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一二年都没参加过耳机聚会,对绝大多数新耳机都只看过网上的描述。这次canjam离我就一个半小时车程,加上小朋友刚好周末在那附近有比赛,顺道去逛了一圈。
主要目的如下:
1. 听听T+A Solitaire P听古典到底咋样
2. 听听susvara是不是真那么好听
3. 听听大乌听流行到底有多过瘾
4. 看看我听了十几年耳机的半残听力还能不能分出耳机、器材的差异
5. 如果有时间,听听新平板耳机到底是啥感觉
到了之后发现我想多了。都是开放式摊位,人声嘈杂,戴上开放式耳机能清楚听到隔壁位置耳机里传来的音乐声。这种情况下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体会一下每个耳机最鲜明的特点,其他细微之处就只能见鬼去了。我本身不善于总结听感,随便写写大家当消遣看看吧,真需要参考还是得问用家。.
.
进门看见的第一个摊位就是focal的。找到了22款大乌,前端是dcs lina三件套。音乐程序不知道是啥,搜了几首歌都没有,后来听了前人搜索过了adele和忘记了名字的啥,深刻体会到了声场是如何的小,以及人声是如何的舔脑子——因为声音都集中在脑袋里很小的一个区域,所以舔的不是耳朵。质感非常强烈,爽是爽得不行,但确实很容易就疲劳了。后来试着听了首钢琴奏鸣曲,没太大动力听下去,就闪人了。或许找个安静得环境调低音量,耐听度会提升一些吧。
.
.
然后找到T+A的展台,搭配是某"Wolf"牌网播+HA200+P和PSE。等待的时候把玩了一下刚出的蓝牙耳机T,做的倒是很精美。后来看到有人提到价格是$1500,没想法。等到我了,网播却死活连不上roon,最后也没听成。老头给了我一张卡去楼上private room听,先拿着了。
.
.
接下来跑到hifiman展台,一排耳机都挺好看的,问了排队的哥们哪个是susvara,等了三分钟不到吧,前端也是dcs lina三件套。折腾了半天也没发现怎么选歌,随便听了一首——啥好也听不出来——正说明了不怎么喜欢的音乐用啥耳机也不会特别喜欢~~旁边应该是HE1000的耳机音量超大,只能起身走了。没两步路,在旁边展台意外发现一个用hifi rose数播+TT2+Felix胆机推susvara的组合,正好放着马友友的某张专辑。这边稍微安静一点,足够让我感受到了那份好听。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一下——背景残响(低频?)弥漫的恰到好处,每次拉弦都似乎微微镀了一层光晕,是一种耐听、有些微染色但不腻味的第一感觉。到目前为止最好的听感吧。
.
.
转个弯是raal铝带耳机,很想听听看,无奈一直有人。比起老款,加了个耳罩,看着很廉价的海绵做的,加上放大器价格飞天。
.
.
于是到旁边听听评价很高的lina tube audio放大器。现场有MZ3和ze10,耳机堆了一堆meze, audeze等等。我对带音箱输出的耳放没啥兴趣,于是插上MZ3先听了会儿meze empyrean elite。现场无线网络慢的令人发指,搜索结果一个字符一个字符跳着更新,只能听了本机一些经典美国老歌。不难听,但也完全没有听下去的欲望。换上audeze的LCD-X听了一分钟,听感很奇怪,一般耳机声场小就会局限在脑部一小块区域,这个耳机声音却很明显的是从左右耳罩分别出来的,彼此没啥联系。不知道出什么问题了,懒得追究,换台。
raal还是有人,往另一个方向走。。。有个长展台堆了索六万和一些DAP,位置有点挤人也不少,懒得参和。。。chord展台停了一下,mojo2比我意料中更小一些,hugo2则比想象中有质感不少。想听听dave直推,一直有人。。。再旁边是铁三角,手持两个5k的我毫无波澜,跟站台的小哥聊了会60周年产品,被告知会出一个高端无线耳机,会有DSP处理能力(DSP这个不太确定是不是T+A的T串台了),还会有一个定价一万美元左右的木碗旗舰,框架用镁合金减重,限量数目比L5K更少,可能100或者200套?距离我也太远了,瞎聊了一阵子材料调音啥的一会儿走人。
出来才发现外面有几个房间其实挺安静的,但人都不少。ZMF房间有点兴趣,但懒得去了;看headfi帖子还有个dcs房间,没发现。想了想,直奔楼上T+A老头说的那个private room。开门的伙计(后来知道是里面耳机的收藏者John Marshall)把我引到里面一个小隔间——我的老天,总算有个安静的地方了,而且并不是T+A的dealer,而是solitaire P加上一堆静电,倒是圆了我没听过静电的遗憾~
T+A P的前端是入门级,goldnote一个解码加gsx mini,我特意听了刚才susvara听过的马友友,一支naxos出的弦乐,某女钢琴家弹得展览馆之画和舒伯特能搜到的一只钢琴奏鸣曲。这耳机快准但不冷不干不刺,乐器质感和力度都好,同时音乐编织(就算是它编的吧- -)的整体感很强。作为比较,我同一组合顺手听了旁边挂着的DCA的expanse,今天早些刚刚在headfi上看到有人猛夸它,结果很悲剧。姑且认为是分离度很高吧,乐器各自为政,但完全没有整体感,也莫得感情。莫非是缺低频造成的氛围感不足?兴趣不大,也不深究了。
.
.
.
.
听完P,跟当时同在房间里的小哥扯了几句,他建议我分别听听同时在场的X9000和香格里拉(应该是大香吧,没写Jr)。共有两套前端,一套weiss 501+BHSE,另一套Boulder 812+BHSE,交叉推了两个耳机,一共四种组合。
.
.
.
.
作为一个没听过多少高端货且第一次听静电的人,我不觉得自己能够总结各种组合的细微区别。纯说听感,X9000比起大香都要略软一些(主要指感觉到的乐器动作轻一点点。另外那位小哥对此很诧异,说我是一个觉得X9K比大香软的,不过各人听感不同很正常)。但四种组合无论哪一种都非常、非常好听,让我总是忍不住再加点音量试试再降回来。有些音乐比如think you can wait这首歌,weiss 501+bhse+X9000的听感无比舒服,人声低缓却有点大乌舔脑子的感觉,配乐萦绕,软也罢硬也好,反正我喜欢这个组合胜于其他三个。最后总结——一个都买不起。现场还有009、MrSpeakers的静电等等,懒得听了。另外,这个时候我似乎把T+A P给忘了~~
.
.
就这些吧,接下来应该不会再参加canjam了,新耳机越来越贵,慢慢就没那么多想法了...谢谢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