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楼
发表于 2024-8-15 09: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本帖最后由 jianshoy 于 2024-8-15 10:46 编辑
至于楼主的问题,由于平板耳机的振膜中间是有作为线圈用的导电层,而绝大多数平板耳机厂商以及diy品牌在宣传时,都选择性地忽略这个导电层的厚度,只强调非金属材料的厚度,然后给出的数据跟实际情况往往就差了不止一个数量级......
静电低频的问题我在《打破HD650这种落伍耳机的迷信》的评论区有解释过,重新引用:
低频冲程问题最容易出现在中低端静电耳机身上,因为静电耳机的结构决定了振膜在前后两块电极板之间能够活动的空隙距离很小(距离大了就会因为电场强度减低而减少控制力从而产生失真),导致静电耳机发出低频时能够带动的空气体积天生就比动圈小。
平板耳机由于结构跟静电是很相似的,只是把电极板换成了高性能磁铁,所以早期的小面积单元型号和现代的大面积单元也容易产生同类的问题,很多老烧就喜欢抓着这点来说平板的低频不行。
但平板正因为在结构上把电极板换成了磁铁,所以控制振膜的力从电场力变成了磁场力,而磁场强度是可以通过更换磁铁的方式来提升的.....
磁场强度上去了,就算振膜和磁铁阵列的距离增大,也能确保振膜所处的位置的磁通量跟原来等同,那因为振膜活动间隙过小而产生的低频冲程问题,自然就不是问题了。
这就是为什么N52钕磁铁烂大街之后,全世界的平板耳机水平都开始突飞猛进的原因。
大面积振膜单元相对于小面积振膜单元更难做好低频的原因,在动圈身上就已经说明得很清楚了,这里不再赘述。
其实平板最无法被撼动的优势是中高频控制力(瞬态响应快),而这个控制力优势也是来源于其结构原理:
不同于动圈和平板结构的发声原理都依赖于电-磁-空气的两次耦合转换实现换能,静电耳机是电极板直接控制带电振膜,没有了磁铁这个中间商从中作梗,少个香炉就少个鬼,无论是换能效率还是避免信息损耗,都比依赖于电磁转换的结构强太多了。
从这一点来看,平板耳机的振膜无论再怎么补强,对比静电耳机的优势都只能出现在对中低频的掌控上(动态范围大),中高频领域静电是永远的王。
而平板和静电相比的瞬态、动态优劣势,也正好是动圈和平板对比时的优劣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