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23|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黑胶LP唱机怎么选:入门机还是中档机,MM还是MC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2-8 13:3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湖州
AudioTOP


黑胶市场的春天来了。大家可能早察觉了,在社交媒体上展示唱机唱片的玩家与日俱增,一不留神就刷到一串。上个月,我突然接到一个同学的电话,他不是约吃饭而是问我黑胶唱机该怎么买。他说:
「买了一个房子,觉得有必要放一台唱机在里面」
什么,黑胶唱机要和冰箱空调一样成为家装刚需了吗?的确,黑胶唱机很独特,纯模拟味的音色之外还有仪式感加成。当刻有土星环纹理的唱片转动,它就是“音乐”的具象表达。听觉和视觉双重感染力,加上和家具百搭的亲和力,黑胶唱机称得上是营造艺术氛围和提升环境格调的小能手。
「电影中,抽完事后烟的男主角在唱机悠扬的音乐中蠕动」
黑胶唱片和唱机现在都不难买到。唱片方面,除了海量的二手碟片,不少歌手在发新专辑的时候都有了黑胶的选项。硬件方面,唱机的选项很多,全新在产或二手,不同价位应有尽有。唱头也是如此,价格从几十块到几万,跨度巨大。
选择一旦丰富就有了选择困难。对于经验值是零的新手来说,使用唱机如同初夜,买一部唱机如同初恋,兴奋又迷茫。多少钱买一台唱机?选哪种唱头?要不要买唱放?这些都是要面对的问题。黑胶之路是坦途或坎坷,取决于一开始的选择。
一台唱机由几部分组成:转盘、唱臂、唱头。它们完成关键的环节:唱片音轨信号的读取。
信号读取完了接下来就是放大,这是另一个关键环节。唱头输出信号的幅度很低,MM动磁唱头一般2~6个mV,MC动圈唱头比前者还低十倍,通常只有零点几个mV,最低的不到0.1mV。
这什么概念呢,我们现在常用的数字音源比如CD、DAP这些,轻轻松松就能达到2V甚至5V。和它们相比,黑胶的信号幅度低了一千倍到一万倍。
所以唱机就必须借助唱放,把信号放大之后,再送到后一级功放,让喇叭响起来。除了放大信号,唱放的另一项任务是RIAA等化处理。说人话就是EQ的一种,把唱片的频响曲线掰直了,这样才能听清各种低频乐器。
大部分唱机尤其是中高端机型,都是没有内置唱放电路的。需要额外购买一台唱放,连接到唱机。这样,一套完整的黑胶唱机音源才算组建完毕。
可能有些用户在家里的前级或合并式功放的后面找到了一对「phono」接口。很好,他们已经有了一台唱放,只要买一台唱机就成了。
这时就出现了一个选择题:新手应该选择MM唱头还是MC唱头?
一般来说,MC唱头解析强细节多声场宽,音质优于MM唱头。老鸟总是说MC唱头yyds,轻松碾压MM,但他没有说出全部的真相。
首先:贵,并且娇贵。两三千块的MC唱头被称为“入门款”,可想而知进阶款有多贵。不仅贵而且脆弱。MC唱头重,针压高,针杆硬,有些高级唱头是宁折不弯的硼杆或宝石杆。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唱头对操作失误的容忍度就很小了。
黑胶玩家都懂,玩久了翻车在所难免。上一秒钟还觉得自己一切尽在掌握,但下一秒就突然鬼附身,一哆嗦,唱头架从指尖弹了出去,唱针在唱片上打起水漂。怎么说呢,就算搓碟也不敢常这么玩。这种时候,MM唱头由于身轻体柔躲过一劫;MC唱头可经不起这种冲击,真的会断给你看。
不像MM唱头那样有替换针,MC的唱针是和线圈连在一起的。断针理论上可以返厂维修,实际上等于报废,因为唱针是最贵的部分。
其次,一边折腾,一边源源不断的烧钱在周边。买了MC唱头就绕不开MC唱放。MC唱头极低的信号意味着噪声也会被一起放大。电路需要优质元件和更讲究的布线,既要高增益又要低噪声。这种既要还要的变态要求,让MC唱放的制造难度和成本都明显高于MM唱放。
好在有升压牛这个大救星。你会看到一些玩家的唱放连着两个拖油瓶,那就是升压牛了。在电子管时代,用纯电子管元件打造一部合格的MC唱放是不可能的任务,必须用升压牛先做预放大,才能解决底噪问题。升压牛+MM唱放,在过去是一个必选方案,放到现在也是主流方案,有不少人选择这么玩。恭喜前面在功放上找到了phono接口的朋友:理论上你只要再买一对升压牛,就能上马MC唱头项目了。
好消息:可以把MC升压牛+不那么贵的MM唱放组合起来使用。
坏消息:MC升压牛价值连城。
平庸的升压牛动态小频响窄,等于音质破坏器,还不如不用。而一对性能体面的MC升压牛动辄数千元,用银线绕的甚至上万,令人发指。除了价钱贵,升压牛的使用中还有增益选择、阻抗匹配等问题。应该放大多少倍?次级要配多大的电阻?这些烧脑问题会不断蹦出来。玩家不仅要富有,最好还会算一点数学。
用几两碎银子捡漏一套超值MC方案,然后坐稳并愉快地听歌。醒一醒这位新手,请停止做这样的梦。
最后,不管那些显性的或隐藏的成本,单纯回到音质高下的问题。豁出去了,不问价钱只求音质,又将如何。那么事实是这样的:面对MM唱头的挑战,入门级MC唱头并无全胜的把握,秒杀是不存在的。
得益于磁体材料的进步,现在MM唱头的上限也比较高了。个别性能不俗的MM唱头让入门级MC唱头的凤尾处境有点尴尬。还有就是对不同音乐类型的演绎,这两种唱头其实各有所长。
就拿我自己手上对比的例子。A组:高度风2M红MM唱头。B组:天龙103R MC唱头+伦达LL1941升压牛。
我可以明确地感知B组的音质更好,层次更丰富。但一些流行类和爵士类的音乐,用A组来听反而更鲜活澎湃。考虑到B的价格=Ax10,我十倍投入所得到的回报其实是不成比例的。
所以到这里要给两条建议:第一,如果不想弹尽粮绝,以泪洗面,预算有限的新手玩家请先无视MC唱头这个高成本、高难度、高风险的三高选项。就算志向高远,也请从MM唱头开始,熟练了再说。这中间省下来的钱多买几只唱片。
第二,勤用起落键,少碰唱头架,须知你不是DJ的料。
简单明了的操作就像润滑剂。但进了黑胶唱机的世界,就像到了「镜花缘」的君子国,有些事情是反过来的。从方便性考虑,新手玩家还是从功能配置丰富的入门机型上手为宜。是的你没听错,入门机型反而给得更多。
就比如飞傲TT13唱机,一千出头,功能齐全。这台唱机预装了铁三角MM唱头,并内置了高性能唱放,所以买回家后只要接一对有源音箱,就能放唱片听歌了。
飞傲TT13采用皮带驱动,转盘是铝盘+毛毡垫的组合。唱臂采用9吋直臂,臂管采用黄铜材质,是同价位唱机中仅有的全自动唱臂。机身由多种材料叠合而成。面板是铝合金板,下面还有木质密度板层和一个塑料底壳。不同的材料叠在一起能有效消除共振。
官方还有一个亚克力+硅胶垫的透明唱盘套装,是选配件。除了在音色上和铝盘不同之外,亚克力盘配合唱盘下面的灯条,可营造出瑰丽绚烂的氛围,为音乐增光添彩。这是一个好恶因人而异的功能,不过好在这个光色可以切换,也可以关掉。我不爽的一点是每次开机它都默认点亮灯条。
唱头是铁三角的AT-3600LA,一个经过时间锤炼的型号,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它采用碳纤维针杆,声音温暖生动,和流行类音乐很搭。这个唱头可靠耐用,替换针便宜,才几十块钱。换针也容易,把白色塑料部分往下一掰就分离了。
如果想升级唱针,有同系列的黄色和红色替换针在尺寸上兼容,甚至连针压都一样,都不贵,一百块上下。其中我推荐红色的唱针,它是铝管针杆,悬挂的顺服度高一些,循迹好一些,在音色上和AT-3600LA有互补性,可以换着听。
TT13的唱放模组采用两片JRC5532低噪声双运放。5532在模拟时代被称为运放之皇,它在放大弱信号的时候还能保持安静的底噪。单凭这个特长,就把很多昂贵的电子管打得找不着北。
同价位机型的内置唱放大多只用一片双运放。也不是说不能用。但是相对来说,两片双运放,两段放大,能得到足够高而稳定的增益,听感上也更加饱满有穿透力。在搭配出厂预装唱头时,TT13输出信号达到了800mV。这个幅度和同级别竞品相比,只高不低,可以和任何后端设备去匹配,而不用担心喂不饱,声音绵软蜷缩没力气的问题。
TT13随机标配了信号线,其中黑色的一根是地线。实际使用中我感觉TT13的底噪很小,就算不接地线也问题不大。这也是内置唱放的功劳,信号在机内放大再输出,对噪声干扰不敏感了。
MM唱头输出幅度高,同时它的阻抗也高,这意味着信号线对它的影响会比较大。如果信号线过长或质量差,就会造成染色和高频细节被吃掉的情况。而把唱放做在唱机里面,线的问题也就解决了。这里我必须说,入门级唱机内置唱放是一件大善事,不仅省了用户买唱放的钱,对音质也有正向助益。
话说回来,内置唱放虽然上述好处,但对进阶玩家而言却是进步的阻碍。这是事实,不过新手需要担心这些吗?不,这种阻碍对他们不存在。
除了内置了唱放--这种基操之外,入门级唱机用起来也更加方便,不需要太多学习成本,大多数配备了升降唱头的按键,较大程度上降低了风险。
此时有萌新可能要发问:这不是每台唱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能吗?当然不是了,中高端唱机大多是纯机械全手动,自动功能给不了一点。唱机越贵,电子化程度就越低,十分地君子国。
最倒反天罡的是,大多数中高端机甚至没有播完唱片后自动停机抬杆的设计。当然,它也不会发出哔哔的警报声提醒高抬贵手。它就让唱针在最里的一圈,摩擦摩擦永不停歇。别说是新手了,老烧也会因此折戟沉沙。我看到有位烧友自曝他的黑胶路上的黑历史,就因为忘了抬杆,唱头跟钻木取火一样不停的磨唱片,最后针杆的胶水受热融化,钻石脱落,唱头唱片同归于尽。
其实我自己也有过几次听歌过于放松,醒来发现唱头在空磨。如果算上折旧,那么我睡一觉的附加税是¥5.00~¥10.00。我想过给SL-1200MK4加装一个抬臂器,但觉得便宜的不可靠,贵的又不值--如果用自动唱机就没有这种糟心事。所以,如果你打算用音乐安神助眠,就应该选自动停机抬杆的唱机,不然还得花钱安装一个抬臂器才高枕无忧。
TT13唱机除了唱头抬起和降落的按键up/down之外,还有保姆级的start/stop按键。按一下,唱头就自己定位到唱片的起始位置,落针播放;再按一下,抬针返回,唱臂复位,转盘停止。当然TT13肯定是有播完自动停机抬杆的功能的。此外,TT13还标配了遥控器,这样,无论是女人、小孩还是宠物,都能用唱机安全地播放音乐了。
我们都知道摄影界有被称为傻瓜相机的全自动相机,不用多想光圈快门,按下按键就完成拍摄。与之类似,TT13就是黑胶界的全自动唱机,一键播放,不需要过多的智商参与其中。
除了操作简单方便,入门级唱机也不需要在唱臂调节方面多费力,因为它可能根本就没给调节功能。这事要一分为二来看。对于接触黑胶有几年的玩家,肯定会觉得入门级唱机束手束脚,换个唱头各种限制,没意思。不过对于新手而言,不给这些调节功能何尝不是一种保护(呵呵)。针压都还没学会正确调节,再听到抗侧滑、配重、超距、VTA这些词,他们的CPU可能就会宕机了。我在小某书上见过一个黑胶事故案例,帖主称:
「新唱机播放了十分钟后,我的唱针断成了两截」
「那位受害者使用的是和上图中类似的一台唱机」
我想就算他的唱针是薯条做的,也应该坚持播完一张唱片才对。哦哦,原来没人告诉他加针压之前先要把唱臂调悬浮,把刻度圈对零。他以为只要把重锤拧到2就是2克了,结果出大事。还好他的唱头只是颗绿色的铁三角MM,看上去是AT95,因此损失不是很大。如果不幸是颗MC的话,他也就伤心到顾不上发帖了。
这不是孤立事件。我常看到不少把重锤装反了的,把有刻度的一面对着无人区。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调的针压,因为这样一来不仅要歪着脖子操作,连刻度和重量的对应关系也颠倒了。
「TT13有33/45切换,可以播放7吋唱片,随机附带了转换圈」
这很普遍,但不是最奇怪的。我看到过竟然没把重锤装在唱臂上,就在那里滋滋滋播放唱片的;看到过把7吋碟的塑料转换圈当成唱片镇,也不管镇不镇得住的......这些既没经验,也没看说明书习惯,人菜瘾大,科目一都没过就匆忙上路的人,自动唱机就是他们最好的选项和归宿。
入门级唱机通常有拓展连接功能,TT13内置了高通蓝牙模块,支持aptX HD等高清蓝牙格式,按下面板左侧的PAIRING键便可同蓝牙设备配对。
蓝牙之于老烧是不屑一顾,但对一部分音乐爱好者来说却是必需。如果没有蓝牙,他们就没法连Marshall,连不上Marshall就没法发朋友圈,这台唱机他们就不买了。
我至少见过20个人用黑胶唱机配Marshall。对此我的意见是:如果距离近在咫尺就尽量用有线方式连接,这样音质肯定更好些;能接立体声音箱就别接单声道音箱,单声道没有声场可言,听感差别还是挺大的。话说回来,唱机的蓝牙功能非常好的一点就是和蓝牙耳机连接,适合小空间环境使用,是一种低调不扰人又省钱的玩法。
TT13的防尘盖的铰链是可脱卸的结构,拆的时候往上拔就行,这在同价位机型中也是罕见。所有的唱机的防尘盖都不建议老是拿布去擦,越擦划痕越多。有点微灰就吹一下,等灰积累多了把盖摘下来拿到卫生间,用莲蓬头冲一下再自然晾干,这样盖子才能日久弥新。可脱卸铰链拆盖不需要工具,清洁打理就更加方便。
同学电话打来时,我正在开车。黑胶唱机这档子事一旦开口就一言难尽,于是我车停在路边,音响关掉,聊了15分钟。他以前一直在听CD,黑胶方面是个素人。我说,小玩怡情,黑胶的初级阶段以寻求差异化的乐趣为主,先不要在音质上和CD别苗头;从入门级唱机入手比较理性,将来中毒入坑或作罢,可进可退,最差的情况下也得到了一个摆件,谈不上浪费。我想,这些道理也适用于其他摩拳擦掌的烧友。

IMG_2047 (1).jpeg (168.75 KB, 下载次数: 7)

IMG_2047 (1).jpeg

IMG_2019.jpeg (146.83 KB, 下载次数: 7)

IMG_2019.jpeg

IMG_1956.jpeg (115.68 KB, 下载次数: 7)

IMG_1956.jpeg

IMG_1929.jpeg (161.31 KB, 下载次数: 7)

IMG_1929.jpeg
2
发表于 2025-2-8 17: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荷兰
困扰我的是,淘了一堆旧黑胶,需要清洗,因为播起来满满的爆豆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5-2-8 21: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懂了,这就去买SL1500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5-2-8 23: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南宁
字太多,看不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2-8 23: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澳门
夏季long 发表于 2025-2-8 17:24
困扰我的是,淘了一堆旧黑胶,需要清洗,因为播起来满满的爆豆声

   超声波洗碟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2-9 13: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丰台
中档转盘,好一点的唱头/唱头放大器/前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25-2-9 16: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湖州
夏季long 发表于 2025-2-8 17:24
困扰我的是,淘了一堆旧黑胶,需要清洗,因为播起来满满的爆豆声

哇哈哈纯净水加眼镜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25-2-9 16: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湖州
sidewind 发表于 2025-2-8 21:38
懂了,这就去买SL1500C

你很机智哦。不过它没有1200系列好看,啊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25-2-9 16: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湖州
prodomo 发表于 2025-2-9 13:06
中档转盘,好一点的唱头/唱头放大器/前级。。。。。。

这套方案适合进阶玩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2-9 21: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荷兰
AudioTOP音频网 发表于 2025-2-9 16:08
哇哈哈纯净水加眼镜布。

好主意。
我还有个问题请教,我用的唱机是宝碟的Pro-Ject RPM 1 ,我把带水平仪的碟镇放上去,看到气泡偏左,然后转动转盘气泡跟着偏着转,无语了,这个唱盘轴好像不水平,这种情况是不能自己处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2-9 21: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AudioTOP音频网 发表于 2025-2-9 16:09
你很机智哦。不过它没有1200系列好看,啊哈哈。

集成不错的唱头和唱放,也带自动抬臂,就是飞傲的PRO MAX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25-2-9 22: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湖州
夏季long 发表于 2025-2-9 21:05
好主意。
我还有个问题请教,我用的唱机是宝碟的Pro-Ject RPM 1 ,我把带水平仪的碟镇放上去,看到气泡 ...

你拿掉唱片垫,让唱机转动,看转盘边缘的上缘是否有明显的波浪形起伏。如果起伏在一个毫米之内那就问题不大,因为一些唱片的变形比这更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25-2-9 22: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湖州
sidewind 发表于 2025-2-9 21:14
集成不错的唱头和唱放,也带自动抬臂,就是飞傲的PRO MAX版

这个唱机刚出来的时候要一万多,现在跳水到七千五左右了。唱头,唱放,还有自动抬杆,适合一部分有一定要求又不折腾的玩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2-10 04: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荷兰
AudioTOP音频网 发表于 2025-2-9 22:10
你拿掉唱片垫,让唱机转动,看转盘边缘的上缘是否有明显的波浪形起伏。如果起伏在一个毫米之内那就问题不 ...

好的,谢谢您的科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2-10 12: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自从我开始看中古唱机 就停不下来了
美歌dd8 dd10
当年的名盘相比现在的新机也不贵
感觉好好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25-2-10 20: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湖州
neverrefuse 发表于 2025-2-10 12:27
自从我开始看中古唱机 就停不下来了
美歌dd8 dd10
当年的名盘相比现在的新机也不贵

停不下来的结果是,你现在手里共有了几台唱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5-2-10 23: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AudioTOP音频网 发表于 2025-2-10 20:45
停不下来的结果是,你现在手里共有了几台唱机?

1台啊。。。
停不下来是。。。看唱机停不下来。。。
自己买一台不就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2-10 23: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通
真相:音质比磁带差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25-2-10 23: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湖州
鬼狐 发表于 2025-2-10 23:04
真相:音质比磁带差很多

因为你没有说明是哪种磁带,所以我认为你说了句废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5-2-11 09: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夏季long 发表于 2025-2-8 17:24
困扰我的是,淘了一堆旧黑胶,需要清洗,因为播起来满满的爆豆声

qq音乐里那些所谓黑胶音质全是滋滋啦啦的爆豆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2-23 21:2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