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耳机型号简介
二、功能简介
三、驱动耳机表现
四、D300声音特点总结
一、耳机型号
1、水月雨 空鸣
2、AKG K401
3、AKG K501
4、AKG K601
5、AKG K701
6、AKG K702
二、功能简介
这里得啰嗦一嘴耳放功能,因为参数的调整导致三频走向变化很大:
A(压缩):官方建议听流行开启(E1),交响乐关闭(E0)
B(相位):P1,P0,开启影响声场。
DFilter+-:滤波,0~9,改善高频过亮效果;
Gain+-:增益,范围0-18,低增益柔和,高增益偏大动态。
Treble+-:-9~9,调节2KHz以上频率增益;
Bass+-:-9~9,调节200Hz以下频率增益;
三、驱动耳机表现
1、空鸣
压缩:E0/E1
相位:关
DFilter(滤波):关
Gain(增益):0(民谣)/4/8(交响乐)
Treble(高频):-3(西方古典乐)/0(民谣)/5
Bass(低频):3(摇滚/快速流行/说唱)/1~3(中速流行/爵士)/0(交响乐)/-3(民谣)
低频量较大,中高频突出的现代声耳机。中高频有峰,
高频有峰有谷(所以高频不亮不暗)。
优点是瞬态好,低频下潜不错。缺点是单端线横向声场偏小。
三频走向导致,小提独奏偏干,弦乐齐奏尚可,偏钢琴的表达。
聆听交响乐时,不是DT880那种乐器的清晰结象,精准定位;
走的是类似于HD600气势流——Void同HD600一样,侧重于管乐。
擅长音乐类型:现代流行、现代摇滚,说唱
2、K401
压缩:关
相位:关
DFilter(滤波):关
Gain(增益):7
Treble(高频):关
Bass(低频):9
从K501切换到K401,明显感觉到K401进一步两端延伸和透明度相对不足,
高频变暗,低频量感更多,结项相对模糊。
不是说“低透明度”,充其量优点氛围感,不等于有味道。K240M可比它有意思多了。
擅长音乐类型:中慢速流行/爵士
3、K501
压缩:关
相位:关
DFilter(滤波):关
Gain(增益):4
Treble(高频):0
Bass(低频):9(接近于K701低频+3)
K501作为哈曼时期AKG的量产旗舰,多少保留一点老AKG对人声情感细微的把握
——我聆听影视作品的配音,
相对K501系列后续型号要好一些,也有人认为听老华语流行较好。
K501以后的系列型号,在综合素质整体提升下,
放弃老AKG“人声第一”的追求,偏整体感。
擅长音乐类型:中慢速流行/爵士
4、K601
压缩:关
相位:关
DFilter(滤波):关
Gain(增益):5
Treble(高频):0
Bass(低频):9(接近于K701低频+5)
我手里这支K601是奥产,声音清澈透明。国产K601声音醇厚,整体变动甚大,可以视为两个型号。
K601是K501与K702过渡,在低频量感和透明度之间做的比较好,且没有K702的克制。
K601可说之处不多,这里引用老烧的一段话吧:
“无为,初听觉得挺高雅的,仙风傲骨,再听会觉得是胆怯,
或者说吝啬,不愿意在声音上做出什么突破,就是把当时的
工业标准之间拿出来做个东西,优点是诚实,缺点是没有追求。”
擅长音乐类型:室内乐(弦乐)、中国民乐
5、K701
压缩:E0/E1
相位:关
DFilter(滤波):关
Gain(增益):4(调高整体更刺激,人声更突出)
Treble(高频):关
Bass(低频):7~8(摇滚),6(爵士/快速流行),4及以下(民谣/慢速流行)
从数量上,K701是单个耳机听过最多的版本——后期奥产和早期国产,后期国产加起来5支。
以上参数调整后,K701稍显硬朗,中性稍厚(比新版HD600略厚),
瞬态有较大的提升。兼顾速度感和氛围感——以前我以为K701要逊于DT880 DT990,
高于HD600 HD650.K701的瞬态能和DT880 DT990平起平坐了。
擅长音乐类型:民谣,摇滚,爵士,流行
6、K702
压缩:关
相位:关
DFilter(滤波):关
Gain(增益):5
Treble(高频):0
Bass(低频):9(接近于K701低频+4)
坊间认为K701是继K501后的旗舰型号,从声音层面讲K702才是K501后继型号
,相对于奥产K601低频量感削去不少。对Varimotion的挖掘达到里程碑的效果——
素质上K702全方面胜于K501/K401,控制力、分离度,透明度,
清晰的结象和定位。应对快节奏音乐从容,
(紧绷着地)克制,K501应付快节奏音乐力不从心,K401干脆一快就糊。
擅长音乐类型:室内乐(弦乐)、中国民乐
四、D300声音特点总结
声音中性硬朗,高瞬态,高动态的现代声,参数默认归零下呈现偏上盘的声音,
调整参数后声音风格多样。适宜搭配有一定厚度、风格鲜明的传统HiFi耳机(诸如K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