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319|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便瞎聊~发烧之路和那些莫名其妙的执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30 15: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coolbaobao 于 2023-1-30 15:41 编辑

其实我从八十年代就开始玩CD和黑胶了,但用的都是低端设备,因为脑子里一直有一个莫名其妙的执念:好的音乐是不需要高音质来衬托的
就这么瞎玩了几十年,直到五年前开始入烧,才终于开始明白:好的音乐,尤其是大编制古典音乐是离不开好的回放设备的



你看,为了一个愚蠢的执念,浪费了几十的听音时间



发烧过程中经常会形成这样莫名其妙的执念,比如:



好的器材就是忠实地还原现场,或者说真实自然才是好声音



基于这个莫名其妙的执念,我初烧时选择监听声,还搞了一套真力2.1,现在在吃灰
终于有一天想明白了,录音记录的只是关键特征,根本就不存“还原现场”一说,也不存在“还原录音”,录音之后所有的声音都是通过器材播放的,根本不存在作为绝对参照的标准器材
乐器制作者、音乐厅声学设计者……追求的都不是“真实自然”,为什么重放时要追求“真实自然”?




线材无用论



初烧时用的都是最便宜的垃圾线,还正儿八经地用垃圾线玩分体,还发表听感评测
直到偶尔换了一根好一点的线,才体会到其中的巨大不同
真想把初烧时那些胡说八道的贴子全删了



但就算玩了模拟线材,有一阵子我还是相信
数字线材是不会影响声音的



直到开始接触同轴线,发现这玩意对声音的影响不亚于模拟信号线

玩电源线的过程同上,不复赘述



数字读取和传输是不受器材影响的



当年有一台马兰士最低端的入门CD机,一直吃灰很少用
有一天忽发奇想拿这台CD机当转盘,接解码比较一下,结果发现把我的PCipad打得满地找牙
后来入了台像样的CD转盘,又把马兰士打得满地找牙
……



还有一些谜之执念,影响个人口味的
比如:
大编制太吵,室内乐才好听

后来发现那完全是因为器材太烂
现在我听的音乐大部分都是大编制




音乐就该是好听的旋律,现代音乐都是噪声



我也不知道这个执念怎么来的,反正就是一直都莫名排斥现代音乐
自从开始入烧之后,越来越明白音乐的本质就是音响,并且逐渐开始接受现代音乐
直到现在我几千张CD里绝大多数都是现代音乐



然后我又产生了另一个莫名其妙的执念
传统音乐要用好听的器材回放,现代音乐则不需要


其于这个莫名其妙的执念,我很长时间都没有升级器材,直到有一天闲鱼随口砍了一台胆机,不料对方答应了(砍成了价就一定要买,这是基本信用)
然后我开始玩胆机,发现自己听过胆机之后听不回石机了
不管是什么音乐,想表达什么,即使想描写地狱末日,它也得有偶次谐波

……

以上这些执念,我也不知道是怎么来的,反正都是大脑里自动形成,结合一些有限的知识,自己觉得好有道理啊,然后自己就信了
对,全是自我洗脑,没有一个执念是从实践中来的

这些执念带来的害处就是把自己变成井底之蛙,错失很多美妙的东西
要打破这些执念也很简单,只要实践,也只有实践



现在每次看到论坛里新人发表一些自以为是的高论(还多了一些“资本”之类的流行词汇)
我仿佛看到了从前的自己
就笑笑~~



引申开去还有很多话,但这是耳机论坛,不多扯了


2
发表于 2023-1-30 15: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孟加拉国
支持大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3-1-30 15: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我还有一个执念,好听的旋律本身比器材更重要,期待打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3-1-30 15: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哈哈哈  支持!很多观点不谋而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3-1-30 15: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林生的耳机 发表于 2023-1-30 15:52
我还有一个执念,好听的旋律本身比器材更重要,期待打破

那还是建议你听一下广挽墓碑大气层,它没旋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3-1-30 16: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江门
呵呵,终于明白了。每个人都是同样走过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3-1-30 16: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dfying 于 2023-1-30 17:14 编辑

执念多了,这里最常见的就是莫名其妙的认为耳机声音比音箱好,这就很奇怪。

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你提的所有执念,包括你没有提但是论坛里常见的其他执念,有个共同点:就是通通执在省钱的一边,没有一个执在花钱的一边。

为什么?你们问自己。

省钱没错,但是生命是短暂的,钱省下来你又带不走。何况就算要省钱,也要通过花钱来省钱。一味的省钱那叫吝啬叫抠门,是一种极大的缺点。

我现在推荐普遍安装超级电容,而且不是一台,可以十几台一起用,没一个人肯用甚至没一个人肯试,这是不是你说的执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3-1-30 16: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谢谢总结,很多执念我也有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3-1-30 16: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许昌
刚刚悟到的,看到这个贴,于是发出来
如果完全还原作者想让听者听到的声音,肯定很好听,不好听是歌不适合你或者歌本身难听。耳机调音与作者调音,混音类似,改变音质后可能更好听,也可能更难听。耳机调音分为不同的风格,对该风格的音乐,因为个体差异,一些人会觉得更好听,一些人会觉得更难听。往往别的风格的音乐会因为耳机调音变得不如原来好听。即便是同一风格的音乐,有的歌也变得更好听,有的歌变得更难听,而且变动幅度不同。调音师,混音师是听着高端音箱工作,耳机注定不能完全还原作者想让听者听到的声音。所谓的还原向耳机,也都是调过音的,也依然可能因调音使音质变好或变差。如果没钱买多个耳机对应不同风格的音乐,也没机会试试这个特色耳机是否适合自己听这种类型的音乐,那就买个杂食还原的耳机而不是买几个便宜的特色耳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3-1-30 16: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别的不记得,我就记得你的大理石调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3-1-30 17: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仙梦情真 发表于 2023-1-30 16:47
别的不记得,我就记得你的大理石调音

事实证明大理石是必要的
虽然代价大了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3-1-30 17: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coolbaobao 发表于 2023-1-30 17:14
事实证明大理石是必要的
虽然代价大了点……

其实花岗岩比大理石更好 密度更高 哈哈哈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3-1-30 21: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是收入开拓了楼主的发烧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3-1-30 22: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
仙梦情真 发表于 2023-1-30 16:47
别的不记得,我就记得你的大理石调音

我也记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3-1-30 22: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武汉
硬件玩的是钱。

音乐爱好是一种系统性,经年累月的听音积累。

坐拥百万器材不妨碍成为一个听不出音乐流派的乐盲。

金耳朵不是分辨这根线和那根线的区别,而是这个人的演奏和那个人的演奏有什么不同。

条件允许范围内提升硬件非常必要,力求最大限度还原演奏的原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3-1-31 00: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认知都是在试错中提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3-1-31 00: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枣庄
卡西姆2019 发表于 2023-1-31 00:23
从线材开始就胡说八道了

你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3-1-31 00: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枣庄
卡西姆2019 发表于 2023-1-31 00:23
从线材开始就胡说八道了

又急为何不去自己试试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3-1-31 01: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发烧就是一个认清什么投入是有效的,怎样的音乐是自己喜欢的,怎样的调音是耳朵喜欢的过程。后两个问题搞明白了,心就定下来了,烧也会慢慢退下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7-26 07:5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