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不是老烧 于 2025-5-2 21:25 编辑
听闻初烧总出了ES2A,之前用过ES1A,所以想试一下。正好我手上也有一些静电耳机,正好对比下,顺便总结下这些年玩静电的一些心得。 ES1A和ES2A都是致敬的欧米伽,形状上二者挺像,ES2A更扁平,更简洁。ES2A振膜是真大,印象中比ES1A还要大,是不是腔体变薄造成的视觉效果不太知道,但是跟手上的几个圆形或者腰子型的静电比,确实最大,几年前玩过ES1A,当年的印象是声场大,二代做工优秀很多,比一代轻,而且头梁带的固定变成了金属的,能看出作者也是相当有情怀的,头梁照搬欧米伽设计,但是能改进的地方都改了,头梁带褐色真皮,比欧米伽的布的强,头梁滑扣金属的,比欧米伽的塑料的强,头梁应该是尼龙的(看着像),欧米伽的头梁是塑料的,说实话30多年的塑料早已老化,尼龙会稍微有弹性一些,也更结实一些,这些改进很用心也很实用。
八九十年代是HIFI的黄金年代,那时候是日后声名鹊起大厂小牌秀肌肉的时期,森海的大奥,STAX的欧米伽 T2,AKG的KK 索尼的R10无不是那个年代的产物,这些时至今日仍然是顶级的存在,这不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无奈,而是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传奇。这一点不是媚外,因为那个年代HIFI还没有式微,这些品牌能看到这个行业美好的明天,愿意投入巨额研发费用做一些秀肌肉的东西,不像今天的形势,很多HIFI厂家可能也想做秀肌肉的产品,但是市场反馈不一定允许,倒不是当前的厂家没有雄心,先活下来再说,曲高必定和寡,没有办法。
还是说回ES2A,当年的ES1A是古典王者级别,当年跟009互补挺好,ES1A声场比009大一圈,解析差不多,听下来确实感情缺乏了点,适合听古典和大场面的乐曲。这次的ES2A改进真的很大,人声已经持平009的水平,声场比ES1A又大了一圈,这一点很难得,大而不空,娓娓道来,很是从容。这是个完成度相当高的耳机了,而且初烧总找到了一个平衡,找到了一个让我们这些喜欢老大奥,喜欢老R10喜欢老KK这批人追求的那种平衡,听感还是素质?欣赏还是剖析?如果不那么对立,那么孰轻孰重,这一点每个耳机有都有自己的答案,ES2A已经给了自己的答案。
这张图里面有十几个lambda,我个人喜欢人声,也很喜欢这个系列,这不是我的全部lambda,我还有一些,我玩过几乎所有的lambda,可能大家一说lambda这个入门静电嗤之以鼻,不以为然,其实lambda系列也算静电领域最经典的系列,不亚于森海的棉被系列,lambda下限高,上限不高,特色鲜明,声音无论哪一代都很正。关于哪一款lambda我最喜欢,可能大家喜欢的是L700,SIGNATURE,PRO,507,这些当然都不错,但是不是我最喜欢的,我最喜欢的是NOVA这一代,NOVA SIGNATURE这款,这款是素质和听感达到一个特别好的均衡比例的一款,404一代太呆滞,SIGNATURE太激进,507这代音乐味太少,L700这代静电味少了,唯有NOVA这代很特别,这代经历了STAX第一次破产重组,有stax的反思,也有stax的延续。Nova这一代音色很像西格玛pro,但是结构决定不可能像西格玛那么极端,为什么晚年的林尚武会做出sigma这种东西,有发展也有妥协,这种东西听感很老派但绝对不差,跟signature一样的单元但是风格迥异,这是两个极端,nova这一代有着两个极端的奇妙平衡,ES2A几乎就是这种平衡的再现,在sigma的基础上不妥协,很像理想老派stax的完全体。
ES2A膜厚听说是1.5um,这个膜厚在今天不占优,相信以如今的技术就算仅靠供应商技术也能将膜厚做到1um以内没多大难度,但是薄膜出来的声音灵动有余,沉稳不够,力量感不足,这恰恰是很多静电的缺点,ES2A的振膜面积很大,但是却不难推,我手上的放如GES BHSE驱动都没问题,我没有跟初烧总确认,这个可能跟ds和透气率有关,透气率高,ds大,耳机会难推,动态能做的很大。透气率,ds影响蛮大,影响气量不说,还会影响层间电容大小,ES2A的电极应该有他的奥秘,我目测电极很薄,是板电极,做了特殊处理,一个电极长出几个长铜片用于固定,这一点很高明,如果板电极太厚的话透气率高也要对开孔进行特殊处理,以减小气体阻力,ES2A直接把板电极做的跟网电极一样薄,使用环氧树脂架进行加固,这样明显比虹曙和jade2这样的PCB的极板强很多,属于降维打击,而且得益于此,其他方面可以做的更从容,不像JADE2这么大个振膜还要中间支撑一下,牺牲了很大的有效面积,看着很大而已。理论上网电极成本能做的比较低,毕竟铜网的孔目试一下然后搞一大张就能做很多极板,板电极成本是很高,PCB电极也算是廉价方案。 跟其他的对比
我只跟我手上当前的这几个对比,别的试听的就不谈了,以前玩过的出掉的也不说了,主要是下面几个009,007Amod,虹曙2.9版本,jade2 MOD完成体和原版。 动态力度这栏可以看作对大场面音乐的把控能力,瞬态好,力度就可能差些,相反力度很强,瞬态就可能差些,这项可以理解为这两者的表现。 ES2A: 声场5分(除去KK这种怪物级不去谈,已经很大了) 解析 4分 动态力度 4.5分 (这个属于静电里面动态很大的了,接近高端平板的力度) 听感 4.5分 009中期版本 声场 4分 解析 4.5分 动态力度 3.5分 听感 4.5分 007Amod(MOD完全体,SZ2-11XX号,线和单元跟MK1一样的版本,PORT MOD,加固耳机和单元连线,THROR耳罩,连头梁头戴都改了酒红色真皮,独一无二,灵敏度超低,堪称最难推的,比009难推6dB) 声场 4分 解析 4.5分 动态力度 5分 听感 4分 虹曙2.9版本(最近虹曙挺火的,性价比确实高,以前的一代修过一次,放了一年左耳都开始滋滋了,还要充电一会才能正常,好在虹曙售后很好,就是慢点) 声场4.5分 解析4分 力度动态4分 听感4分 Jade2 MOD(改了头梁,羊皮耳罩,内部填充不漏气,加倒相孔,重点哈,有和没有差距有些大,话说JADE2 不改没法入耳,声音空洞极度不自然,改完搭配GES这款密度很高的耳放是相当可以的) 声场 4.5 解析 4.5 动态力度 4.5 听感4 这个你没看错,改过的JADE 2 是性价比绝对不亚于虹曙的存在,但是加了倒相孔低频有点猛有点影响整体的定位,不然是完全可以越级的存在,越级的话肯定是越过小香了,哈哈。 JADE2(原版半成品) 声场 3(不规整不自然) 解析4.5 动态力度 1分 (都漏气了) 听感 1分 (这个耳机能拿出来卖估计是HM估计阉割的,我买这台是打算重新拉磨 完全MOD的,一直没时间) Sigma pro(加上他吧,挺不容易的 40年了) 声场 4.5 解析 3 动态力度 3.5(量多不集中) 听感 4 (太老派了一些) 以上是个人听感,很主观,大家参考下即可,个人听感不代表别人,而且每个人听得音乐类型都不一样,我个人流行和原声都听一些。
ES2A这个当前能匹敌他的在产静电可能就是X9000, X9000声音现代,做工接近无可挑剔,相比X9000, ES2A的声音老派一些,如果只能stax本身来看 X9000是无可争议的正统,是stax的继承者,但是时至今日,老STAX的那些东西还有多少继承下来难说,不断尝试,抛弃一些,拥有一些。千人千面,千耳机千声音,X9000相比ES2A更为空灵,更有静电的特性,已经到了木剑无俦,摘花飞叶皆可伤人,ES2A相比X9000更为稳重,更有力度,属于重剑无锋境界,平淡无奇确有威力巨大,从这点上看更像是老stax声音的继任者,很有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