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24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未来数字音乐中心——享声MR1深度体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9-24 2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宝山区
本帖最后由 董益峰 于 2017-9-25 09:38 编辑



      去年享声发布了一台…不应该叫随身听,官方的定义是“移动旗舰全平衡无线网络播放器”MR1。“播放器”是根本定义,但是多了移动、全平衡和无线网络等定语,读起来很拗口,却简明扼要地说明了其主要功能。


      自发布以来,我也去实体店试听过,也参加过享声的试听会(可惜没抽到个小奖品啥的,哈哈),基本印象一般般,基本就是声音很不错,有点打鸡血的感觉,操作不方便,手感不咋地,对我来说随身听应该更注重操控体验一类的。


      前一阵看到MR1有巡回试听,就好奇申请了下,打算仔细体验一下随身播放器以外的部分,也想趁这一段时间心情不错、生活也不算窘迫写一点有参考价值的测评文,不仅修身养性,万一写得好还能得个奖两全其美,哈哈!







一、        随身听部分


      首先说说MR1作为一台普通随身听播放器的感受,至少我认为这也是购买MR1的用户的大部分需求吧!如果不需要出门、不需要随身,那么A200s应该是更好的选择,但是MR1的出现还是将以前的M1进行了扩展,不仅体积大了,音质也自然是更好了。










1、        外观&手感&操控


      第一眼看到MR1就很无感,作为一台“国砖”,也算是中规中矩,不好看,也算不得多难看。正面是一个圆形的“转盘”,其实不能转,只是上下左右和确认5个实体按键。在圆盘的上方,则是主界面、返回两个触控键。而背面呢,则是黑色的镜面,比较容易粘指纹,但是只要没有指纹,那颜值比正面高多啦,很有一种深邃的感觉!右侧面有三个实体键:电源、音量加减,总体布局比较正常,不过不失。


      手感方面么,由于MR1比较大,长度明显大于我的N6,宽度也略大,厚度却比较小,所以握持感不太好,我的手算是比较大的了,还是有点窘迫。而几个实体按钮的手感都如出一辙,比较硬,且按压都有明显的声音,这一点似乎有待改进(还是很怀念当年索尼A845的按键和操控)。




      




MR1的功能是丰富甚至可以说是复杂的,但是操控逻辑却比较简单,没有多少学习成本。


      明显缺点1:上下导航键分别对应“切换专辑封面显示尺寸”和“切换播放循环方式”的功能,却没有进行标注。刚拿到MR1的时候,由于不小心按到下导航键导致单曲循环播放了,并且在设置菜单中没有找到相关设置,百度一下后方才解决。


      明显缺点2:触控键偶尔失灵,有n次——在暗屏下电量屏幕并按“返回”键准备换首歌听,结果这个“返回”键死活就是没反应,等了两秒钟才可用。




2、        发热&续航


      其实我觉得发热这一点说得有点多余,MR1与印象中的多数国砖表现都差不多,室温26度放置在桌子上听音乐2小时就有些温热了,若是夏天揣裤兜肯定有点……


      续航么,如果是作为一台随身听播放器,那真是有点捉急了,官方宣称高性能模式7小时,实际使用可能还有一些损耗,没有仔细测量,反正顶多撑3天的上下班啦。







3、        音质&推力


      耳塞我就选取了Xelento作为参照,基本上现在对Xelento的评价有了比较统一的观点了——均衡、大气,人声不突出,声场分离度上佳。


      尽管说Xelento人声不突出,但我觉得这样的声音是可以用来参考的,就像SR009、K812pro、T1、HD800等旗舰级的大耳机,都没有特别突出人声,因为真实自然的声音是不会有任何突兀的地方的。


      Xelento刚发布的时候办了几场试听会,我参加了上海和武汉的试听会,现场都是用的英国EAR的HP4台式耳放来驱动。当时的系统确实听着非常不错,Xelento发挥了很高的水准,这不代表Xelento非得这么推才能好听,但也反映了其并不算好驱动,我试过一些中低档的播放器都很难把Xelento推开,常常会低频过多、声场塌缩。


      MR1以大推力著称,接Xelento在中增益、高性能模式下开到35%音量已经非常充沛。听一首很特别的人声测试曲目——《明天会更好》,多达20位台湾歌手一起唱,比如第一句就是蔡琴,唱词最多的是费玉清和苏芮,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歌手。听了很多遍,我觉得MR1这样的顶级随身听已经不必去说什么三频均衡了,其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大气”,速度感非常优秀,每一个细节出现,很快更迭。动态——没错,流行歌曲也有“动态”,尽管不是大动态,但是小动态也常常被器材忽略,而MR1+Xelento则让这些小动态得到了一定的释放,MR1相较我的N6是有一些提升的。


      为何说是“一定的释放”?原因很简单,不管是随身听还是耳塞,动态表现的局限都很大,换上旗舰大耳机系统,动态就会好不少,而换上落地箱,那真是不一样的境界!还是那句话,尽管流行人声类歌曲鲜有“大动态”,但不是“没动态”!最早用手机配塞听音乐也能听到不少细节,而最大的问题就是听起来没有起伏感、不带感,原本饱含深情的歌手成了机械的吟唱者。







      每次写完测评回头看都显得简单、轻松,实际都不易,每次都需要用较大的音量反复聆听对比好几个小时,而此刻已然是子夜时分,理智的意识开始逐渐恍惚——我感觉我似乎在用Hugo推Xelento,看看手中的MR1,哈哈,原来只是自己骗自己罢了。尽管不能说MR1的声音很像Hugo,不过在“清晰度”和“动态”方面,两者还是有一些互通之处的。







      关于驱动力,测试了很多很多耳机,比如便携的:AKG N60ncbt,完全可以推动,并且让偏软的声底变得硬朗了一些,比用DX200推更有“框架感”,也更严肃认真一些。对了,我用的是N60ncbt原装线控线,没有出现不兼容的现象。


      当然,推力方面还得请出高阻抗的大耳机,其一是AKG的K240s,其二是拜亚动力DT1990pro,最后压轴平衡T1二代,用享声提供的卡农转3.5平衡转接线连接MR1!




K240s:中增益下60%的音量就OK,可以撑开声场,不压抑,且有一定的互补——MR1的快速、硬朗与K240s的缓慢、柔和混合出比较均衡的听感,听人声非常棒!至今,我还是觉得千元内大耳机听人声选240没错,略作改装搭配合适的前端就很好,若挚爱人声,那么500元的K240s与2500元的HD650效果是比较接近的。






DT1990pro:1990的驱动难度与K240s差不多,不过搭配MR1会显得有些硬,低频质感很强烈却收得有点快,少了原本比较有特色的“混响感”。


T1二代:搭配拜亚动力原厂平衡线与享声原厂XLR转3.5平衡线,接MR1……我只能说随身听推T1还是不行,声场有些塌缩,分离度有明显影响,三频倒是还蛮均衡的。











4、  蓝牙

     MR1支持APTX蓝牙、WiFi功能。

     这里要解释一下,MR1的蓝牙是输入的,并非输出——不能直接连接蓝牙耳机!


     MR1的蓝牙是通过手机或者电脑蓝牙连接作为接收端,然后通过耳机口去驱动耳机。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音源来自于手机,通过蓝牙推送至MR1并进行播放,这样就可以将MR1作为一台台式播放器,而手机作为遥控器来使用。不过个人以为这样的使用方式比较诡异,至少我不觉得我在家会这么玩儿,我更不觉得我出门能这么玩儿。其最大的优势就是解放了操作,能够利用智能手机来操作并聆听在线音乐。


     同样是蓝牙,我觉得直接通过蓝牙前端输出给蓝牙耳机比较方便,我借用朋友的LG G5手机与MR1连接并通过耳机口驱动插着线的AKG N60ncbt,对比直接用G5蓝牙连接N60ncbt,感觉区别甚微。

     据享声官方解释,MR1的蓝牙是基于APTX芯片进行二次开发,采用FPGA以及独立的超高精度以及低噪声飞秒级时钟进行解码,具有很高的保真度,这一点我是不太明白......






      
二、家用机部分






1、        各种输出


      具体就不展开说了,反正是很多很丰富,详情见下图官方解释。


      


2、WiFi


WiFi功能很有意思,支持WIFI DLNA/Upnp 播放,我大致试了一下:与笔记本电脑连接同一个无线网络,右击wav音频文件“播放”即可看到一个“soundaware”开头的设备,确定后就可以让MR1播放电脑里头的音频文件了,还是挺方便的!


      当然,WIFI DLNA播放同样可以用手机、平板电脑来实现,这样的便利性是毋庸置疑的,搭配各种数字、模拟输出,可以作为家庭流媒体音乐中心!不过使用上略有不便,因为MR1通常会作为随身听使用,回家接入台式系统需要连接信号线、接通USB电源线(外出使用回家往往电量不高了),不仅比较麻烦而且美观度也不太好,线材比较凌乱。如果可以将USB、Saw-Link口都做在底部并开发一款具有各种输出口的底座,后端的线材都是固定的,把MR1放进去就可以输出音乐并进行充电,那就太棒了!





三、对比


      很多烧友都喜欢“以价论声”或是“以声论价”,我以前亦是如此,但是现在越来越少提及有关性价比的感受,因为这太模糊了!!


      作为一台万元级的随身听播放器(以及家用数字音乐中心),自然是要跟金菊花、QP2r甚至DX200等播放器去做对比的,只可惜鄙人在随身听上投入比较少,手头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对比参照物。




我觉得,如果拿MR1与同价位的金菊花对比音质,其实是不太理智的,金菊花是一款比较纯粹的随身听播放器,扩展性明显不如MR1。个见——MR1只要比得过七八千块钱的播放器就算是值回票价了,至于究竟如何,我也不知道。










四、总结


      我觉得MR1的声音是有朝气的、鲜活的甚至有些偏硬的声音,比较适合追求平衡大气声音的烧友,不太适合追求味道的玩家。而扩展性和搭配的多样化,能够让用户在买到一台随身听的同时亦能享受台式设备的高性能以及便利性。


      从官方的表述看来,MR1的电池可以循环800次仍保持约70%于设计值的电量,是希望用户可以长期持有的,也可以认为MR1是一台面向未来的播放器。


回到我的标题“未来数字音乐中心”,MR1应该可以在用户手中留存很多年,并且会因为其优秀的音质和强大的扩展性能而不至于被淘汰。尽管MR1在操作、外观、手感和稳定性等方面仍有进步的空间,但其丰富的扩展性能可以说是未来HiFi播放器的一个雏形,不管是享声还是其他品牌应该都会在未来发布更多类似于MR1的产品,并改进现在存在的各种不足。


最后还是希望国砖越做越好吧!希望未来我们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器材,在听音乐的时候可以得到更好的体验!


2
发表于 2017-9-24 21: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没有褒没有黑这是中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2 16: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