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28|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手磨?光刻!】斯唯嘉 P2 PRO平板大耳试玩手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6-28 11: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春风不度玉门关,又见才子伴乐谈

本期主角的品牌,在才子伴乐谈中的专题分享,以前只出现过一回,但是几乎每一次线下展会的报道中,都不会缺乏他们家的身影,这便是来自东莞的斯唯嘉(Sivga)。斯维嘉的另一个兄弟品牌你大概率听说过:SENDY AUDIO,曾经推出过黑美人AIVA,也算是国内较早涉足平板耳机的代表品牌之一,两个品牌背后都是同一拨人马。斯维嘉的产品以头戴式耳机为主,也包括少数几款耳塞和OWS蓝牙耳塞,早几年更多是在海外市场发力,因而国内的业务开展相对低调,随着产能的逐步扩大,无论线上或是线下,我们也越来越常看到他们的产品。目前来说斯维嘉的头戴式耳机涵盖了平板和动圈两个类型的单元,曾经在才子伴乐谈专题分享过的便是动圈单元的“鸾”,而今天要分享的,则是他们家的平板单元头戴式耳机:P2 pro,写到这里忽然纠结了一下耳机的简称,叫P2P的话是不是有点出圈跨界的观感?

斯维嘉的耳机在颜值和用料上,一个有别于其他品牌的地方在于,他们家绝大多数耳机都有木制材料的加入,P2 pro也不例外,采用红橡木原木经过手工打磨抛光上漆风干等工序后制作成腔体。由于原木的纹路具有唯一性,每一支P2 pro都是不可复制的个体,个人很喜欢这种木材和金属融合的风格,不仅是出于颜值,也因为木质腔体有着更为自然的声学特征和相对温暖的音色特质,而且这些音色往往也是其他材质腔体无法模拟的,歌德和铁三角高端产品的玩家,应该懂得我这句话的意思。同先前的鸾相比,P2 pro的木色更深一些,视觉效果上也比鸾要稳重,看到最后你会发现,其实声音上的差别也和视觉差别类似。斯维嘉另一个做得非常出色的地方在于佩戴,我记得当初分享鸾的时候也提及过,当时他们家采用了大口径亲肤绒和慢弹惰性海绵的方案,带来轻若无物的体验,这一次P2 pro的耳罩在前作的基础上,还增加了非对称人体工学设计,耳罩不同位置的厚度不一,整体更加跟随耳部和脸部的曲线,提升了佩戴的贴合。虽然P2 pro比鸾重一点点,但是依旧可以长期佩戴,试玩期间甚至好几次戴着睡着了都没察觉。

前面说过,P2 pro是一支平板单元头戴耳机,这一次最有含金量的地方也在于平板单元的设计和制作,按照厂家的说法,也是属于行业首创了,那便是采用半导体28nm制程的深紫外光刻机制备的蓝宝石振动线路。听着有点拗口,甚至有点玄学了是不?别人家的动圈耳机都在振膜上面做文章,为啥P2 pro要在线圈上狂点技能点呢?因为平板耳机的结构就决定了它的线圈是印制在振膜上一起振动的,线圈的材质也直接影响到整体的声学特性。厂家说的业内首创,应该是采用光刻机去雕琢线路这件事,而蓝宝石这个材料在耳机上的使用,其实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已经有过,当时和索尼在便携耳塞上打得有来有回的爱华(aiwa),就在其旗舰级别的耳塞振膜配方里,加入了蓝宝石粉末。用以提升单元在高低两端的延伸,尤其是弥补高频延伸的不足。在P2 pro身上,斯维嘉团队则是将蓝宝石材质用在了线圈,贴合在一整块97mm*76mm尺寸矩形平板振膜上,从物理层面上,蓝宝石这种刚性极佳的材料会提升平板单元的瞬态,类似很多中高端动圈耳机的特殊镀层,因而从基础用料甚至可以盲猜一下,P2 pro不会走“软糯米”的路线。厂家另一个选择蓝宝石材质的原因竟然是:蓝宝石线圈振膜在颜值上很出众,这是个听着很有道理但是细想一下总觉哪里不太对劲的理由,就好像超人总把耍帅的战斗服穿在最里面,我没自信把耳罩扒下来再原样装回去,于是找厂家要了张蓝宝石线圈振膜的照片,确实有点意思。

和动圈耳机相比,平板单元一般阻抗不会太高但是灵敏度随着口径的增加,不太容易做得很高,近两年很多新品平板耳机都在驱动上力求降低门槛,P2 pro也是如此,从参数上看,32欧和98dB的平均阻抗还是比较平易近人的。可能你会说如果厂家将振膜两边的磁路栅格再增加一点,灵敏度可以进一步增加,但是考虑到磁体的体积和P2 pro已经435g的自重,现有的状态已经是最优解了。98dB灵敏度是个比较神奇的数值,理论上你可以用便携式播放器,甚至是手机,将它推出较大的声压,所以不排除会有一部分玩家用DAP或者便携耳放去听P2 pro,但是上了台机以后很容易发现便携播放器仅仅是驱动的最低门槛,因为对于放大器来说,声音放出去容易收回来难。举个例子,歌德(grado)家几乎都是98db灵敏度,你觉得歌德耳机碰到便携设备就能臣服吗?所以这里我们一句话带过P2 pro在大功率便携前端下的表现就好:下限颇高,但不值得过多讨论

试玩这阵子我选择和P2 pro搭配的还是台式一体机,或者分体式系统。一个很有性价比的搭配是将本地音频文件存放到NAS之后,从交换机或路由器端用一根网线连接钰龙Asura阿修罗解码耳放一体机后驱动P2 pro耳机,如果采用的是CD或者流媒体,那么前端再做对应的更换。这个搭配的好处有两个,第一,钰龙Asura阿修罗拥有比较高的阻尼系数和电流输出上限,驱动模块对于平板耳机有特别的加成,其二,该系统中的变量相对较少,也容易进行个性化的细节调整。这个组合如果拿来听本地的NAS推送,是一种开扬大气的声音,用一个字来形容开声的第一印象,那就是“稳”。和自家略显小清新的鸾不太一样,P2 pro的声底明显扎实了很多,整体的能量呈现一种正三角的分布。我还记得最初开声用的是1988年的电影《南极物语》原声,这是一张电子和器乐交融的专辑,开场主题曲响起的时候,我就被P2 pro丰富而凝聚的细节解析力吸引了,它的整体的声场构建不算特别庞大,但呈现出很标准的球形,纵横比例适当,键盘和鼓声一前一后的距离感特别明显,被电子化渲染过的沙锤带着亮闪闪的色彩,由于是电子乐,各个结像都显得非常克制,并没有不插电录音中的“漂移”,听起来就是一副很井然有序的画作,同时,虽然BASS在全曲始终盘旋,但丝毫没有影响其他频段,一句话,低频气氛到位,但从不喧宾夺主。在这张唱片的演绎中,可以感觉到P2 pro的音色是偏中性的,它把属于“南极”的这个寒冷背景勾勒得足够清晰,电子乐快速、冷静、清晰的特质展现无疑。

写到这里,估计有熟悉的乐迷要提意见了:不要以为我们不认识这张唱片的制作人范吉利斯,《南极物语》原声这张TAS屡屡推荐的天碟录音水准极高,拿来测试器材的上限是可以的,但是因为过于好听,试听器材的下限很难真实反映,能不能来点亲民一点的唱片?那必须要安排啊,我选了一张飞利浦在1986年录制的,由阿巴多和布伦德尔共同带来的勃拉姆斯第一钢协,这部作品乍一看是钢协,仔细听下来,其实是一部“有钢琴参与的大型交响曲”,老实说用这部作品去考验耳机是一件比较苛刻的事情,虽然数据同源,但是考虑到流媒体推送和CD转盘的音色区别,我在这里使用了theta jade机械转盘搭配Asura,机械转盘的加入为整体表现增添了更为厚实的声音底盘,P2 pro的声场顿时又扩大了一圈,一定要量化的话,大概增加了左右各一握拳头的距离。不插电的古典录音,更侧重的是各个器乐声部的层次和音色,在这个组合下,P2 pro的声音就比较宽松下沉了,整体能量密度非常高,织体的线条丝缕分明,只是弦乐部会显得有点暗,这是因为中高频的能量比例降低了,但延伸并没有变化,钢琴的泛音依旧闪亮,整体听起来非常的“正统”,甚至这种严肃的感觉有了点所谓的德奥味道,听古典是OK的,但是如果演绎通俗音乐,稍稍有些一板一眼,想做针对性的改善也有办法,最简单就是换成流媒体推送,喜欢折腾一点的,考虑一下换线。

对于我这种不追求妖娆声线的中老年审美来说,P2 pro最值得吐槽的地方,不是声音,而是换线。虽然依旧采用了双3.5mm插头的线材标准,但是P2 pro和拜亚的T1一样,把插口向内凹,藏到了木质腔体里面,外面留着一个小孔。正因为这个小孔的直径限制,很多通用的双3.5mm升级线它插不进去,这么说吧,大概就是和拜亚T1三代通用差不多规格的升级线。也幸好自己以前玩T1,所以翻箱倒柜还是能找出一些能适配上的升级线(此处无赞助推荐一下zephone泽锋,当年他们家确实出了那种兼容拜亚和普通耳机的双3.5升级线,这回又起作用了)。其实P2 pro的6N单晶铜原线在大部分情况下是足够打的,甚至在一些中等档次的网播和数播系统上是有正面加成的,或多或少可以弥补一部分数字音源在声底上的薄。但是如果上到中高阶桌面系统之后,就像前面所说,P2 pro会显得不够活泼,所以我也是用银线或者镀银的升级线去稍稍改变一点能量的分布,一方面让高频更华丽一些,另一方面也能够收紧一下低频的结像。好在,P2 pro对升级线的声音需求,和T1三代有比较多的交集,所以大部分T1三代的升级线,是可以直接套用给P2 pro的。换线对P2 pro最大的改观在于器乐和人声的鲜活,准确的说,在入门级系统上,因为前端本就容易强调中频,P2 pro饱满的人声基本是不需要换线的,只有到了中档和以上的系统上,随着整体频响的趋平,P2 pro才需要在中高频补上那一口气,让器乐的泛音显得更加灵动,也可以给人声增加通透的成分,更可以顺便适当调节一下口型的距离。

文末,说说品牌的印象,从以前分享的2K价位的鸾,和曾经在报道里提及的平价OWS耳挂SO2,再到这次3K价位的P2 pro,斯维嘉一直走的是颜值和性价比兼备的路子,亮相时间不长,但是行业里声音不小。虽然旗下产品总量不多且型号命名有点缺乏逻辑,但是声学设计上实打实是让人服气的,有时候我总是想用科hi参数机这种帽子去概括斯维嘉,但每每都被产品中内敛的审美所叫停,这并不是一个为了测试指标而强调声音信息量忽略个性的品牌,无论所听还是所见






2
发表于 2024-6-28 11: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钦州市
这平板看起比男人家的精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4-6-28 11: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省
木鱼包好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4-6-28 11: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木壳还是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6-28 11: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
颜值上还是黑美人高点,声音上也是输黑美人半级,最主要的是声场差距大,像650跟600的声场差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6-28 12: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6-28 12: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宁波市
漂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12:26 | 只看该作者
JVC狂魔 发表于 2024-6-28 11:28
这平板看起比男人家的精致

这,咱也不用捧一个踩一个,至于精致,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晚上关了灯上了床,都一样听,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12:26 | 只看该作者
dellmen 发表于 2024-6-28 11:54
颜值上还是黑美人高点,声音上也是输黑美人半级,最主要的是声场差距大,像650跟600的声场差别

黑美人还是经典啊!!!你这个木头盘了有几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6-28 12: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dellmen 发表于 2024-6-28 11:54
颜值上还是黑美人高点,声音上也是输黑美人半级,最主要的是声场差距大,像650跟600的声场差别

黑美人和他们家那个孔雀比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4-6-28 13: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castigliano 发表于 2024-6-28 12:36
黑美人和他们家那个孔雀比呢

3K和13K的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4-6-28 14: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常州市
我感觉在故弄玄虚,做耳机的振膜都要光刻机了,这个吹牛成什么样子了哦。还蓝宝石看的我云里雾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4-6-28 15: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15:24 | 只看该作者
oukyo 发表于 2024-6-28 14:20
我感觉在故弄玄虚,做耳机的振膜都要光刻机了,这个吹牛成什么样子了哦。还蓝宝石看的我云里雾里。

嗯,就猜到有人要拿光刻机说事,所以正文里面除了引用了一句光刻工艺,关于光刻的内容一概没有,牛都不让牵进来,这也叫吹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4-6-28 15: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
和阿瓦隆二代价格差不多,有阿瓦隆一代刚想看阿瓦隆二代,这个是平板,有点兴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4-6-28 16: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castigliano 发表于 2024-6-28 12:36
黑美人和他们家那个孔雀比呢

孔雀、黑美人和p2pro我都有,黑美人和孔雀的差距就是600和800的差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4-6-28 17: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
流氓才子 发表于 2024-6-28 12:26
黑美人还是经典啊!!!你这个木头盘了有几年了?

只是看起来黑实际上它是本月才一手购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17:18 | 只看该作者
dellmen2006 发表于 2024-6-28 17:13
只是看起来黑实际上它是本月才一手购入的

哈哈哈哈忽然想到四个字:非洲木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4-6-28 17: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
流氓才子 发表于 2024-6-28 17:18
哈哈哈哈忽然想到四个字:非洲木头

哈哈哈哈,不然怎么叫黑美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4-6-28 20: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常州市
流氓才子 发表于 2024-6-28 15:24
嗯,就猜到有人要拿光刻机说事,所以正文里面除了引用了一句光刻工艺,关于光刻的内容一概没有,牛都不让 ...

简单的讲,你形容的是 28nm 制程蓝宝石振线路。所以一副耳机里到底什么用了这么高的先进工艺,把做手机芯片的工艺带到耳机上面了。28nm 用的 12 寸晶元,再加上配套的那些制造治具很难想象耳机中哪个部件用得到,如果用得到相应的配套制造治具怎么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9-27 18:5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