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TechRadar网站】iFi悦尔法GO pod Max:有线耳塞秒变蓝牙,但价格不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9-25 16:4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贵州贵阳
关键词:无损蓝牙、可穿戴设备、音乐耳挂
作者:Becky Scarrott
发布时间:2025年8月14日
原文链接:
https://www.techradar.com/audio/ ... eyre-a-pretty-penny

剪断耳机线



亲爱的读者们,今天这样的日子最让我欢喜。虽说仍要为TechRadar这一权威刊物劳作上大概九小时,但我依然会称今天为“自我日”。何出此言?因为今日撰写的、音频方面的内容(要知道,这是我的专长领域)无需关联任何核心产品或关键词——尽管我钟爱那些音频界的主流产品,但此刻,各位不会看到“AirPods”、“Spotify”或“Sonos”这类的字样。
今天,这一切都是关于一个概念,它仍然让我着迷到近乎上瘾的地步——想必也会吸引TechRadar读者群中某个小众群体的兴趣。
关键问题在于:无线传输的音质能否媲美有线耳塞?我内心的声音立刻响起“当然不能,蓝牙传输仍有损耗”。
但是,若能在保留心爱有线耳塞出色音频结构的同时,剪断线缆并搭载顶级蓝牙技术呢?我指的是高通QCC5181芯片组——它宣称能通过aptX Lossless编码传输无数据损耗的CD级音质,同时支持LDAC、aptX Adaptive以及JVCKENWOOD的K2HD技术(这种音频母带处理技术最早出现在2007年,能通过96kHz高采样率让CD品质音乐更接近原始母带录制效果)。这样的音质差异是否微乎其微——至少对我这“凡人肉耳”而言?

今天,我整日沉浸体验这款产品,在现实世界中,它的价格远超出我的承受范围。所幸,我获得了一个短暂试用机会。

接通电源,收听音乐,尽情沉浸(此刻,就让音乐流淌吧)



今天,可有好东西要带给各位音频发烧友!无论您是对高清音频充满好奇(或单纯热爱音乐与音频设备),您可能都听说过2023年4月推出的、iFi悦尔法GO pod的迭代之作——GO pod Max。(编者注:海外当地上市时间。)
此刻,我正佩戴着最新的GO pod Max(感觉应该是“pods”,不是吗?),搭配我最喜爱的四款有线入耳式耳塞,这就带大家体验一番。准备好了吗?解放您高端耳塞的线缆束缚,系好安全带——我们将通过16Ω、32Ω、64Ω和300Ω自动阻抗匹配,直抵K2HD技术之巅!

测评所需设备



先看基础配置:我选用四款顶级入耳式耳塞为GO pod Max提供最佳展示平台——Campfire Audio Solaris Stellar Horizon、Sennheiser IE600、Audeze Euclid以及Campfire Audio × Alessandro Cortini联名款Clara。
现在来谈谈敏感的价格问题——毕竟作为常年收入微薄的测评人,我对价格格外敏感。Clara售价1999美元/1999英镑(约合3900澳元);Euclid的售价通常在1299美元/1249英镑/1999澳元;IE600是这里最亲民的型号,仅需799美元/699英镑/1199澳元;而Solaris Stellar Horizon则需2670美元/2669英镑/3779澳元方能拥有。
为何特意说明价格?因为即将搭配它们的GO pod Max售价达599美元/599英镑/1099澳元(4680元人民币)——这意味着在本文的某张图片中,我耳边佩戴的无线耳机系统总价值高达3269美元/3268英镑或4878澳元。



尽管这套音频设备总价总价3269美元是不争的事实,但佩戴体验却意外轻盈。

值得欣喜的是,GO pod Max能完美贴合耳廓后方,无论搭配哪款耳塞,都能轻松实现稳固舒适的佩戴体验。如果您曾戴过开放式耳塞(或非开放式的Beats Powerbeats Pro 2),感觉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容我直言——这款产品要高端得多。
尽管采用精密加工的铝合金外壳,配备单独的DAC与放大模块,内置电池提供7小时续航(充电仓还可补充28小时续航——关于这个金属猛兽我们后文详述),但至于耳廓后的机身依然轻盈。底部触控按键可处理所有播放或通话需求——没错,它内置麦克风——唯独调节麦克风音量需另寻他法。



考虑在挥汗如雨的动感单车课上佩戴如此昂贵的设备也是没问题的,GO pod Max拥有IPX5防水等级,其硕大的充电仓甚至内置紫外线灯可为耳塞消毒。即便是我试用的、较大尺寸的耳机,也能轻松放入充电仓——如图所示,Clara耳塞正舒适地躺在舱内等待清洁消毒。
说实话,这个充电仓确实很大。内部采用优质的天鹅绒质感衬里,外部铝制材料设计让人联想到1984年电影《超女》中的奥米茄装置,但它确实无法塞进任何口袋或手提包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GO pod Max与我的iPhone、安卓测试机以及FiiO M23播放器都能轻松配对。更值得一提的是,当播放高品质曲目时,设备会用语音提示"aptX Lossless"——这种细节体验着实令人惊喜。
无论我连接哪款耳塞(我用的都是MMCX接口耳塞,但包装盒内还附赠0.78mm 2pin耳挂),佩戴效果都超乎预期,而且感觉很平衡——考虑到我使用的耳塞尺寸差异巨大:Sennheiser IE600的微型腔体与大尺寸的Solaris Stellar Horizon无论在结构设计还是重量上都截然不同,能做到这点实属不易。
至于音质表现?说实话:它完全超越了我的所有预期。



Burna Boy《Change Your Mind》》一开始的打击乐清脆利落,极具立体感,仿佛能让人触摸到乐手真实演奏时的动态与乐器质感;在Fido的《Joy Is Coming》中,贯穿始终的沙锤声既活泼又热烈,为乐曲注入了令人忍不住起身舞动、踏拍而行的每一分能量,且从未掩盖其他音乐元素的精彩呈现。
Wolf Alice乐队的《白马》堪称教科书级演绎:原声吉他扫弦与电吉他、鼓点的交织浑然天成。我本想给GO pod Max挑些毛病,但它的表现实在无懈可击。
好吧,如果非要挑刺的话,其调音偶尔会偏向微暖调而非绝对中性——但这种特质依然令我欣赏。这种情况仅出现在使用我那条中频本就偏暖的Sennheiser IE600,以及声场宏大且兼具暖调与灵动特性的Clara耳塞时。
当然,发烧友器材搭配的乐趣就在于此——不断调试与实验。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基于多种原因),想要自行尝试这种搭配需要雄厚的财力支撑,这确实是个烧钱的爱好。但话说回来,这种与音乐相伴的消遣方式,于我而言都是值得投入的美好时光。


我会自掏腰包购买吗?



会,会,您问第三次还是会。对我来说,iFi悦尔法GO pod Max提供的体验在同类产品中无与伦比——无论是档次、性能,还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拥有它的自豪感上。您能通过任意想尝试的耳塞享受顶级蓝牙连接品质,能获得持续数小时的愉悦聆听体验。
此外,其电池续航表现出色,吊舱上的实体触控按键操作OK,音质更是臻至化境。能否媲美有线音频?可以说,这是我听过的、音质最接近有线传输的无线解决方案。
再次强调,iFi悦尔法GO pod Max对大多数人来说确实价格不菲——包括我在内。但如果有足够的可支配收入,我会毫不犹豫地入手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26 03:3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