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18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光而不耀,静水流深---凯音N7测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9-15 1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珠海
文章转自TDIG测评室
“凯音变了”,2月25号我在广州智通@广州智通-老黄 听完N7后是这么说的。
我无法将这个僵硬,紧绷,寡淡无味的声音跟我心中的凯音联系在一起,大失所望。
考虑到这台N7属于是刚开箱的新机,整机占比极高的全分立设计,使得大量的内部元器件都还是崭新的完全没进入工作状态,我还是告诉自己,兴许煲开了就会好听了。
于是接下来每个周末如果有空我都会跑个两百多公里去智通听N7,跑了三两次到三月底的时候我就觉得,这声音对劲了,于是我就找涛叔借了台N7,有了这篇文章。
我是N6ii的忠实用户,除了N6ii Ti我没入手,N6ii的六张卡甚至C9我都是自费购买了的。在这款我做出高度评价,拥有极好的易用性、可玩性、声音表现的中高端播放器面前,定位更高一级的N7是否能完成全面超越,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深度体验一个月之后,我认为,N7是一台拥有神奇魔力,能让大部分耳机和音源都变得好听的,具有极强竞争力的旗舰DAP。
光而不耀,静水流深,内秀于心,外毓于行——是我对N7的概括。
为了不让老梁骄傲,我还是先痛批一下N7的外观。
首先一上手我就发现N7比我想像中的大不少,也就比N8ii小一圈,在N6ii面前N7就像是个放在巨无霸旁边的三层大皇堡。
虽然外观看起来和N8ii一脉相承,但是好在N7没有继续沿用N8ii上四边都不同、四边都硬朗的“硬汉设计”,而是选择将侧面的线条做得圆滑,大幅改善了握持手感,右上的音量键花纹也稍微做了点简化,确定了略低N8ii半筹的产品定位。


N7的背板倒是让我眼前一亮,蓝黑相间若隐若现的碎片花纹,在不同方向的光照下呈现出光影的纹理,跟以往凯音机器的纯黑背板截然不同,此时再加上logo和音量旋钮的黄色,两色相撞,竟有几分璀璨夺目的即视感。






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故意,凯音可能发现了自家能做出表情包的机器都是好机器,反正N7的I/O部分是两个栩栩如生的表情包,两个目瞪口呆的小人脸直勾勾地盯着你,虽然很怪,但是却是保证了N7强大且丰富的I/O功能,对于希望拿播放器当大系统的数字转盘、或者后级再接入放大器的用户来说十分友好,这个我们后面细讲。



扪心自问,N7的外观设计只能说是无功无过,比起当年的N8来说少了很多惊艳的感觉,虽然不难看,但是在隔壁不当人的好基友海贝刚出的新品R6Pro ii那个就算放进手机厂里面都能杀个七进七出不费吹灰之力的外观设计面前,N7还是太平庸了点。





不过也可以看出凯音是有做一些细节来让外观更加高级的,比方说我的N6ii是被我自己加了个圆角遮罩用来美化外观的,N7这次居然也加了个系统级的圆角遮罩,我是挺喜欢这个小细节的。




如果下次能把屏幕盖板的圆角喷漆也加上就好了,虽然大部分时候看不出来,但是大太阳下还是能在某些角度看出来屏幕是个直角但是UI是个圆角,这样就会有些膈应。



还有这个后续出的绿色皮套我很喜欢,颜色很高级,手感也很细腻。



而在使用体验上N7着实是比N6ii好了大概五百条街,骁龙665搭配6G内存运行安卓12的流畅性可以说与普通中端手机轻度使用没太大区别,作为一个流媒体机器是非常合格的,音乐软件甚至是在线视频播放平台用起来都是流畅的。而且N6ii待机掉电的问题也在N7上得到了解决,锁屏放一个白天也就掉个5个电。再加上这一块可以说是我在播放器上见过的最好之一的屏幕:显示清晰,白点准确,亮度够高,颜色艳丽。综合下来,N7的视听享受和使用体验是极好的。
除了外观之外呢,N7还有别的缺点吗?
非要吹毛求疵的话,首先UI有个我很讨厌而且关不掉的手势提醒横条,虽然这个锅应该让海贝来背;
为了与N8ii做区分将存储降级到64G,虽然我是更喜欢用内存卡放音乐,但是作为一台流媒体机器来说,64G存储在三四个音乐APP的下载和缓存面前就会略显捉襟见肘,毕竟现在手机基本都是128G起步了;
以及比起N8ii和N6ii来说声音少了很多可玩性,除了增益之外就只有A类和A/B类放大电路切换,甚至没有滤波调整,可能有些喜欢折腾的烧油就不会很喜欢缺乏声音可玩性的播放器,不过对我来说也没太大所谓,只要本身的声音足够优秀就行。



谈到声音就自然离不开解码芯片的选择,我个人觉得这几年的芯片市场,对凯音和一台次旗舰来说有种如鲠在喉的感觉:AKM曾经的旗舰4499EQ和4497EQ都已经停产,也就一些打算走利润率不打算走出货量的厂子在手里攥了一些库存芯;ESS的9038Pro在N6ii上用过了;CS的43198停产,43131就算放四颗也难挑大梁;罗姆那玩意N8ii也用过了,用一颗太抠搜,用两颗背刺太明显,用四颗的话,笑死主板根本放不下;AKM新出的4499EX的话,也面临着用两颗太抠搜用四颗太背刺的问题,而且说真的搭载那玩意的播放器我现在还没有听到一台真正让我喜欢的声音,可能是把一颗芯片的活分给三颗芯片干虽然增加了信噪比,但是也挤占了太多模拟电路的空间导致的,也可能是发布距今时间还太短,厂商们还没找到一个很好的调校的原因。



那咋整呢,没芯片用。整个新活罢,老梁说。
N7搭建了一个目前为止在便携播放器里面还是前无古人的——1Bit全分立DSD电阻网络解码架构。
1Bit音频处理架构多见于以前的台机或者CD机上,名字很拗口,但是和我们熟悉的R2R电阻网络解码架构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者说是阴阳两面。
如果简易地将R2R架构理解为通过电阻硬解PCM文件,那么1Bit架构就是通过电阻硬解DSD文件,其数模转换只是单纯地通过识别数字信号,如果信号为1那么就拉高电平,为0就降低电平,简单且纯粹,有效的减少了模数转换过程中的失真。
那么为了获取1Bit架构仅能处理的DSD文件,N7先是放了一块FPGA芯片做数字信号的噪音整形、超采样、滤波,然后完整输出四路数字信号,然后信号来到独立音频桥系统做格式转换,在解码之前就将所有输入的PCM文件转码升频为DSD512格式的文件,而DSD文件则原码直通输入,直接从硬件上完成了All To DSD的转换。(后记,在我写完稿的第二天N7就推了一个新固件,可以让用户自行选择升频的DSD格式,从最低DSD64到最高DSD512都可选)
也就是说N7是一台纯粹的硬解DSD机器,这就从骨子里决定了N7的声音透着一股模拟味,顺滑、细腻、自然且通透。
这样就够了吗?顺便把低通和放大也全分立了罢,老梁又说。
N7的LPF也就是低通滤波器用双极型晶体管搭建、放大部分跟N8ii差不多也用了场效应管和双极型晶体管,有效降低了放大过程中带来的失真。至此,N7做到了DAC+LPF+AMP全分立的设计。


加上供电系统也做了数模分离,甚至数字电路中还将高电平和低电平进一步分开供电,满足了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不一样的电源要求,进一步减少了信号的互相干扰。



做到这里,虽然参数可能还是不咋好看,但是从听感上,N7的素质比起其他讲究参数的友商来说难分伯仲,甚至在声音的纯净度和动态表现等方面还有惊喜。



我想大多数人对凯音的初印象是N8给的,如阳光般温暖且大气的声音,也有不少人对N8就一个“糊”字概括,这仿佛也奠定了大家对凯音声的固有印象:“温暖大气、音色准确、结像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感,会互相交融在一起”,我有位朋友说他不喜欢凯音声,但是喜欢N6ii Ti,恰巧N6ii Ti这台机器也是我觉得是不太凯音的,因为即使是比起普通的N6ii R01,N6ii Ti的声音结像之间会多了一道明显的勾边,显得声音自然的同时却也非常利落且高素质。
但其实从N6ii的后期主板、N8臻黑版和C9开始,凯音就在弱化这一种结像的粘连感,试图营造出一种依旧温暖大气,但是利落干脆的声音表现。而后来的N8ii就做得很好,在素质和味道之间拿捏出了一个恰好的平衡,配合胆石双放A/AB双工作模式,让用户能自由地调整声音在素质和味道的天平,找到自己喜欢的声音。



回到N7,作为次旗舰,N7自然不能一昧沿袭N8ii的风格,不然得到的只是一个全方位退步的N8ii,无聊又无趣。但又不能与N8ii大相径庭,将家族调音抛却脑后。所以N7这次将素质和味道的天平向素质稍微倾斜了一些,得到了一台一耳朵居然听不出什么味道,只觉得素质很不错的机器,动态很大,声底是偏暖厚的,但声音透明度很高,没有一点暖厚声前端的“黄昏感”,然而细听之下,那一份凯音味依旧存在,虽不张扬,却也入木三分。
N7的声音,像一道温暖明亮的阳光,散发着光辉驱散着黑暗,璀璨却不耀眼;像一汪深不可测的潭水,看似平静的水面底下潜藏着暗流涌动;自然、细腻、温润、大气、通透一大堆形容词我都想塞进来,不过还是细细掰碎了讲吧。



首先声音框架上面,N7是做得很好的,整个框架规整且宽松,声部排列有序,立体感强,声场不管是横纵都很宽敞,却也不会大到像一些友商的旗舰做了个超级大,大到一耳朵觉得假的声场。
声场规模在自家序列里面也仅次于N8ii,同时分离度极好,安定感也很强,属于我挑不出毛病的声音框架。
其次是动态和瞬态,N7的动态可以堪称澎湃,瞬态也不显拖沓,控制力极好,像是一个游刃有余、举重若轻的拳师,收放自如间将动态细节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扎实且细腻,既能如同溪水潺潺,又能好似江河汹涌。
N7的低频量相对来说比较适中,但是听起来会比较偏BaseHead,因为其低频有着出色的扎实和凝聚程度,极高的密度,丰富的纹理,十足的弹性,优秀的下潜,再配合动态就营造出了不输旗舰的动人气势和充足氛围感,使得低频的存在感较为凸显,但又一点都不会掩盖人声。这个低频着实深得我心。
虽然我不是很懂怎么去欣赏高频表现,平时听歌只要不刺耳就行,就算高频下班了我也没太大所谓,只是会觉得怪。
但是N7的高频确实让我觉得很值得欣赏,首先是在亮度上拿捏得很好,不亮不暗,不会为了突显解析拉亮高频,细节很丰富的同时听起来有种珠圆玉润的奇妙听感,虽然亮度在那但是并不刺耳,同时空气感和泛音也一点不少,延展也到位,成功做到了素质一点不差的同时听感极好。
人声一耳朵有点平淡,没啥毒性,但是有着全分立架构特有的自然、顺滑和绵密,和N6ii R01一样没什么染色和偏向,不会刻意改变歌手的年龄和特色。
细听之后我却有种沉浸其中无法自拔的感觉,人声整体是高密度、凝聚且扎实的,凯音的调音师将人声中的毛刺细细打磨,给出了一个十分温润且安定的人声听感,同时人声的细节却一点也不少,相当的细腻和饱满,丝丝入扣。初听之下略显平淡的人声慢慢品味,能听出一股内秀的劲,有着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能使人沉浸在音乐中,这可能就是全分立解码架构的魅力所在。



作为一个HuFi佬,我对DAP的情感表达能力要求就比较高,平时那些干冷硬听起来除了素质一无是处的前端在我这都是直接判死刑的。
但这次我可以直接下结论,N7对情感的表达可以说是一绝,在大多数产品都在研究怎么把声音变得“爽”而选择强调高频细节和亮度、广袤无际的声场等操作时,N7选择将声音做得足够“动人”。
整体稍微偏暖的声底上,娓娓道来的人声充盈着情感,向你讲述着歌里的故事,每个乐器都被梳理得有条不紊,不会互相粘连,各自都被放置在宽广的声音框架内,加上扎实却不喧宾夺主的低频,营造出浓郁的氛围烘托着人声,N7用宽松、自然、高密度、高透明度的声音,真切地表达出了歌声中充沛的动人情感,你能感受到在你面前歌唱的是有血有肉的歌手,而不是一板一眼的机器。
用N7听轩叔的live是真的爽到。



在耳塞搭配上我没怎么仔细研究,因为感觉N7有种搭啥塞子都能好听的神奇魔力。
首先说多动铁塞子
我是很喜欢用N7搭我的UM Mason FS来组一套“珠海之声”,这款塞子我是喜欢得紧,素质高的同时宽松自然,就是高频有点硬,感觉V3之后的UM都有点这个问题。
在N7+FS+PW First Times这套搭配下的声音,高频硬的问题首先被解决了,N7驱动下的高频变得圆润了起来,保留了原本的亮度,优化了听感。N7本身1bit DAC顺滑的声音与FS强强联合,十三个单元仿佛浑然一体,声音细节有条不紊,层次丰富。FS+PW First Times本身就会得到一个情感充沛的人声,结像较近,口型很大但不咄咄逼人,此时再加上N7的温润和舒展,我顿然觉得这套搭配比搭N8ii还好听(老梁别打我
还试了试OpenAudio 破军私模+原线,破军原本的低频就是非常澎湃的,有种排山倒海的“势”,N7给破军的低频加了一点点弹性,同时让破军的人声显得不是很直白了,此时的破军即使是听点流行歌我也觉得没啥大问题了。
然后我又试了试单动圈的塞子
Softears 钛图灵+依云,本来我是想接钛图灵的原线听的,毕竟依云是真的密度黑洞,接上钛图灵再加个密封不是太好的耳机套,出来的钢琴声跟骨质疏松一样。但是N7的高密度拯救了这套搭配,依云让钛图灵的低频更加紧实,线条感更强,N7让钛图灵的圆形声场更加舒展,听起来反而比原线好听了不少。
Softears tremolo+RAPTGO ddHiFi联名 Release升级线。这根线我觉得配tremolo还是挺有性价比的,拉近了人声,同时给到的素质并不弱于ddHiFi自家的Nyx铜,用于换掉tremolo拖后腿的原线绰绰有余。N7驱动下的tremolo很好的展现了自身的特色,鲜活且弹性十足的低频,均衡润泽的表象下潜藏着一丝妖娆的人声,十分耐听。



写到这发现前面还给自己挖了个I/O的坑,这就填上。
N7可以用TypeC接口和I2S接口来连接台机系统做转盘,对于有台机系统的用户来说会方便很多,但是我没有台机系统所以就不做过多评价了。
机身左边两个接口是用来作LineOut输出或者Pre输出的,这拿来搭配自家的C9是十分合适的,相当于额外整合了一台N6ii A02在N7身上,同时比N6ii更好的一点是N7的I/O接口与N8ii一样放到了机身下方,这样在捆绑C9的时候是会用得更加顺手,这一点好评。

在捆绑了C9之后出来的声音会更加大气,动态进一步增强,声场也会更加辽阔。我更喜欢用N7的Pre输出搭配C9的纯后级模式,这样出来的声音密度会更高,同时声音在N7做主导的基础上引入了一点点电子管的“胆”味,凯音说N7的Pre模式调音就是捆着C9开着后级模式调的,所以这套搭配是绝对合得来的,虽然N7不能做到像N8ii那样开俩着电子管PO接C9再开俩电子管的奇妙操作(听失真是吧),但是我还是很推荐拿N6ii A02日常捆C9的用户升级N7,而N7用户我也很推荐入手一台C9。
最后讲点细枝末节的吧,N7的三档增益给我感觉区别是极其明显的,低增益非常非常柔和,柔和到我以为这东西是不是没吃饱饭,低频没什么冲劲,高频也略显黯淡,但是适合开Pre接C9,这样接一些好推的塞子的时候声音就不会发冲。
中增益是我最经常挂着的增益模式,很好地兼顾了动态和细节,三频比低增益可以说是直接舒展开来了,低频扎实高频通透,感觉这才是N7该有的表现。
高增益下接FS高频就会冲了,高频硬邦邦的问题又回来了,看来还是适合接一些难推的塞子,我试了试接上JVC的FW01,确实驱动得很到位,低频的蓬松感和包裹感都很强,高频也出来了。
然后是A类A/B类双模式放大,我是更加喜欢用A类放大的,A类下N7的声音更加自然柔顺,人声更加贴耳,结像较为宽松,声音沉稳且背景干净。而AB类放大下动态更加澎湃,结像更加紧实,线条感更强,更适合听一些大编制什么的。
总结一下吧,其实说实话如果要我客观评价N7的话,我觉得这台机器是一台很好的音乐欣赏向的前端,但是用作评判耳机或者音源的参考前端的话就不太合格。
N7的神奇魔力就在于它能让大部份的耳机和音源都变得好听,通过温暖饱满又不会过于厚重的声底,井井有条的框架,高透明度的声音,有韵味的中频和充足的泛音,足以让耳机变得更加动听,再经过All To DSD和1bit架构将录混杂乱的音源仔细梳理,不开玩笑的说,N7放出来的Only My Railgun我都听得下去啊朋友们。
旗舰老大哥N8ii则更加擅长于冷静且忠实的还原,同时还有更多的声音玩法,在作为参考前端的领域是更优于N7的。
但是在单纯的音乐欣赏方面,我想我会更倾向于选择N7。
所谓光而不耀,静水流深,N7本身的调性着实狠狠击中了我的心脏,其在音乐的表达过程中宣泄出来的情感也让我难以自拔,要我说,最好的万元旗舰DAP,不外乎如此。

2
发表于 2025-4-14 02: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这么长为什么没人评论?太长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5-4-14 08: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
我没听过N30le,而且也经常黑老梁,但我说,N7是凯音里最符合我听感的播放器,比N82更符合我听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4 07:3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