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ang1206 于 2021-10-2 00:19 编辑
自从我买了那对难搞的音箱我就折腾的不行。cd机,纯甲类功放,电处理,墙插,发烧线材折腾了一圈。每次折腾后,用不了多久就又开始躁动,琢磨着还能折腾点什么,不把最后一点汁水榨干都不甘心。能折腾的都折腾了,最后又想试试电子分频,做了一圈功课,决定开始付诸行动。买了一台百灵达的电子分频器,若干线材和接线柱,又在咸鱼收了两台相同的功放凑齐了三台,仔细想了一下过程就开搞了。
两个音箱的高中低三个单元分别接三个功放,高中低单元可以分别调整声音的大小,可以静音,还有就是可以调整音箱的分频点。我将分频点设置在200-500hz和5000-7000hz,实际听了一下,感觉在这个范围内,无论怎么改变分频点的位置,听感上听不出什么区别。然后我将高音分频点定在7000hz,单独听高音喇叭的声音。高音喇叭发出的声音音量很小,我觉得如果不是太挑剔,甚至把高音喇叭关闭,仅仅听中低音喇叭,估计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也就是说有没有高音我觉得无所谓。当我乐此不疲的测试着电子分频的时候,我又买了一对四寸的小书架箱,这个书架箱最低音到70hz,于是我测试了一下40-70hz对听感有多少影响,最后觉得,这部分声音对实际使用影响不大,只有某些突出低频效果的音乐才能体会到40-70hz的作用,很多歌曲没有这部分低音感觉也不是不可以。但是相对来说,40-70hz的声音的重要性比7000hz以上的声音要重要。所以书架箱加一个低音炮还是可以考虑一下的,超高音我就不会去考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