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85|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揭开HI-RES与CD音质的真实差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8-20 15: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
为什么你值得更好的音质?揭开HI-RES与CD音质的真实差异
音乐不只是声音,更是情感的细节。每天听的音乐,看似旋律相同,但其实隐藏着许多「被忽略的细节」。这些细节包括人声换气的空气感、乐器尾音的延伸、空间感,都是音乐真正动人的关键。
然而,常见的CD音质虽已经相当清晰,仍会因取样频率和位深度的限制,牺牲部分高频延伸和动态范围。而高解析音质(High-Resolution Audio)正是让这些细节得以重现的重要推手。

高解析音质的秘密:取样率与位深度

在认识什么是Hi-Res高解析音质之前,先需要了解音乐档案的两个关键基础:取样率(Sampling Rate)与位深度(Bit Depth)。这两项决定了数字音乐能保留多少声音细节与动态范围,也是Hi-Res能呈现高质量音质的核心基础。以下将简单说明取样率与位深度是什么,以及它们与聆听体验的关系。

1. 什么是取样率(Sampling Rate)?
声音是连续的波形,数字音乐需要将这个连续的声音以「每秒撷取几次」的方式转成数字讯号,这个撷取频率就叫做取样率(Sampling Rate)。取样率单位是 Hz(赫兹),常见的CD音质是 44.1kHz,代表每秒撷取44,100次。
而Hi-Res 常见取样率:
96kHz:每秒撷取 96,000 次
192kHz:每秒撷取 192,000 次
取样率越高,能够捕捉的声音细节越完整,尤其在高频延伸上更自然,不会被截断或失真。

2. 什么是位深度(Bit Depth)?
除了撷取次数,还需要记录「每次撷取时声音的精细程度」,是指每次撷取时,能记录多少种音量阶层,位深度越高,这就是位深度(Bit Depth)。位深度常见数值:
16bit(CD音质)
24bit(Hi-Res音质)
位深度越高,能记录的音量变化越细腻,音乐的动态范围(从最轻到最强)越宽广,能避免安静处被噪声覆盖,也让强音不会压缩失真。

Hi-Res 音质是什么?
在了解音乐档案的两个关键基础后,就可以进一步来认识Hi-Res音质了。Hi-Res(High-Resolution Audio)指取样频率超过44.1kHz、位深度超过 16bit的音讯格式,常见如96kHz/24bit、192kHz/24bit。这样的音讯格式分别代表:
96kHz/24bit:
每秒撷取96,000次声音,且每次撷取都以24bit精度记录音量细节,适合大多数 Hi-Res 聆听需求,平衡音质与档案大小。
192kHz/24bit:
每秒撷取 192,000 次声音,精度同样是 24bit,捕捉更完整的高频细节和音场空气感,适合进阶发烧友或专业制作需求。

听觉体验:Hi-Res 与 CD 音质的差异

许多人可能会疑问:「Hi-Res 真的听得出差别吗?」实际体验并比较 CD 音质与Hi-Res音质后,常能感受到Hi-Res在听感上带来几个明显的差异:
人声更真实自然:换气声、咬字细节与声音更加清晰,就像歌手在耳边唱歌真实。
乐器层次分明:弦乐器、钢琴和打击乐不再混在一起,而是分层排列在音场中。
高频细节完整:钹声延伸更久,且不生硬,带有自然空气感。
动态表现更丰富:从最轻柔的呢喃到强烈的鼓点,动态起伏更加鲜明。
特别是在使用高解析耳机、音响系统时,这些差异会被放大,让聆听音乐成为真正沉浸的享受。

为什么 Hi-Res 音质值得推广?
现代生活中,音乐是每天陪伴的重要存在,但许多人花费时间与金钱选购耳机和音响,却继续以低比特率的音讯作为主要来源,就像买了4K电视却看低画质影片,无法发挥设备真正实力。因此有了Hi-Res音质可以得更好的音乐听觉享受:
让音乐完整呈现创作者的用心与细节
提供真正能感受到差异的聆听体验
支持高质量的音乐制作与流通
音乐不只是背景音,它是影响心情、记忆和灵感的重要元素,高音质能够让日常的每一段旋律,都成为触动心弦的享受。

让音乐回归应有的细节与感动
Hi-Res 音质的核心价值不仅是更高的取样率与位深度,而是让被压缩牺牲的细节回到音乐中,让耳朵感受到更真实、完整的声音。
下一次,播放熟悉的音乐时,不妨选择 Hi-Res 音讯,戴上耳机或是开启音响设备,感受每一个呼吸、每一次琴弦颤动、每一个残响延伸,让音乐再次感动自己。


2
发表于 2025-8-20 16: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河池
银圈cd还有市场,猜猜为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5-8-20 16: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很多Hi-Res是在母带之外深加工的,使之更适配SONY的设备而已,别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5-8-20 17: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
我怎么好像之前在那看到这篇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8-20 18: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只谈格式规格不看录音制作水平是没意义的,一首歌的音质好不好全看制作团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8-20 18: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海洋Ocean 发表于 2025-8-20 18:17
只谈格式规格不看录音制作水平是没意义的,一首歌的音质好不好全看制作团队。

说得太对了

如果录制的时候没有牛逼的设备以及牛逼的团队

一切都是镜中月水中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8-20 19: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
40年前卡带都还有人玩,你说这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8-20 20: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吉林
AB听感便见分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8-20 20: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没所谓,你累不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8-20 20: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当年mp3普及时,也看过大量文章阐述mp3截掉的都是人耳不敏感的频段,CD数据量很是多余,完全是资源浪费。讲真,那会能播好CD的即便高端随身听也不是我这种穷学生能企及的,那会我听到的mp3真觉得比CD品质的无损更好…没错,真觉得更好,里边因素很复杂…即便后期播放设备慢慢好起来了,CD音质在慢慢为我这样的穷烧接受了,那会我也看到如出一辙说法,什么格式不格式,数据量不数据量,不重要,录音本身最重要…那会也没多想,真要对比可以用同一个录音版本的mp3和CD啊…现在再看到这些,莞尔一笑,玩hifi是自己花钱愉悦自己耳朵,我投入什么,我听到什么,你都听不到的…你描述的,坚持的,应该只是你自己能听到的,看这个描述完全满足不了我的需求,自己玩开心就好…
说到喜好,我们这批略微年长的,可能很多像我一样,真正喜好的是黑胶、磁带各样的声音,没错,数据上最low的磁带,我更喜欢那种听感,当然,我肯定不会说磁带在解析上比现在的新播放方式好,喜欢归喜欢,事实是事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8-20 21: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黑胶音质为什么这么好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8-20 21: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喜欢听换气感?听音乐要像看图片一样要纤毫毕现,数毛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8-20 22: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谈格式是最没用的,制作精良的320k的mp3都非常好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8-20 22: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xiaobudong 发表于 2025-8-20 16:46
银圈cd还有市场,猜猜为啥?

炒作的二手水深得很,还不如老老实实SACD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8-20 22: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区别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8-21 09: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本帖最后由 sidewind 于 2025-8-21 09:36 编辑
sgrsam 发表于 2025-8-20 22:30
炒作的二手水深得很,还不如老老实实SACD呢.

炒作倒不至于,很多银圈二手行情也就几十块,并不比其他版本明显贵,跟老版重制的SACD动辄几百上千块还是没得比,当然硬素质也没得比

声音确实普遍不错,饱满宽松,几乎见不到干瘪、尖锐、生硬(90年代碟子就常见了),更接近模拟时代的调音风格

银圈最大的问题反而是早期工艺不成熟导致可靠性差,买来说不定哪会儿就报废了

说回来,欧美新灌录的那批SACD价格倒是真不贵,新时代录音的DDD理论上比老录音ADD其实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5-8-21 09: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实际上主要看录音质量,现在的器材高格式文件还原的并不好,最高24/96就差不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8-21 09: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南宁
真的没差别,有差别的知识人的听力

无损就是人听力的范围,还比人听力范围大一些

人类之中不乏一些听力特别灵敏的,能在无损内听到更多

你的音质大过无损,真的没啥实质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2 03: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