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从去年这台机器的曝光开始我对其就颇为关注,不仅是因为学林播放器沉寂已久的再次亮相,也是因为这台机器的形态确实很独特。但碍于首发并不算亲民的价位以及缺乏对学林产品的认知和了解让我放弃了首发梭哈的想法。如今这台机器的行情接近腰斩让我得以有机会好好体验一番。 先说一个这段时间体验下来我个人的结论:这台机器的各方面表现让我感觉他不像是满足市场而只是满足团队的个人喜好。因为这台机器的操作堪称稀烂,但是调音逻辑似乎又与主流逻辑相左。
操作绝对是这台机器最大的短板。我会毫不夸张的将它的初次上手体验称为灾难。首先第一点是这台机器最让人难以操作的问题并不是那四块屏幕本身。而是他的逻辑大多数都是反直觉的,虽然不排除这台逻辑可能是沿袭自自家的前代播放器。但习惯了现代播放器的用户在第一次使用这台机器的时候一定会觉得很蹩脚。第二点是如果要使用外置TF卡请一定要至少保证卡的读写速度是稳定的,否则一定会经历完全无法接受的卡顿。而在所有碍手碍脚的操作问题里最让我无法理解的是不在音乐播放界面旋钮就无法调节音量的这种设定,因为这台机器是不存在音量平衡的,所以在切换两个响度不一样的音乐的时候几乎第一耳朵的音量都是不太对的,甚至可能会被炸一下。同时这台机器其实是需要热机的(这一点我不确定是不是我的个体差异),在刚开机的时候这台机器播放音乐会有时不时的电流声,这个问题会在1-2首曲目后消失。同时在播放高于DSD256规格以上的音乐的时候请停止所有的操作动作包括调节音量,因为这都会带来很明显的电流声。所以不得不说这台机器在操作方面都已经不能叫勉强能用,得叫加了点bug,让你知道自己用的不是什么高端机型。
而说到声音,这台机器可以说给了我极大的惊喜。这样的惊喜并非完全是来自于他的性价比,反而更多的是来自于它表达出的一种独特的调音思路。总结这个思路也是我花长时间它的原因。现今市场的调音逻辑其实我个人听起来像是从一个白板开始向着一个方向做加法直到某一个目标达成为止,这样的调音风格实际上如果有缺陷的话是很容易影响到其他风格音乐的欣赏的。而clear是反其道而行之,学林重点宣传的高126db信噪比和91.6db分离度是完全可以感受到其意义的。clear的调音逻辑更像是预先设定一个9038的极限然后做减法,声场大了好像有点空,那就减小到刚好能表达所有的信息但是不压迫的程度;推力大了可能会糙,那就减小到失真可以接受的程度。整台机器都是秉承着你感受不到,或者听着不好听那就没有意义的的思路进行的,硬性指标方面的所谓动态好,层次分明,解析优秀在我看来都是在贯彻这个思路。这样的调音可以说带给了这台机器一个完成度极高的听音体验。你可能会在这台机器上听到觉得还不够味的感觉(比如这个声场听大编制古典确实有一点点小家子气)。在这台机器上你很难单独去描述他的某一个方面的有点,因为每个部分都是相辅相成的。
第三说一点关于这台机器所属价位(3888)环比其他机型的表现。我个人认为这台机器仅从声音角度讲跟overture R62 DX260 R3U和M5U比是没什么问题的,在这个价位的各个机器其实完全可以称得上各有特色。即便可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比如说完成度的问题,但也保证了各家其实都有自己的卖点。但如果要谈论综合产品力的话,那学林clear就将会是一台在任何价位都不好卖的机器。我个人的思路是:对于1K左右的用户来说,他们可能是第一次接触到这类产品,肯定会下意识的希望自己接触的新领域不会有太高的上手门槛。而clear在这方面的门槛属实不低。其次是4K档左右的用户其实可能是是最看重性价比的一批用户,他们会更多的考量一台机器的综合水平,严重偏科的产品在这一价位也是不太受欢迎的。最后是6K往上的旗舰或者超旗舰用户,这批用户大多数已经大多是在这个领域深耕一段时间了(顶级富哥另说)对于操作系统也算是见得比较多,宽容度也会有所提高,但是这个价位的用户是非常看重质感这个东西的,clear这个从外观到操作系统都贯彻“极简”的产品也会让这个价位的用户面露难色。所以我个人认为这台机器的销售数据和他的定价其实没什么关系,这台机器从定板的那一刻或许就决定了他注定是喜欢冒险的玩家的玩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