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64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年代的千元级HiFi是什么水平?乐彼W1、NiceHCK EBX21开箱随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2-2 00:0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dirkycc 于 2021-2-2 09:38 编辑


现拆现写,没有任何的煲机。
主要配角:苹果原装音频转接线、飞傲旗舰平头塞EM5
次要配角:Oriolus 水黄鹂(水鸟)、黑黄鹂ltd(蓝鸟)


实用至上、槽点甚少,非音质部分的初印象
【包装、配件】
乐彼的配件相对良心些——typc-c和lightning接口线都是标配,无需另买,安卓、苹果打包解决;HCK的更有仪式感一些——盒子套盒子、大盒子里是层层叠叠的小盒子,小盒子里还有装着各种小袋子,小袋子里是耳套、线材之类的配件,均独立分装;

【颜值、做工】
都是看起来塑料感重、摸起来更有质感的铝合金壳料。W1自带划痕的贴膜到手撕,否则相当影响观感;EBX21由于是MMCX换线设计,故单元连接处比一般的平头要稍长一些。“红右蓝左”设计在大众眼里会有些怪异,不过烧友都会觉得很方便;

【便携、易用性】
体积都不大、重量都够轻。可优化的地方有两个:乐彼的原装线稍微长了些,比W1机身长一截,对于这种形态的产品来说有些接近小型捆绑,出街会有一定影响;HCK的帆布便携包厚了些,基本没法塞牛仔裤口袋,尽管手感和保护性能都不错,但还是觉得送个小真皮袋会更实用。


愿当“凤尾”、试作“鸡头”,关于产品定位的思考
一个是始终“曲高和寡”的国产品牌的入门,另一个是一直“深入群众”的国产品牌的旗舰,同在深圳,做着品类彼此互补但定位截然不同的产品,着实有意思。

入门和旗舰是最值得玩的:前者看厂家良心程度,后者看厂家技术实力。W1是乐彼定价最亲民的产品,卖1180,开发时间据说极短;EBX21则是HCK最高端的产品,我入手的4.4mm平衡版定价1359(2.5mm平衡版再-30、3.5mm单端版再-60),开发时间据说长达3年。

从开发时间和配置来分析:
W1是乐彼冲着取代自家入门级播放器去的。官方文案提到,W1是3000价位DAP的潜在替代方案,CS43198QFN版是L4同款DAC、全平衡架构从L3系列玩到现在已相当熟稔;FPGA则是P6PRO同款,也有过2年左右的开发经验;所以,W1的核心元器件都是基于乐彼现有机型的配置,且关键技术都在旧型号上有运用,因此W系列就是“L/P系列技术下放”或者说是去掉供电和屏幕的“L系列mini版”。和那些集成一块CODEC的“真正小尾巴”相比,它有着独立且完整的解码、放大电路,叫它“超mini解码耳放一体机”更合适。早先乐彼推出P6时就说过新的产品线划分,其中L系列会加入安卓系统,鸽到现在的L4PRO依然没发布,理由也很明显了:为W系列让路。所以作为新L系列“起步型号”的L4PRO,价格很可能在4000元以上,往下的型号则是W1和W2,分别站住1k和2k价位。低于3000的L系列新机,很有可能以后就没有了。

和“出身精奢”的乐彼不同,HCK是典型的“伪hifi”品牌——光看产品:难记的型号、混乱的系列、(相对)低廉的售价,完全没有成体系的产品线。甚至还有“某49”这样的命名。然而这次破千的旗舰,表明HCK真的想“hifi”起来了。这种“自下而上”、“由多到精”的策略,依靠的核心竞争力还是“性价比”——不管是秒遍宇宙的原道9块9还是7百块的7单元混合入耳NX7PRO,给人的感觉就是“买单元送耳机”。这回EBX21反倒回归单动圈平头塞:14.2mm LCP振膜,有种缩小版的索尼EXK之感,标配号称高端镀银铜箔的线材。然而这些配置和好声音并不存在太大关系,比如某59元包邮的平头塞用料可以做到:15.4mm 生物振膜单元+标配5n无氧铜线。关于平头塞的单元素质,除尺寸和材质外,音圈、磁铁、腔体设计等等都会对音质产生量变。和相近价位的七赫兹披头士、阿思翠天琴座、瑞弦D2相比,EBX21的单元素质与配线看起来丝毫不占便宜,而品牌力本身也处于下风,那么唯一的胜机只有靠调音了。


“扬长,不避短”,听W1和EBX21的干净透明
还是先说乐彼。前端不好做,最大原因就是可感知的提升远远没有升级耳机大,尤其是入门前端,不少中低端型号都摆脱不了“手机声”的帽子,因此能和手机拉开尽可能大的差距就已是胜利。拿飞傲EM5当参考(EBX21是4.4平衡,无法对比),W1轻松跨过了“胜利及格线”——相较苹果自带小尾巴,W1低频段的下潜与弹性均有质变,瞬态反应显著加快;人声质感更为密实,结像紧致、不会出现松散的情形。故此,已达到hifi级前端的水准。

入门前端要尽可能摆脱手机声,常用的招是加推力:一种是调大增益,造成“推力很大”的假象;第二种是增大功率,但副作用是失真不容易控制,比如削波失真增加,声音毛刺感加重,也就是所谓的力大声粗。对于尾巴形态的产品来说,还会产生一个很大的副作用就是续航。因此如何权衡推力、失真和续航三者的平衡,是一大难题。水晶芯片的使用的确是个很好的方案,CS43198QFN版本身失真指标就特别高,W1借此良芯把整机做到了128dB的SNR,已很接近131dB的“零底噪天花板”L4。同时4.4平衡口也能达到32欧负载220mW的输出,换算压摆约2.65V,参考L4的2.5平衡口压摆是2.4V,小小的W1做到了比L4更大的推力和较高水准的失真。实际续航由于到手没多久,还没有严谨测试,只能说算不上电老虎。官方说法是数字部分用了低功耗芯片,不过既然是接老一代的iphone,手机一天两充还是起码的。

还有一个个人比较看重的点就是那块P6PRO同款FPGA了。这款FPGA并不是乐三万里的那块怪物级高档货,而是普普通通的国产。但对于小便携而言已经足够了,FPGA只是提供了“一块可耕种的土壤”,能种出什么还得看农场主的水准。因此,重要的是,它赋予了W1足够的可玩性和潜力。目前W1自带的音效只有Game、Movie、Jazz、Classic、Rock、POP、Bass等基本项,值得期待的是利用FPGA给各种耳塞量身定制的调音固件,比如之前P6的FWW固件。据说W1已经有了榭兰图内测版固件,作为榭兰图用家还是想试下这种“有益失真”的表现的。

相比以提供干净、有力输出为要义的W1,EBX21承担更多的就在于对输出模拟源的回放和修饰。上面提到的“调音”关键,EBX选择了“坚守平头塞”的风骨,同时努力呈现出hifi级的素质——具体来讲,就是战略性放弃低频,保住经典平头塞们引以为豪的通透高频。拿我最熟悉的平头塞——曾经四进四出的B&O A8类比,这幅素质不入流的耳塞之所以到现在还有人玩,就是因为它卓尔不群的高频。EBX21的高频虽然染色不像A8和更妖冶的CM7TI,总体显得较清淡,但无论是延伸还是细腻度,均是超越前辈的水准,有种偶尔激起鸡皮疙瘩却可以长时间听下去的魔力。由此拔高的中频也会激发出女声音色的鲜活感,对于细线条、高基音的亚洲系女声,EBX21的演绎犹如略施粉黛,恰到好处的细腻度和顺滑感,哪怕是刚开声的状态,齿音也甚少,几不可闻。与之对应的,音色暗得多的EM5甚至在人声部分都能听出质感偏干的颗粒感和细微的毛刺感,结像还更趋暗淡、靠后,有种蒙在纱中的朦胧感,换成EBX21,犹如跃出水面、焕发生机一般。这种润度、细腻度和透明度的中高频音色调教,颇为令人欣喜,隔壁的二次元宅听到这种声音应该会大喊斯国一。

Hifi级素质的部分,同样是在中频和高频部分得以体现——这次拿宇音老塞PK2举例。这条耳塞本人买过5条,用坏2条,送人3条,念念不忘。好听的地方在于平头塞独特的宽松感,但素质上的缺陷也正是来源于这份宽松——把密度打薄了,失去了低音的托底,在中频往上又没法达到较高的密度,这样在听一些低质量录音时,就会出现三频从宽松变松散的听感劣化——所谓的“塑料感”就出来了。但EBX21即使听Apple Music里256kbps的AAC音源,中高频也不会出现结像松散的感觉,这已经佐证了其较高的密度感和结像力,这段人耳相对敏感且体现关键音色的频域,EBX21表现得“够平头”、“够素质”,对于听惯开放式耳塞的老玩家来说,这是一种高素质平头的典型声,挑不出明显的刺,只是染色方面略显保守罢了。

EBX21真正的问题还是低频。第一耳朵听起来是通透,或者说亮而不刺,第二耳朵听就是没低频。最近听的都是入耳,就拿客串打酱油的水鸟与之相比,也完全算得上动次打次效果拉满,在打击乐部分多出了太多泛音细节和包围感气氛。失去下半身的EBX21只能干瞪眼,任何前端和音效都救不了。同理,和2k档的EM5相比也是如此:飞傲低频的量和质其实比水鸟差不少,但较之EBX21仍属“温暖厚重有余,清新灵动不足”。所以可以把EBX21总结为,各路老平头塞的音色还原/修正+上盘素质强化版——没有像飞傲EM5那样试图花大气力弥补平头塞天生羸弱的低频,也没有像瑞弦D3那样有任何加厚中频的想法。作为平头塞旗舰,HCK摆出了弱者的姿态去致敬各路前辈,只打算把相对最容易做好的高频发挥到让人印象深刻,把平头塞最典型的特质无限放大。毕竟对于入耳来说,高频一点不容易做好。这样一幅定价平民的旗舰,高频做出来了,下限也就保住了,鲜亮的声音也被记住了,当然,最终也就hifi了。
2
发表于 2021-2-2 00: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顶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0-7 04:1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