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龙 于 2017-7-18 13:18 编辑
今年重新装听音室,但时当我把全部的器材原样的搬到新的听音室之后开声的那一刻,出来的声音真是把我吓一跳,原来开到30dB的音量,现再要开到60才够响,即便开到60声音也是干巴巴的,听那这样的声音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人生中从来没有这么失落过,虽然有预料到声音不会一下很好,但没想到这么差!然后折腾摆位,处理扩散,仍然是不行,Dynaudio C2 6.5寸的单元想要填满45平的方间是难以做到的。把DynaudioC2挂咸鱼,还好挂两天就有人上门收走了。送走C2,开始痛苦的寻找音箱。。。。每个周末都强行拉着朋友当司机,跑遍珠三角的各大大小城市,反复的试听各种系统,虽然跑的很累,这个过程种也学习到了不少
以下都是在锁定后几乎要下手买而没买成的音箱。 1.EgglestonWorks Andra III 这个音箱迷人的中频几年前就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专程上肇庆一发烧友家去试听也感觉非常好,身边搞声学的朋友都劝我不要买这箱,这箱的分频器被黑成屎。。。。想想也是,风格太强列,用来当监听系统不太合适,就这么放弃了自已非常喜欢的声音!
2.B&W800D3,找到一对二手准备买时去听,声音完全不对路,仔细观查,防弹布里面撑出来一些霉丝,应该是严重受潮,估计里面的弹布都长满了长毛。总结回想以前几次买二手音响器材的经验,从买来的器材没有一件是好的,买的马克380S前级还带直流输出,买回来第二天就烧掉了音箱! 于是放弃二手,找新的,到处厚脸皮去试听,听了几次B&W800D觉得那并不是我要的声音,太过于夸张了。
3.Wilson Sasha 在不同的商家处听过很多次,感觉非常难搭配而放弃。
4.PMC BB5,好箱,只是巨大的体积不是一般场所能放的开的。
5. Focal Scala Utopia MKII,乌托邦无疑是好音箱,大的买不起,小的有特价,价格合适,声音也比较通透迷人,稍微有一点个性,成为我最后的备选音箱之一
6:PMC MB2 se 之前听的PMC BB5感觉还是可以的专门去试听了感觉不错,马上就定了一对,无奈给我送货时却送来的是一对PMC MB2 Deluxe,这箱高频太过强列,几经沟通还是给我重新定了一对新的PMCMB2 SE 才开始真正的折腾过程。正因为发错货,我有两对不同的八爪鱼同场把玩,也并不是坏事。
入手PMC MB2 se后才发现,手上的音箱全部都是大馒头中音,K+H O300,ATC SCM 35,PMC MB2 se,喜欢ATC 密度和质感,喜欢O300的饱满和热性,喜欢PMC MB2 se丝毫毕现的监听风格,而又有浓郁乐感!
分享声学环境处理和电源处理的经验
几对音箱在新环境里都发挥严重不正常,请做声学的朋友进行测量研究,得出结论是低频扩散不够,高频吸收过多,重新进行调整。还好我只是简单的处理,比较容易针对性调整。在试听音箱过程中听到过很多过度装修的听音室,声音非常干瘦,吸音吸的过量了,想要调整基本要全拆了重装,我的经验是尽可能少的去做所谓的声学装修,后期根椐需要来添加处理。
新试音室在工业区里面,供电非常的糟糕,以前定的PLITRON 环牛到新环境之后竟然呜呜叫,声音也很难听,究其原因,是因为工业区有大量的变频器驱动电机,导致供电网络里有大量谐波和直流分量,环牛顶不住这么大的干扰,首先考虑的是各种滤波的方式进行处理,反复尝试还是没有达到最理想的状态,最后找了好多个EI型隔离牛和双C隔离牛组合调整才把电源系统调好,关于电源处理不是一两点可以讲的好的,有兴趣欢迎加群交流,钰龙韵QQ群:58743060
总结:音响器材没有一步到位的,再天价的器材都是如此,要想出好声音,一定是非常用心的去微调周边细节,器材风格和性能上的搭配、电源处理、声学环境、线材搭配、避震处理、还有不断的虚心学习提高,花多少心思在上面决定你的器材出什么样的声音!
23号北京耳机展,30号深圳耳机聚会,我都会参加,期待有机会和您面对面交流器材心得。
也欢迎朋友们来我们深圳的试音室听歌喝茶!
钰龙韵QQ群:58743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