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植英次 马勒 - 大地之歌 Mahler - Das Lied Von Der Erde【BD】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0-1 10:1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亚太地区



大地之歌,交响性套曲,由马勒创作于1908年。作品虽是交响曲,却未赋予其交响曲的编号。按照马勒作品的顺序,这部作品应排为“第九交响曲”,但因“第九”被马勒认为不吉祥(因为贝多芬、舒伯特、德沃夏克都是在写完自己的第九交响曲后去世的),所以最后定名“大地之歌”。 作品采用了汉斯贝特格(hans bethge)《中国之笛》七首中国唐诗的德文版为歌词,在西洋音乐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这张唱片由RR唱片的常驻“嘉宾”——大植英次指挥明尼苏达交响乐团演奏,唱段则由迪杨和强维拉斯、两位经验丰富的歌唱家担纲,他们把中国诗歌艺术中淡雅的意境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而大植英姿简明扼要的指挥则具有绵里藏针的韧性与力量。此辑录音由RR录音大师基思约翰逊操刀,动态惊人,音质上乘。
有些唱片录音的乐手及制作班底对发烧友来说比什么广告吹嘘都有效,像莱纳--芝加哥交响乐团--莱顿,罗伯箫--亚特兰大交响乐团--Telarc,fremaux--伯明罕城市交响乐团---EMI,就是这类发烧金三角阵容。现在上迷一串名单后面要加上大植英姿--明尼苏塔管弦乐团--RR才行。马勒的《大地之歌》由于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李折的诗歌德文译本为词谱曲,因此对我国乐迷来说,要比听马勒其他的音乐更显得亲切。《大地之歌》是一首以声乐为主线的管弦组曲,6-11段歌词取自孟浩然的《宿业师房待丁大不至》和《王维的《送别》版本的声乐主角为女中音米切里。迪杨和男高音强。维拉斯,两人都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演唱家,在演出中把中国诗歌艺术中淡雅的意境恰好处地表现出来,大植英姿简明概要的指挥具有绵里藏针的韧性与力量。RR公司的这版《大地之歌》是迄今止音质最佳的版本,敞开演奏不谈,光是录音水准之高以打翻过往的《大地之歌》名版。凯斯奥。约翰逊的HDCD技术发挥到极致。整体效果是能用天崩地裂,憾人心有肺来形容。
马勒的《大地之歌》是他的最后一首歌 歌曲和交响乐的综合。美国最受欢迎的两个 年轻歌手加入 EIJI OUE 和明尼苏达管弦乐团 灼热地实现了这种可以与最相提并论的音乐 过去令人难忘的表演。
虽然是为一个庞大的管弦乐队配乐的,但《大地之歌》比比皆是 在错综复杂的室内乐精致段落中。这些对比, 加上平衡声音与 不断变化的编排,使这部作品成为一座丰碑 录音工程师谨慎对待。“基思·约翰逊教授” 再次用 HDCD 应对这种情况?记录 惊人的清晰度和力量。确实,这是一部音乐剧和声音 不容错过的体验。
曲目
01.大地之歌中的饮酒之歌
02.秋日孤魂
03.来自青年或青年群体
04.美丽的美
05.春天的醉汉
06 告别 困难
07 告别 温柔细腻
08.告别 流利
09 告别 艰难
10.告别 不要着急
11.告别 温柔细腻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大植英次 马勒 - 大地之歌 Mahler - Das Lied Von Der Erde;The Song Of The Earth
链接: https://***.com/s/1wJoWSR283QWaPQ6eL82E9g?pwd=6kk4 提取码: 6kk4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1的分享


2
发表于 2025-10-1 13: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5-10-1 14: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5-10-1 15: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保定
谢谢分享。双节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10-1 16: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沈阳
感谢分享 节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10-1 23: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0-2 07:4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