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926|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测评抢先看】引人注目的选择:Headfonia网站测评iFi悦尔法GO pod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5-13 19:1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贵州贵阳
关键词:解码耳放一体机、TWS蓝牙耳挂、可穿戴式音乐播放设备
测评人:Yagiz
发布时间:2023年4月18日
原文链接:
https://www.headfonia.com/ifi-audio-go-pod-review/
部分内容有删节。





今天,让我们来测评iFi悦尔法全新的GO pod真无线解码耳放!其售价为399美元。

iFi悦尔法
iFi Audio是一家很受烧友认可的音频公司,它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英国。iFi Audio以其创新的设计、先进的技术和不断增长的、对卓越音频的承诺而名声大噪,它们生产的高品质音频产品很快获得了市场认可,包括DAC、耳机放大器及音频类配件等等。凭借对音频性能、精细工艺及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注,iFi Audio已经成为了被全世界音频设备爱好者认可的品牌。

iFi悦尔法GO pod可穿戴式无线解码耳放
GO pod是一款真无线蓝牙适配器。其设计初衷,是为了给高端耳塞用户带来无线聆听的便利性。这款设备提供了与多种耳塞母座的兼容性,令很多有线耳塞能够无缝转变为无线设备。在本篇测评中,我们将讨论这款设备的工作原理,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
以下是新品GO pod的亮点和规格:

  • DAC:Cirrus Logic Master-HiFi 32-bit DAC
  • 蓝牙芯片组:高通QCC 5100系列 蓝牙5.2
  • 蓝牙编解码器:LDAC*, LHDC/HWA*, aptX Adaptive, aptX HD, aptX LL, aptX, AAC, SBC
  • 支持采样率:最高24bit/96kHz
  • 信噪比:32Ω ≥129dB (A) / 300Ω ≥132dB (A)
  • THD + N:≤0.002% (1kHz/32Ω)
  • 自动阻抗检测:16Ω/32Ω/64Ω/300Ω
  • 输出功率:120mW@32Ω; 4V@300Ω 16Ω:≥0.98V/60mW; 32Ω:≥1.96V/120mW; 64Ω:≥2.77V/120mW; 300Ω:≥4.0V/53mW
  • 电池:180mAh(GO pod)+ 1500mAh(充电仓)
  • 续航时间:达35小时(编者注:GO pod本机+充电仓)
  • 功能:真无线镜像技术,骁龙畅听技术,IPX5,MMCX/2 Pin,Qi无线充电5V/1A、5V/2A + USB-C快速充电,cVc麦克风,单GO pod模式,以及更多功能。
  • 充电仓尺寸及重量:大约116 x 76 x 38.5 mm,148g
  • GO pod尺寸及重量:大约43.5 x 16.4 x 9.5 mm,16.6g(副)
  • 建议零售价:399美元/英镑
(编者注:规格如有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您可至iFi悦尔法官方网站查看产品相关网页。另外,请务必查看用户手册,了解详细的产品功能信息。



包装及配件
收到GO pod后,您首先会注意它使用的依然是iFi悦尔法惯用的包装,时尚而又简约。外包装盒采用了简洁的设计,正面是产品照片及型号名称。在包装盒内,GO pod本体被安全放置在充电仓里。
在配件部分,您会发现一只体积不小的1500mAh充电仓,一条USB-A到USB-C的充电线,三对耳挂(一对是装好的),一张iFi贴纸,一份快速入门指南和一本用户手册(编者注:中国大陆销售版本为二维码卡)。iFi悦尔法在设备包装内配送了0.78mm 2pin及MMCX耳挂,首批和各品牌耳塞搭配的套装中,还将加赠Pentaconn ear耳挂。至于其他的选择,iFi表示更多转接耳挂正在开发中,将来也能有机会购买。



配件很全面,考虑周全,确保您能拿到“立即开始使用GO pod”所需要的一切东西。
总体来说,GO pod的包装及配件,显示了iFi对细节的关注,且从一开始就致力于提供一流的用户体验。坦率地说,iFi给我带来的体验一贯如此。作为一个已经购买使用该公司产品超过5年的玩家,iFi悦尔法在这方面从来没让我失望过。给这个团队点赞!

设计及产品质量
让我们从充电仓开始聊。充电仓的尺寸约为116 x 76 x 38.5mm,这可绝对不是一个小盒子。它的尺寸能和Pelican 1010箱子比大小了,而这个收纳盒经常有发烧友使用。盒子采用塑料材质,比较轻,重量为148g(编者注:产品规格有变更)。它具备优雅且有凝聚力的外观,光滑的哑光黑色表面,与GO pod本体的设计美学相匹配。
打开盒子,迎接您的是一对优雅的LED灯,它照亮了充电座的部分,GO pod本体和耳塞则安全地摆在里面。只要打开充电仓的盖子,LED灯就会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增强设备的视觉吸引力。充电仓内的可接触面采用了豪华的天鹅绒材质,让人联想到精致的珠宝盒,带来了一种高大上的感觉。恰到好处的LED灯,再加上天鹅绒内衬,让充电仓具备精致、优雅的外观,提升了整体的用户体验。
这个充电仓虽然可以外出使用,但对放在口袋来说,尺寸还是有点太大,即使是夹克衫的口袋也不太行。然而,充电仓够大的尺寸,确保有足够的空间来收纳采用多单元设计或体积较大的大耳塞,为各种耳机提供了多功能性。选择塑料作为外壳材质,不像铝质那么高级,确实可能会让人感觉与产品价格不太吻合。但是,铝质外壳有可能让重量超过目前的,对那些在耐用性和便携性之间追求平衡的烧友来说,这并不可取。



至于GO pod本机,iFi悦尔法选择了一种现代设计,在美学和功能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GO pod本机采用了高品质的塑料材质,且设计了粗糙的、类皮革的纹理。类皮革的质地不仅增强了视觉上的吸引力,还能防止留下指纹和污渍。GO pod本机的外侧有拉丝铝板,表面很有光泽,内部是触控传感器。设备重量相对较轻,这有助于在佩戴时保持耳朵的舒适,并最大限度减轻长时间聆听带来的疲劳。
耳挂由较软且有弹性的材料制成,以确保安全及佩戴舒适。耳挂很容易与耳部轮廓相贴合,确保GO pod在活动状态下保持位置不变。耳挂的另一端设计有带防呆口的2pin转接头,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可快速更换。附带的耳挂有以下几种:MMCX、0.78mm 2pin及Pentaconn ear(首批套装版加赠),广泛满足了耳塞玩家的需求。这些耳挂结构良好、坚固耐用,为适配的耳塞提供了可靠且安全的连接。



GO pod本机的另一个突出设计特点,是其IPX5防水等级。确保设备能够防止汗水及轻度的溅水,让设备成为在不可预测的天气条件下,进行锻炼、户外活动或日常通勤的理想之选。当然,您用来和GO pod搭配的耳机也需要具备防水、防汗功能才行。

控制装置
iFi悦尔法GO pod采用了优雅而实用的设计,在左右设备的外部可以看到铝制面板,这是设备的触控界面。用户可通过点击面板来进行各种操作,与这些控制功能进行交互。操作包括:播放音乐或暂停播放,向前或向后跳过曲目,接听或挂断电话,以及打开所连接设备的语音助手。触控面板很灵敏,学习这些操作手势并不困难。虽然一般情况下我不喜欢触控,但对于挂在耳朵后面的设备来说,这是最好的解决方案。此外,我很欣赏iFi悦尔法将硬件和软件音量控制同步化的设计,这样就不需要在音源设备上不断进行调整了。

技术
GO pod可穿戴式解码耳放拥有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先进技术功能,确保了无缝及高品质的无线音频体验。GO pod配备了高通公司的QCC5100系列芯片组,提供稳定的蓝牙5.2连接及高通骁龙畅听技术平台的兼容性,这不仅增强了传输范围,还确保了稳固的连接,将延迟及掉线的情况降至最低。高通骁龙畅听技术仅适用于部分安卓设备,苹果用户是没办法利用它的。



GO pod支持广泛的高清蓝牙格式,如LDAC、LHDC(HWA)、aptX HD、aptX Adaptive、aptX Low Latency、AAC及SBC。这种兼容性确保每台音源设备都能提供其蓝牙规范所允许的、最高的音频解析率。GO pod还次采用了高通公司的TrueWireless Mirroring(真无线镜像技术)技术,这项技术通过根据使用者位置及信号强度,自动调整GO pod,来保证无缝的真无线立体声体验。它给我留下了积极的体验,过去两周,我一直在使用AptX Adaptive和AAC编解码器,并搭配Vision Ears VE7耳塞一起使用,在使用中我没有遇到任何掉线或卡顿的情况。
高通公司在2021年通过骁龙888芯片组推出了骁龙畅听技术,后来又将其扩展到骁龙8 Gen 1和8 Gen 2芯片组。GO pod支持LDAC和LHDC传输,但要实现900-990 kbps的无线传输速率,需要搭配支持骁龙畅听技术的手机。我使用了采用Android 13系统的骁龙865手机对GO pod进行了测试,当我通过开发者选项迫使设备以990 kbps的速度进行传输时,发现情况确实如此。我的手机自动检测到GO pod支持LDAC,但在测试中无法使用高于600-660kbps的LDAC传输。然而,我发现GO pod是最棒的无线设备之一,因为不同编解码器下的性能差异非常小。在我使用iOS 16.3系统iPhone 14 PMX时,AAC编解码器下,GO pod的性能和采用Android LDAC 660kbps编解码器时非常接近。对于不能使用前面所提到编解码器的iOS用户来说,这实际上是个好消息。所以,如果您是一位iOS设备用户,考虑购买GO pod时,也不需要太担心编解码器的问题。



此外,我强烈建议iFi悦尔法为其蓝牙设备开发一个专门的APP,允许用户选择他们所喜欢的编解码器。这不仅可以提高整体的设备兼容性,还可以为用户提供更高的控制和定制空间。一些额外的功能,如在线软件更新及DAC滤波器的切换,都可以被放在应用程序之中。目前,您可以搜索在Android和iOS平台上的iFi-Gaia APP,虽然需要注意的是,这个APP中的可控制选项比较有限。

DAC及放大部分
GO pod利用分立元件进行数模转换及放大,以优化音质。设备配备了两片Cirrus Logic Master-HIFI芯片,每边都有一片,进行单通道32bit高清转换,而消除抖动的精确时钟,能够确保低失真及高动态范围。GO pod还具备基于硬件的模拟音量控制,及可定制的数字插值滤波器。
在放大阶段方面,GO pod向每个连接的耳机单元提供了平衡输出信号,为高灵敏度的入耳式耳塞提供了足够低的失真及无噪声的背景。
GO pod现在拥有了我们测评过的“最强大TWS耳塞适配器”的称号,超过FiiO UTWS5的独立解码和放大阶段。GO pod具备“自动检测所连接耳塞阻抗”的功能,在四种设置(16、32、64及300Ω)中调整对应功率。以下是数据:
  • 16Ω:≥0.98V/60mW
  • 32Ω:≥1.96V/120mW
  • 64Ω:≥2.77V/120mW
  • 300Ω:≥4.0V/53mW
GO pod能够提供令人印象深刻的输出功率,适合搭配市面上的任何入耳式耳塞。



电池续航
iFi悦尔法GO pod具备出色的电池续航。本机设计有180mAh的内置电池,单次充电可提供长达7小时的连续播放时间。除了每侧GO pod单独的电池续航时间之外,1500mAh的充电仓更能将总续航延长至35小时左右。
充电仓支持Qi无线充电及USB-C快充,为设备充电提供灵活性。GO pod的独立电池续航加上充电仓的供电,确保用户能随心享受音乐,而无需担心不断为设备充电。



在测评中,我强制以恒定660kbps比特率输入音频信号给GO pod,持续播放时间长达6小时。GO pod+充电仓标称的总使用时长约为35小时,我强制以固定比特率传输,实际的使用时间也达到了约30小时。尽管这样会让续航略有下降,但听感体验依然令人愉快,且使用方便。使用LDAC能听30小时,这已经很棒了。

麦克风及通话音质
iFi悦尔法GO pod本机内配备了高品质的MEMS麦克风。与所有TWS耳机及可穿戴蓝牙适配器类似,麦克风与用户的嘴部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带来了挑战。在过去几年里,大多数传统的、无麦克风杆的TWS耳机在测评时都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很不幸,GO pod在这方面也有点不足。



在安静环境下,GO pod的性能非常好,能清晰准确地传输用户的语音。然而,当遇到有大量噪音的嘈杂环境时,通话音质会下降。尽管有这样的限制,但值得称赞的是,iFi悦尔法为GO pod配备了具备cVc功能的、性能比较优秀的MEMS麦克风,尽管这款设备可能没办法像苹果AirPods Pro 2等产品那样,有效阻隔其他人声。GO pod非常适合在办公室或居家环境使用,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和带有加长麦克风杆的TWS耳机相比,您对它通话性能的期望就不要那么高了。

声音和表现
GO pod具有中性的特质,低频是略微抬高的。作为蓝牙连接适配器,其细节水准令人印象深刻。它听起来很干净、清晰,在整个频谱范围内都有很好的细节发现能力。稍稍抬高的低频带来了温暖,增强了音乐性及可以感知到的活力,特别是在欣赏电子舞曲和舞曲时,感觉尤为明显。GO pod不会让您搭配的耳塞声音过于饱和,或改变其调音特性。
从低频开始说起,GO pod带来了略微抬升的低频响应,为声音增加了一丝温度和音乐性。这让它特别适合欣赏电子舞曲及舞曲,因为在这些流派中,强劲、具有动感的低频是必不可少的。与我们在Headfonia上评测过的其他TWS适配器相比,GO pod的低频表现得圆润且更有力,打击感更强,深度更深。低频不会过强,也不会混入中频中。它的低频控制得很好,很紧实,并提供了不错的冲击力和形体感。




接着说说中频,GO pod提供了平衡而清晰的中频表现,感觉非常的透明。我用Vision Ears VE7做测评的耳塞,它的中频非常干净,具有丰富的细节。GO pod很好地表现出了VE7的特质,中频表现透明且中性。人声、器乐轮廓清晰,呈现出自然的音调。声音完全感觉不到染色或人工修饰的痕迹。中频具备良好的透明度,听起来并不拥挤或遮遮掩掩。中频的音符有不错的“重量感”,特别是对于一款无线设备而言,器乐的音色感觉很准确。
继续说说高频,GO pod的高频表现是宽广而细致的,有很好的解析及清晰度,补充了整体的音质特性。高频的延展性非常好,带来了一种空气感及光亮的感觉,为音乐增添了兴奋感与活力。从GO pod和VE7的搭配中,您可以期待定义清晰、细节丰富的高频表现,且声音不会变得刺激或令人疲惫。镲片、踩镲及其他依赖中高频的乐器,都能得益于GO pod中性的表现,保持其自然的音色和质感。我还用Yanyin Moonlight Ultra来试了一下,高频很均衡,没有出现过亮或嘶嘶作响的情况,确保了流畅和愉快的听感体验。



技术能力
在技术能力方面,作为一款无线适配器,GO Pod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它大概是目前市面上最先进的可穿戴蓝牙适配设备。在声场和结像方面,GO pod带来了宽敞、身临其境的展示,能与一些有线的解决方案相媲美,特别像是M3X这类入门级的便携播放器。声场方面,GO Pod表现除了良好的宽度、高度和深度,令器乐和人声定位准确,分离度恰到好处。这创造出了引人入胜、真实的听感体验。GO pod的解析和细节表现能力令人满意,对采用这种形式及要素的设备来说,其表现令人印象深刻。在嘶嘶的底噪和噪声方面,GO Pod的控制力表现也非常好,即使是搭配我12Ω阻抗的VE7耳塞,背景也非常黑。

与FiiO UTWS5(129美元)的对比

设计及产品质量
UTWS5和GO pod都能够提供安全而舒适的佩戴,这要归功于其可更换且具备一定可塑性的耳挂。作为戴眼镜的人,我感觉UTWS5略微舒服一点,而我的女友则更喜欢GO pod。在可选的连接耳挂方面,UTWS5支持MMCX和2-pin连接,而GO pod能够提供更广泛的兼容性,包括MMCX、2-pin和Pentaconn ear连接,还将推出更多的选择。

蓝牙连接
UTWS5采用高通公司的QCC5141芯片组,支持蓝牙5.2,以及AAC/SBC/aptX/aptX Adaptive编解码器,可以实现高质量的无线音频传输。FiiO在UTWS5的v1.5固件中加入了对LHDC的支持,但目前还处于测试阶段。GO pod采用了同一蓝牙芯片系列中更好一些的芯片组,且具备对蓝牙5.2的支持,还能够提供更广泛的编译码器,包括更高端的aptX HD、LHDC/HWA和LDAC,以让用户获得更好的无线音频音质。

DAC及放大部分
在放大方面,GO pod通过提供平衡电路设计,和近两倍的输出功率,超越了UTWS5。设备内部包含了用于数模转换及放大的独立、高质量的元件。GO pod能够自动检测所连接耳塞的阻抗,并提供更高的输出,使其更广泛地适配耳塞。UTWS5在左右两侧都采用了AKM的AK4332 DAC芯片,而 GO pod则采用了Cirrus Logic的Master-Hifi DAC。

电池续航
单次充电后,UTWS5可提供长达5.5小时的播放时间,580mAh的充电仓能将总使用时间延长至约30小时。GO pod本机的内部电池容量为180mAh,可提供长达7小时的播放时间,其1500mAh的充电仓能将总使用时长提高至约35小时。

麦克风及通话质量
两款设备都内置麦克风,在安静的环境下表现良好,但在嘈杂的环境中,通话质量会有所下降。虽然UTWS5采用了双麦克风设计,但GO pod提供了更好一点的语音清晰度,差别是比较小的。

音质
两款设备的声音都不错,特别是相对于各自的定价而言。我对这两款设备都进行了音量匹配(编者注:保证音量一致),并搭配Vision Ears VE7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对我而言,GO pod听起来更有活力、更有冲击力,细节更丰富,而相比之下UTWS5则感觉线条感很强。主要的区别在于它们的技术部分,GO pod在输出功率、节奏及动态方面都优于UTWS5,因此能获得更生动、更抓耳且更顺畅的声音。然而,这两款设备之间的价格差异巨大。那些“在旅途中寻求最佳音质的高端耳塞用户”可能更喜欢GO pod,而那些手持500美元左右耳塞的烧友,可能觉得UTWS5就能满足需要。最终,您的选择将取决于自身的具体设备配置、预算及个人喜好。



总结
总而言之,GO pod是一款功能丰富、高质量的音频适配设备,它提供了干净、清晰、中性的调音特性,并在低频部分带有一丝温暖。无论您是欣赏电子舞曲、古典音乐,还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何曲目,对于寻求高质量无线音频解决方案的发烧友及音乐爱好者来说,GO pod都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选择。
iFi悦尔法GO pod并不是价格最低廉的产品,但仅从品质上看,它值得在我们的推荐清单中获得一席之地。




优势
+ 优秀的音质
+ 优秀的技术能力
+ 不错的电池续航

不足
- 价格比较高
- 应用程序功能不算丰富



2
发表于 2023-5-13 20: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有人说ifi是追着飞傲打,这次我相信了。

飞傲utws5算是这类产品鼻祖吧~

你家测评文续航咋出现utws5字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3-5-13 20: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支持ifi的产品 有自己的特色!!
要不出个DAC吧 丰富下产品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3-5-14 10: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原來有評測在這 , 不過看來價位上會燒的真實燒友有限呢 , 希望日後能看到用家報告 , 這充電倉是真TM的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3-5-14 10: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扬智于老师 发表于 2023-5-13 20:13
有人说ifi是追着飞傲打,这次我相信了。

飞傲utws5算是这类产品鼻祖吧~

這也正常 , 總要有對比的產品吧 ,不談聲音 ,
就硬件性能參數而言 , 淨下能選的就只得utws5 呀 , 那些什麼TRN , ZS , CCA的就算了 , 再說 ,
價差就針對不了什麼 , 這支可是399美金的 ,
現在陶一支全新utws5 也就699人民幣而已 ,
反正ifi是證明了推力夠大的耳掛是做得出來的 ,
而utws5 出來都快有些時間了 , 有相對的對手出來 , 有望加快Fiio推出新的耳掛 , 這應該是件好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3-5-14 11: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温州
为什么要强调总部位于英国?这东西是英国设计吗?产品上面标的是英国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23-5-15 11: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扬智于老师 发表于 2023-5-13 20:13
有人说ifi是追着飞傲打,这次我相信了。

飞傲utws5算是这类产品鼻祖吧~

产品的类型一样,媒体测评拿来对比也挺正常的。这和一款新耳机出来,对比同类的老型号一个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3-5-15 11: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青岛
什么时候开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23-5-15 11: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dennisgerrard 发表于 2023-5-13 20:14
支持ifi的产品 有自己的特色!!
要不出个DAC吧 丰富下产品线~~

纯DAC咱们有的,后续慢慢丰富产品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23-5-15 11: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netmen 发表于 2023-5-14 10:42
這也正常 , 總要有對比的產品吧 ,不談聲音 ,
就硬件性能參數而言 , 淨下能選的就只得utws5 呀 , 那些什 ...

感谢理解,确实这类产品并不算多,且UTWS5也是一款优秀的产品,测评中有出现也很正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3-5-15 11: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哈戳戳 发表于 2023-5-14 11:25
为什么要强调总部位于英国?这东西是英国设计吗?产品上面标的是英国设计?



可能是我们平时说的比较少。有些媒体测评的时候,会提及品牌所在的国家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23-5-15 11: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快了,不会很久,但具体时间咱还不好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23-5-15 11: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netmen 发表于 2023-5-14 10:31
原來有評測在這 , 不過看來價位上會燒的真實燒友有限呢 , 希望日後能看到用家報告 , 這充電倉是真TM的大... ...

嗯,价位是比较高,使用高价位IEM的烧友考虑得可能会多一些。
充电仓体积不小,这样设计的原因是为了减少耳塞单元的频繁插拔,可以直接和GO pod一起放在充电仓里。目前这个体积,大部分非定制耳塞和定制耳塞都能放进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3-5-15 12: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宣武
国内也需要先发售1000份组合套装,售空或者两个月之后才能上架零售版吗?组合套装是和国内厂家合作,还是跟海外版一致?希望能尽快入手零售版。这个阶段发售的w4,天鹅无线版以及乾隆盛蓝牙放虽然跟go pod不是同类产品,但在使用上都有一定的替代性,太晚发售可能不太有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23-5-15 12: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chen19910817 发表于 2023-5-15 12:12
国内也需要先发售1000份组合套装,售空或者两个月之后才能上架零售版吗?组合套装是和国内厂家合作,还是跟 ...

国内应该也是先上套装,之后再单独销售。目前套装和海外的一致,都是那些产品和型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3-5-15 14: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可惜我是眼镜党!之前的UTWS5就是因为戴着不舒服放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23-5-15 18: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soma889 发表于 2023-5-15 14:39
可惜我是眼镜党!之前的UTWS5就是因为戴着不舒服放弃的!

我也是眼镜党,个人感觉佩戴还可以,有兴趣的话可以先在展会或者实体店试试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16 08:1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