分享的专辑,以及逛帖子时扣来的分享专辑,查漏补缺式的在QQ、网易、虾米补全自己想收藏的专辑常备在卡中之外,自己最近又重新购买了apple music的会员,一来确实不贵,二来想要听的歌大多都能找到,新、旧专辑都能兼顾,而现看来,资源才是最为难得的根本,恐怕这也是现在纠结与矛盾的根源。安卓的最根本的优势在于各平台资源的整合,以及能否把这种资源以较好的声音表现出来,并符合听着需要的各种功能以及场景适配。而不是简单的屏幕好看,几G内存,主控是啥。我觉得飞傲的这款新品还是触到了本已放弃随身的痛点,毕竟官方是说此播放器暂时不会有PRO版本,也不会降价。先观望吧,DX200已经满足了声音和便携搭配上的需求,且听且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