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新的爱尔兰产HD600,每天早开晚关,大概15小时,FOOBAR2000随机播放各种风格音乐,音量略大于正常听音。
前端是创新1240声卡。其定位为专业音乐声卡,自带耳放话放,USB供电,官网宣称能够驱动330欧以下的耳机。
新机到手后的听感,总的来说就是高频硬,中低频不足,声音比较纤薄,干冷,稍有些刺耳。大动态(峰值-20~-10dB)的音量要到75%以上才能获得适当的响度,强音紧,弱音虚。
在大约40小时后,响度开始明显提升,到50小时,同样的大动态只需要60%左右的音量。与此同时,中低频的频响失真也改善很多,声音变得更饱满有力,主观上响度的感受,跟中低频确实有很大关系。不过我不能确定响度的增加,是客观上振膜因为煲机而扩大振幅,还是因为中低频的增加导致的主观上的响度变强,或者是二者兼具。
中低频量感上来之后,在音乐上的变化,除了音色更为扎实之外,还有动态表现的提高,乐队齐奏的渐强段落更真实,更有力量感,弦乐组的气氛烘托更有感染力,强音的生硬感有一定改善,但弱奏的部分还是比较虚。
高频方面变化不大,仍有尖锐和紧绷的感觉,泛音不够完整。
从90小时开始,响度再次增加,大动态作品在55%左右即可获得适当的响度,而动态范围较小的歌曲甚至可以降到40%以下,动态对比的真实感更为强烈。中低频的比例继续增加,听感更为扎实、丰满,高频生硬的感觉也有比较明显的改善,声音整体上更柔和、更从容。
在120小时之后,高频泛音丰富了一些,纵向空间感有些变化,不是变得有更大的纵深,而是更为真实,远近乐器的高频衰减对比变得明确而清晰。响度以及中低频没有可察觉的变化,和原来的IE80相比较,大致上应该是已经初步煲开了的样子。
因为是第一次听大耳机,煲机带来的响度变化之大,让我很意外,不知道是只有高阻耳机这样,还是所有大耳机都是如此。
同样意外的,是这块创新声卡。不能说把HD600推好,但也绝不是只推响而已,和IE80比起来,推成这样,已经是相当可以接受的程度了。是不是我的要求太低了,希望有用过这款声卡的烧友来交流一下。虽然,距离理想中的那种“扑面而来、历历在目”的效果还是有一定差距。可能HDV820应该做得到吧。
有一个让我疑惑的点,是关于人声。几乎所有人都说HD600听人声不行,我听了几十小时了,也没听出来怎么个不行法。
大耳机的优点就不多说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有音箱一样自然的听感,又不用担心邻居来敲门(我的音箱,即使白天也从来不敢把音量调到20%以上)相比耳塞最大的优点是省心,拿过来就听,不用理线,不用反复调整姿势,担心漏气。缺点就是夏天戴着还是有些闷热,每次摘下来,耳朵都一阵清凉。然后就是,宽厚的头梁让本来就不富裕的发量雪上加霜。此外还有一个不是缺点的缺点,对我这种喜欢随机播放的人来说,大耳机的动态表现能力,基本上不存在一个中庸的大小动态通吃的音量,频繁调节音量是很讨厌的一件事。
200小时的声音比起150小时的,变化不明显,估计在150小时左右已经煲得差不多了。暂时先用声卡凑合着听,以后的话,前端的选择仍然没拿定主意,HDV820,除了价格(包括二手),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