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40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2系到3系】艾巴索IBASSO DX300旗舰播放器使用手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3-3 10: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流氓才子 于 2021-3-3 10:16 编辑


春风不度玉门关,又见才子伴乐谈

如同2021的年头一样,新的一年会是新的篇章,HIFI产品亦然,新的型号也是新的起点。今天想说的主角就是在2021年年初,国砖品牌艾巴索IBASSO推出的新一代旗舰播放器,DX300。其实我在写到“旗舰”两个字的时候,稍稍犹豫了一下,因为从价位上看,DX300并不是IBASSO当下最贵的播放器,但是比起更昂贵的前代旗舰产品DX220MAX,它更有被分享的理由,且听我慢慢唠叨吧。

把时间线倒退回2020年的上海耳机展,EHA年度评奖环节,面对硕大的DX220MAX,评委开始了热烈讨论,毋庸置疑的是,DX220MAX在其价位拥有令人信服的音质和通吃的驱动力,唯一让人迟疑的是,这是一款限量版产品,没记错的话在彼时,这个机型已经一售而空,而EHA评审和颁奖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让更多的普通玩家可以认识和接触到更优秀的音频作品。而限量发行虽然有其理由,但是无形中也构筑了一些让普通玩家接触和聆听的门槛。最后,凭借实力,DX220MAX全票当选,但事后谈及这一点点遗憾,厂家代表悄悄说,再等等,惊喜快来了,于是又过了4个月,后续的DX240/260没看到,乘风而来的是DX300。

一下子从2系升级到了3系,也是让很多玩家没有想到的,数字前缀的变化其实代表的新一代的诞生,这一点,我们不难从硬件搭配上看出端倪。2系是IBASSO播放器产品序列里这几年的中流砥柱,虽然主机数量不多,只有DX200和DX220,但是凭借其可更换耳放卡的设计,和丰富的卡型选择,大大扩充了用户的可玩空间,用经久不衰来形容,并不为过。但是其短板亦在于,多年采用同样的硬件架构,主控芯片的处理速度已经跟不上现在的主流安卓系统和APP的运行,因此当2019年DX220推出之后,坊间也有戏称,艾巴索已成“卡”巴索。才子也算是较早入手DX220+AMP8(简称DX228)的玩家,实际使用中对其安卓系统的运行速度不敢恭维,但好在ibasso一直有其独门播放系统“芒果”(Mango),因此后期基本就把它当做一个不算太快但基本流畅的纯音播放器来使用。而到了DX300,机器的主控芯片升级到高通骁龙660,内存也升至6G,硬件档次一下子从机顶盒级别蹦到中端手机水准,无论是跑安卓9还是第五代Mango系统,都流畅了许多,这样的速度提升对应型号上从2到3的升华,倒也恰当。





2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0:16 | 只看该作者







此外,DX300还继承了DX220MAX很有特点也很有争议的双电池设计,但是改进了DX220MAX需要两个充电器的弊端,算是比较完善的双电池方案了,双电池顾名思义,用于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分别供电,以解决各自工作点不一的问题。其好处我在去年分享DX220MAX听感的文章中已经有详述,一句话概括就是:便携设备的音质天花板,并不是由解码芯片决定的,供电才是首当其冲的要素。IBASSO在3系上沿袭和改善了双电池架构,是一个好事情,可以期待和看到的是,这个架构是可以将DX系列播放器音质上下限显著提升的方式。虽然我个人觉得双电池的DX300用了四颗CS43198芯片做解码有点奢侈(其实两颗也就够了),但是就当它是留了一些性能空间,在后续的产品中继续开发吧。关于硬件的话题暂时说到这里,从DX300入手到现在,差不多也有一个月时间了,下面简单说说我对它声音的感受,包括和DX220MAX的对比。

从DX220到DX160再到DX220MAX,IBASSO家的播放器产品一直延续了同一种声音审美,两个字概括就是:清丽。这种特质在DX300身上依旧得到了继承,有人会问,清丽的声音是一种神马体验?简单来说,这样的声音不拖沓,速度比较快,也充满着韧劲,并不轻浮,可能你会说,还是太虚无了,能实际点吗?

那么可以用一张唱片去诠释这种清丽,我选来的是水星公司出品Living Presence系列的大名盘《最受欢迎的巴拉莱卡三角琴》,由奥西波夫民族乐团演奏,这是一张TAS上榜录音,也是一张有故事的唱片。啰嗦几句,这是1962年(注意这个年代的美苏关系哦),美国录音技术人员突破种种外交障碍,首次赴莫斯科录音的收获,机会不易,因此唱片公司方面也动用了当时最好的录音设备:3轨35MM磁性胶片录音设备、Ampex 3轨1/2英寸磁带录音机和3只德律风根201话筒;要知道,使用原本用于电影的35mm宽频胶片进行录音,可是水星公司的独门绝活,加上苏联方面的乐团也是代表了当时最高水平的演奏和最丰富的俄罗斯民族乐器的奥西波夫(包括巴拉莱卡、多姆拉、牧羊号、手风琴、短笛和打击乐器)。种种不容易汇集到一刻,才留住了这份无法重来的经典录音,唱片中的各种乐器,尤其是巴拉莱卡琴和多姆拉琴的质感特别好。用DX300驱动好推的达音科动圈“禅”和难推的瑞弦P10平板耳塞,你都可以听到整个乐队里面,各个声部的层次非常有序,哪怕同样都是拨弦乐器,你也可以轻易分辨出不同音色的乐器站位,同时,“弦”的振动,并不是钢丝一般的尖、亮,而是有弹性,也有厚度的,可以听到的不是弦本身的运动,而是弦带动了空气在琴腔中展开了共鸣,你可以把这种感觉类比到吉他中,想象一下吉他的泛音,差不多就是这种感觉:迅捷,不拖沓,不单薄,有饱满的共鸣,也有适可而止的泛音,这就是我想表达的清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0-7 00:5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